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捐赠具有救急性特点
2011-02-22

中国社会捐赠具有救急性特点

2011年02月22日 来源:公益时报

  亿元大额捐赠集中自然灾害领域

  专家指突发事件对企业捐赠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2011年中国慈善排行榜发布典礼前夕,《公益时报》记者从慈善排行榜办公室获得了在2010年度捐赠过亿元的企业的信息。经过分析显示,2010年度捐赠超亿元企业累计捐赠金额超过20亿元,单家企业捐赠金额达3.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公益时报》记者对2010年度中国企业慈善排行榜进行了年度汇总,榜单显示,年度捐赠超亿元企业数量创历年之最,中国慈善史又将翻开一个新的篇章。

  企业捐赠排行榜不是炫富的招牌,而是社会责任的监督器,作为公众的我们,不愿只看到财富排行的炫耀,而更想看到慈善捐款排行的仁爱,虽然真正的捐献者们未必喜欢什么排行榜,但我们认为,让公众看到为富者的仁,才是社会需要的,是我们倡导的价值主流。

  公司捐款与社会责任是共生的,且相互影响,从捐款行为来看,实际上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商业行为,一笔被社会公众所认可的捐款,足以提高企业的品牌。然而,我们应该透视企业捐款的行为,看到企业捐款背后的善意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不应该将视角局限在企业捐款的多少,金钱不是衡量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的唯一标准。作为旁观者和记录者,关于企业捐款,我们更希望当作是,一个企业部分社会责任感的一种载体,一种表现形式。

  企业慈善排行榜的捐赠数据总是马不停蹄地不断刷新着纪录。记者从慈善排行榜办公室获悉,2010年度,共有11家企业捐赠超过1亿元,分别是:大连万达、中国石油、神华集团、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加多宝集团、中国海油、中国电信、恒安集团、步长(制药)集团、苏州新太阳置业有限公司和台湾东方高尔夫国际集团。

  2010年度捐赠超亿元企业累计捐赠金额超过20亿元,超2009年度捐赠过亿企业累计捐赠金额近8亿元。单家企业捐赠金额达3.6亿元,再创下历史新高。

  中国社会捐赠具有救急性特点

  亿元捐赠企业超2009年度总额近8亿

  企业慈善排行榜的捐赠数据总是马不停蹄地不断刷新着纪录。2010年度,共有11家企业捐赠超过1亿元,分别是:大连万达、中国石油、神华集团、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加多宝集团、中国海油、中国电信、恒安集团、步长(制药)集团、苏州新太阳置业有限公司和台湾东方高尔夫国际集团。

  2010年度捐赠超亿元企业累计捐赠金额超过20亿元,超2009年度捐赠过亿企业累计捐赠金额近8亿元。单家企业捐赠金额达3.6亿元,再创下历史新高。

  虽然全年捐赠数额喜人,但这一成绩的取得,基本上在2010年第二、三季度就已奠定了基础。那时,西南地区干旱、4.14的玉树大地震,8.7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突发性灾难频发,激发着中国的企业挺身而出履行社会责任。

  “现阶段,中国的社会捐赠具有救急性特点,在大的灾难面前更容易激发企业的爱心。当然,另一方面也与政府的动员有关,与媒体的宣传有关。”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表示。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的概念最早于1924年由美国的谢尔顿提出,指的是企业在营利的同时,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要承担起一定的责任。自2008年以来,灾难性事件给国家和民众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与灾难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履行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与机会。

  营销学专家指出,国家、政府和民众都需要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在灾难性事件中进行公关传播并不是“利用灾难”,恰恰相反,如果企业的所做所为真正给社会和民众带来帮助,真正有利于精神价值的传达,为什么不可以做呢?在为社会提供价值的同时,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本身就是一件相辅相成的事情。

  “不过,从排行榜上看,2009年度的亿元捐赠企业,重点是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但在2010年年度亿元捐赠企业的捐赠方向来看,不仅仅局限于救灾领域,也逐渐向救灾、教育、卫生等多元化方向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徐家良分析道。

  上半年单笔捐赠超亿元奠定全年基础

  四家年度捐赠过亿企业下半年没有捐赠

  2010年慈善舞台上,尽管捐赠过亿,但恒安集团、步长(制药)集团、苏州新太阳置业有限公司及台湾东方高尔夫国际集团这四家企业,2010年在下半年基本上没有捐赠项目。

  另外的几家大额捐赠企业一直有不俗表现。大连万达集团一直牵动着公众的神经,为西南旱灾捐款4000万元、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亿元……更有不久前,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以个人名义向南京市人民政府捐款10亿元重建大报恩寺。

  大连万达集团创立于1988年,已形成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文化产业、连锁百货、旅游度假五大产业,企业资产1400亿元,年销售额800亿元,年纳税95亿元。

  23年来,万达集团奉献于社会慈善事业的现金累计超过27亿元人民币,是中国民营企业中慈善捐赠额最大的企业之一。万达集团四次荣获中华慈善奖,是全国所有企业中唯一四获该奖的企业。

  万达集团创立23年来,由于带头承担社会责任,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典范,得到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获得众多荣誉。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中国企业积极捐款,其中针对地震捐款捐赠超亿元的企业有三家,这三家企业也因上半年单笔捐赠超亿元而奠定全年年度捐赠排行榜的排名。

  上半年单笔捐赠超亿元的企业还有:神华集团捐赠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1亿元;恒安集团在成立二十五周年之际,向晋江慈善总会捐赠1亿元,设立慈善基金;步长(制药)集团为“共铸中国心基金计划”,开展贫困家庭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救助工作,捐赠1亿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苏州新太阳置业有限公司向北大捐赠1亿元,用于支持北京大学学生中心大楼的建设,为北大学子开展科技创新、文艺活动、对外交流、展示自我提供更好的设施和更充足的空间;台湾东方高尔夫国际集团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亿元,支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建设。

  对比2009年度与2010年度捐赠超亿元企业排行榜,唯独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重复出现,并且连续两年都排名第四。

  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创立于1988年,是顺应改革开放成长发展起来的集团型民营企业,注册资本60余亿元人民币,目前所属公司40余家,主要业务涵盖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中国泛海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战略和机制。

  灾难救助、扶贫济困、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保公益等都是泛海集团关注与投身的方向。公司还鼓励员工也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积极参加各类公益志愿活动,助力打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央企捐赠在争议中前行

  中石化淡出亿元捐赠排行榜 中国石油以3.2亿元捐赠排央企首位,中国海油也以1.3亿元的捐赠在亿元企业总排名中占第六位,石油业三巨头中唯独中国石化淡出了2010年度的亿元捐赠排行。据可查资料显示,中石化2010年度捐赠数额达八千余万元。

  央企中,中国石油对外累计捐赠金额最多,为32,723.42万元。这家中国国企中的“巨无霸”主要捐赠项目为:援藏6600万元、世界博览会4400万元、西南地区旱灾2420万元、黑龙江大庆市政府2000万元、玉树地震1500万元、舟曲灾区1000万元、常胜街小学950万元、新疆助学900万元、援疆400万元、定点扶贫282.67万元、黄帝陵基金会100万元、海南暴雨15万元。

  在中国石油的捐赠项目中,有一项是对世博会捐助4400万元,对此,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钟宏武主任认为,公益捐赠应该满足四个要件:第一自愿;第二单向;第三无直接利益关系;第四应用于公益事业。中石油捐赠世博会是否都满足这四个要件呢?“捐赠世博会这个情况比较特殊,虽然属于科教文公共事业,但这种捐赠行为不符合第二条单向这一原则。据我所知,中石油在世博会还设立了石油馆,这就属于赞助行为了。”钟宏武说。

  央企捐赠一直在争议中前行。2010年8月初,国资委发布了央企上半年度捐赠资金流向,这是自去2009年底国资委规范央企对外捐赠行为以来,首个半年总结。这一举动,让不少业内专家认为,央企捐赠从此可能走上制度化道路。

  房地产行业表现抢眼

  中国电信独领通信行业风骚

  中国电信是2010年下半年杀出来的一匹“慈善黑马”,在2010年前7个月的亿元捐赠企业榜单中,唯独没有中国电信的身影,但在下半年的冲刺中,中国电信以1.2亿元的捐赠排榜单第七位,成为通信业唯一一家捐赠超亿元的企业。

  2009年度中国移动以1.5亿元捐赠额排名第三位。在往年的捐赠中都表现不俗的中国移动,2010年度捐赠额为六千余万元。这家2009年度曾被国资委评为“最赚钱央企”,也曾连续两年获得“中华慈善奖”特别贡献奖。

  中国联通2010年度捐赠额为一千余万元,其中有500万元捐赠给了玉树地震,捐赠了245万元定点扶贫资金。

  在中国电信总数超亿元的捐款中,有6324万元是捐赠给上海世博会,同样,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钟宏武主任认为这并不算捐款。其他捐赠方向则是:向文化体育事业捐赠2810万元、援藏1550万元、定点扶贫525万元、玉树地震500万元、助残100万元。

  在2010年度超亿元的企业捐赠排行榜中,其中房地产行业的企业占比最多,11家企业中有3家企业从事房地产行业。分别是:大连万达、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苏州新太阳置业有限公司。

  虽然2010年国家对房地产行业调控力度加大,加上银行的数次加息及存款准备金利率的提升,房地产行业在2010年并不是很好过。但在2010年度的慈善舞台上,房地产行业却表现抢眼,2010年度企业捐赠排行榜的榜单上,房地产企业数量约占所有上榜企业的30%。

  这样的数字在其他排行榜中也得到了佐证:中国社科院不久前发布的2010年《慈善蓝皮书》中指出,2010年中国慈善排行榜的企业捐赠榜单上,房地产企业数量占所有上榜企业的16%。在胡润慈善排行榜中,单年捐赠前10名的富豪中,也有5名来自房地产行业。

  有关专家认为,房地产行业排在捐赠榜单上前列其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中国房地产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利润较高,富豪集中,其中不少民营企业家具有较高的慈善意识;二是在目前公众对高房价存在普遍质疑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需要通过捐赠行为缓解消费者的负面情绪,以期建立较好的口碑。

  捐赠超亿元企业除主要集中在房地产行业外,另一个集中的行业应属于石油化工业了,另外,煤炭业、饮料业、通信业、日用品业、制药业、休闲娱乐业也都各有一家企业入选。

  民营企业捐赠仍然是慈善中坚力量

  2010民企国企势均力敌

  在2010年度超亿元的企业捐赠排行榜中,首次出现了国企与民企势均力敌的局面。11家入榜企业中,国企和民企分别占据4席位置,港澳台企业占位2席,还有一席为中外合资企业。

  但从长远来看,多数学者认为未来中国慈善,民企依然是中坚力量。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认为,只有民企发展,社会慈善捐赠才能不断发展。国企的捐赠若超过一定数额,需要得到国资委的批准,所以这也是国企捐赠的一个关卡。所以他认为,民企依然是中国慈善事业的中坚力量。从排行榜的捐赠方向来看,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徐家良分析道,民企与国企做公益的方式及出发点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都对自然灾害作出捐赠;不同的是,民企的捐赠,自愿捐赠的比例较高,表达参与社会服务的意愿强烈;国企的捐赠,行政性捐赠比例多一些,主要是为了提升国企的公众形象,树立国企在领导人中好的表现。同时,民营企业的隐形捐赠也不容忽视,例如每年给社区的助老、基建、扶贫以及其他项目的慈善捐赠额,要远远超过捐给慈善机构的金额。

  “从近几年的榜单来看,国有企业的捐赠总额所占的百分比总是高于上榜企业数所占的百分比。说明单个国有企业的捐款额较高,民营企业则恰恰相反,捐赠总额所占的百分比总是低于上榜企业数所占的百分比。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处在垄断行业中,实力比较雄厚,而民营企业则略显弱小。”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何志毅分析道:“民企在捐款总额上毫不逊于‘财大气粗’的国企。在2007年和2008年,上榜的民营企业捐赠总额与国有企业几乎平分秋色,2009年,上榜的民营企业捐款总额占到55.34%,远远将国有企业的26.54%抛在后面。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国内慈善事业的重要力量。”

  如果说以往都是民企和国企你追我赶地在“争天下”,那么2010年度的企业慈善史已呈现出“三分天下”的局面。国企、民企、港澳台与中外合资企业的充分参与,使我国企业捐赠呈多元化方向发展态势。

  港澳台、中外合资企业的捐赠是中国社会捐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加多宝集团在汶川与玉树这两次大地震中共捐款了2.1亿元,这也在企业中树立了榜样起到了感召作用。

  从捐赠方向来看,港澳台、中外合资企业有自己明确的目标:救灾、教育以及卫生医疗构成了他们执着而单一的捐赠模式。

  对于这样的捐赠格局,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徐家良指出,不论何种性质的企业,对科技开发、教育研究、环境保护这方面的捐赠数量太少,应倡导企业对这几个方面的领域进行捐赠。

  捐赠规模应更大

  众多隐形捐赠被忽视

  今年的榜单上,北京依然没有辜负“首善之区”美誉,再次稳居榜首。十一家企业中,有五家企业的总部位于北京,占比超40%,远远领先于其他省份以及城市。

  首都北京是全国政治、交通和文化中心,2010全球城市排名北京跻身全球大城市第15位,居内地之首。2010年“世界500强”中共有30家企业总部位于北京市,截至2007年底,“世界500强”企业在京设立机构共有447家,其中“中国企业500强”总部位于北京地区的共有99家。这些条都件为北京成为“首善之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从榜单上看,中国石油、神化集团、中国海油、中国电信等大型央企位于北京。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民营企业也落户北京。这些巨头企业盘踞北京,成为北京慈善事业的中坚力量。

  教育多年来一直是慈善公益项目中所占比重最大、吸收善款最多的领域。大连万达、神华集团、加多宝集团、苏州新太阳置业有限公司都有大笔的钱投入到教育领域。如神华集团捐助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捐赠一亿元;苏州新太阳置业有限公司向北大捐赠一亿元,用于支持北京大学学生中心大楼的建设。这些善款必将助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另一个投入的重点就是救灾,今年因西南干旱、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这几大突发性灾难的侵袭,致使应对突发事件捐赠成为2010年度的重点。“2010年度的捐款数与自然灾害确实有关系,这说明,企业的捐款数量的多少、捐款次数与自然灾害出现的严重程度和次数有一定的相关性,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对捐赠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徐家良分析道。

  据公益时报记者统计,在2010年度超亿元的企业捐赠总金额的20多亿元中,有超过10亿元的资金都在教育和救灾这两大领域。

  中华慈善百人论坛秘书处秘书虞志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存在大量隐性捐赠。“如果将隐性捐赠也纳入其中的话,我觉得中国的捐赠规模是较大的。”他说。

  “隐形”慈善捐赠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修建道路桥梁等公用设施;修建宗祠;修建寺庙、教堂等宗教场所和老人协会所需的助老经费等。

  虞志秋举例说,一些地方对于慈善捐赠的摊派现象十分严重,使得部分慈善捐赠畸形发展。他说,一个企业,可以不捐正式的慈善机构,但不能不顾及所在地区相关组织和个人的索捐要求。

  虞志秋表示,这些慈善捐赠额要远远超过捐给慈善机构的金额,隐形捐赠常常被人们所忽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