“微基金”凸显网购公益意义
2012-02-21

  “微基金”凸显网购公益意义

  2012-02-21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民间的潜力巨大的慈善力量,遭遇这个网络汹涌的时代,便迸发出无限的可能与能量。各种名义的网上募捐活动在网络社区风生水起,求助帖、微博劝募、淘宝义卖等活动受到网民极大关注。
  
  日前,在网络上盛行一种献爱心的方式——只要有网上银行业务,就能在一种名叫“微基金”的公益网店为贫困山区需要帮助的孩子奉献一份爱心。这种通过网络传播的公益事业,受到了众多网民的认同并大力支持。
  
  “微基金”的公益网店近日推出的一项“关爱白血病女孩,认购剪发卡”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广州理发师父亲刘任能靠剪发“有尊严”地救助白血病女儿小碧心的故事,经各界媒体报道后,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热心人士加入到救助小碧心的行动当中。事件通过微博效应不断发酵,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会长马娅也在微博上力挺:“献出我们的爱心,不要怀疑不要犹豫。”
  
  “剪一次头发,就离希望更近了一点。”为支持小碧心和她的家人,微基金执行主席梁树新通过微博发起“剪爱”公益行动,号召社会爱心人士通过购买“剪发卡”来帮助小碧心一家。
  
  “剪爱”行动体验不同公益感受
  
  11岁的四年级小学生刘碧心从2010年底患上白血病,这个噩耗让小碧心和她的家人瞬间失去了所有的欢乐,让这个母亲因癫痫症而失去劳动能力,父亲也因为疾病不能打长工,仅打散工养活的三口之家陷入绝境。
  
  为了尊严,父亲要靠剪发筹款救女儿。“希望好心人能让我帮他们剪发,让我很有尊严地接受他们的帮助。”刘任能说,“不想摊开手问人拿钱,我能帮别人剪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筹钱。”为了救女儿,刘任能竭尽所有,在照顾女儿之余,给热心人士剪发赚钱。“你用一把剪刀,剪出一份尊严。”清华大学的李江涛教授日前去刘家剪发帮衬时说。
  
  广州小碧心牵动全国网友,为加快碧心父亲的筹款进度,微基金发起“剪爱行动”,号召爱心人士通过认购微基金淘宝公益店内20元/张的“剪发卡”来帮助小碧心。网友认购后可凭剪发卡剪发。筹款说明也表示,所有捐款将由微基金托管,刘碧心家人申请后分批拨款用于骨髓移植和康复治疗。“剪爱行动”一经推出就受到广泛关注,活动发起24小时内,微基金淘宝公益店即认购爱心卡超过1万张,募款20万元。
  
  短短数日,为碧心推出的1.5万张“剪发卡”已全部售罄,不少社会爱心人士通过购买“剪发卡”来帮助碧心一家。姚晨、文章、马伊琍等明星也加入捐款。时至今日,爱心仍在延续。坚强的小碧心还在病痛中努力着,她要活着,要去上学。
  
  “小碧心能获得媒体和公众关注,全部的秘密在于她有一个坚强的爸爸。”微基金发起人梁树新感慨地说,公众也获得了与众不同的公益体验,不是无条件捐助,而是通过购买对方的服务来助人助己。这正是微基金发起“剪爱行动”并得到网友高度响应的根由。
  
  微基金:呼唤全民参与
  
  此次“剪爱”行动的发起者——微基金,是设立在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下的专项公募基金。2011年4月5日,梁树新与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发起成立“微基金”,并设立基金管理委员会,任命梁树新担任微基金管理委员会执行主席。所有捐款都将直接进入微基金,由微基金团队全盘操作,并定期通过网店、微博、博客和官方网店等多个渠道向捐款人公开财务报表及项目进展。
  
  “微基金”致力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贵州农村小学基础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提升,创建之初即得到网民的极大关注和响应。短短8个月时间,网友通过“微基金”淘宝公益店认购午餐计划合计1134145元,共226829份,“微基金”淘宝公益店浏览量达127345人次。
  
  据了解,“微基金”定位草根型公募基金,是民间NGO组织首次与官方公募基金会合作。“微基金”以“微公益”理念为核心,其优势是门槛低、成本低、人人可参与、互动性强、效率高。以公益项目运作为载体,充分利用社区网站、微博等互联网平台策划公益活动。目前有淘宝、支付宝、爱盟公益、网银等捐款渠道。
  
  “公益运作要求透明,可如何真正做到全透明确实很难,但‘微基金’却妥善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全民参与,人人监督。”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震感慨地说,通过网络公益平台,千万人次的关注这项行动,百万人次的参与,超过22万笔网上捐赠,最多的10万元,最少的5分钱。基金坚持“零提留、全透明”运作,将捐赠人的爱心送达真正需要的孩子们的身边。爱心人士可以通过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官方网站查寻需要资助的对象和每一笔爱心捐赠的去向。
  
  这次行动中,民间公益显示出了较为强大的筹资能力,并通过微博等平台体现出网络公益的创新力量。尽管民间公益力量在“微基金”实施过程中表现不凡,但梁树新认为,民间公益行动的意义是解决少数几个点的问题,探索好的机制,显示示范效应。要根本性地解决问题,最终还是要靠政府主导,发动社会。
  
  梁树新认为,这次的“剪爱”行动,举全城之力救助一个孩子,这种全民动员式的救助模式成本太高,不能复制,也不够公平。小碧心只是众多白血病儿童中的一个,靠社会一次感动性的捐款,只能解决她一个的问题。真正解决这种看病难的问题,尤其是儿童医疗保障,最终还是要靠政府相关机制和体制的完善。
  
  “我们应积极探索如何治本,比如建立儿童重疾医保,推动政府在儿童医疗保障上投入更多的财政预算,才能让更多的困难儿童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