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岳:应该加强中印两国媒体的对话
2010-05-25

袁岳:应该加强中印两国媒体的对话

来源:公益中国网  2010-5-25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 袁岳

    谢谢主办方,谢谢李教授,非常高兴参加第二届的会,第一届的会也参加了,李教授希望有实际行动做这样的工作。我倒是期望第三届要能够在印度召开,因为很多参与学者都没有去过印度,我是五次去了印度,除了这个之外我们在印度展开了五到六次实地调查。今天大家可以看到这个结果我们来看一看普通中国人和印度人怎么样看待两个国家的一些感受,以及通过这些感受的差异,可以让我们形成一些反思。

    我们多年以来一直在追踪中国人对印度人的看法,我们对印度的看法看到一些东西我们普通中国人看印度人的时候可能存在一些所谓的迷失,比如说我们觉得生活质量的话,印度人肯定不如中国人,然后印度人没什么出息,不像中国人这么勤奋,然后他们比我们中国人还要懒,然后觉得印度的穷人到处流浪,都躺在街头,中国的穷人哪怕在农村都会知道要到城市里打工,当打工仔,打工妹,过几年最起码成为一个工人。印度就是靠宗教信仰活着。印度不管怎么说都会讲英语,印度的上层社会比我们中国还上层,比我们教养还好。诸如此类,我们有一些对印度的看法。事实上我们其实中印两国跟世界的连接模式可能有很强的不一样。比如说在我们研究里面我们也会发现印度人更加接受西方这种制度文化,印度的这种教育模式中间市场化的程度更高,职业教育体系也会比我们更能够跟西方接轨。另外印度人凝聚性跟中国人凝聚性相比较,有它独特的凝聚性。另外印度由于殖民历史,所以跟欧洲文化和社会之间连接度比我们强。另外一个,虽然印度的英语我们听不懂,但是印度英语写成书面语还是非常规范的。这是我们中间从老百姓的反应中间理出一些东西。如果我们用一些数字来看大概是什么概念。

    我们从2002年开始有一些研究,大家可以看到这些线,总体上我们看到呈现这个好感度有所加强的程度。在2002年最早起步有30%人有好感,目前好感度是45%左右。其他方面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安全关系、经济关系以及两国之间的所谓国际协作的程度方面来说,大家看底下那一排线大家都认为印度对我们重要性不是很高。具体来说,如果我们把印度和其他国家好感度做对比的话,现在我们好感度最高的国家包括俄罗斯、韩国、朝鲜,如果其他大国的话大概还包括像美国,大部分的欧洲国家我们好感度都高于印度,仅仅低于印度好感度是日本,总体来说中国人对于印度的好感度略高于日本。

    如果我们看从总体的比重来说,虽然我们刚才说从好感度来说已经有所提升,但是从最友好国家,就是对友好度认定来说,如果以最新的2009年现实2.2亿人认为印度是友好国家,这个水平始终在10%以下中间,在它的以上俄罗斯、韩国、朝鲜、澳大利亚等等这些国家认为比印度更友好的国家。

    经济重要性,认为韩国和日本对中国的经济重要性强。如果把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做对比,大家可以看到巴基斯坦在过去较长的时间内从安全合作这个角度,巴基斯坦被更多中国人认为是合作伙伴,印度水平是低于巴基斯坦,2009年有5%的人认为巴基斯坦是中国安全重要合作伙伴,2.3%人认为是印度。

    从国家威胁度或者最不友好国家来说,印度名列前三甲,最不友好国家这个数字是比较少一些,2006年来说像日本、美国这个认为最不友好,印度是排第三位。相对而言,大家都会讨论中国崛起哪些国家会影响比较大,尤其正面影响。中国人认为如果中国崛起对欧美、俄罗斯、亚洲周边国家价值比较大,而且印度虽然有些人认为是有价值的,但是中国人也认为中国崛起对印度并没有提供很多直接的帮助。

    另外大家普遍认为在金砖四国中间中国人自我感到比较好,很多人认为印度是金砖四国之间最弱的国家。实际上不是这么一回事。如果具体经济、文化、科技、体育大家认为印度相比较而言,在哪些方面具有相对的先进性,会看到印度的话它排序都会在一些主要的国家像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之后,看好印度在某些方面有相对性的中国人是比较少的。解释普通中国人到印度学习、文化交流落后的原因很多。我们做调研的时候在文化、科技、医疗有积极性的时候,父母会鼓励孩子去学习,否则就算孩子想去学习,父母也不愿意。

    另外印度这个国家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有一定的信心度,但是这个信心度在一些主要国家排地位比较低。比如同样处理国际事务印度是排11位,5.9%的人认为印度处理国际事务能力比较不错的。相对而言如果未来几年扮演世界领导这个方面,当前看好度比较低,未来十年看好度会更低。就是说可能从普通公众来说并没有得到积极的信息,比如未来的这个世界中国、印度其他新发展的国家,印度可能有这样的实力和能力和中国共同扮演这样的作用。

    这是中国人看印度人的角度。印度人看中国是一种什么样的水平呢?

    刚才我们说,中国看印度基本态势是趋好,印度看中国总体特点是稳定。如果以稍早以前,以2005年来看是稍微有降低,总体水平保持在45%和46%的水平。2009年中国人对印度人的好感度是45%,两国目前为止国家之间的民众好感度总水平是基近的。从总体的水平全球的主要国家对中国的好感度都是有所上升的,当然也有一些国家,尤其是中间国家,比如说像土耳其,有一些中间层次的国家他对中国的好感度有跌落的。

    除了这个之外,印度人看待中国到底是什么角色呢?我们可以看到大家各国人在看中国的时候,更多的印度的公众认为中国是伙伴,而不是一个敌人的角色。相对而言选择作为敌人的这个比重是会比较低,只有23%的人认为中国是带有敌国的色彩,43%的人认为是伙伴,也有8%的人不知道,说不清楚,也有人认为这两个都不是,很难定义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而且我们如果做一个相关分析的时候,中间有一个发现,认为中国是伙伴关系的,跟前面对中国有友好相对的正面的情绪的,这个感觉是一致的。

    同时印度公众中间相信中国会替代美国成为世界力量的比重有33%的人认为会取代,有17%的人认为有可能取代,有33%的人是永远不会取代。这个也构成两国人民互相对抗一个认知差距。

    从这个里面可以看到,前面李教授提到了印度民众到中国来的比重是比较高的,中国人去印度的意愿比较低的,通过我们的调查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认知差异,主观上来说驱动那种意愿。大家知道中国有旅游目的地国家IDS,开了旅游目的地的国家民众就会了解。我们普通的中国民众得到印度的信息非常少。最后我提出几个建议,我觉得是未来加强的交流,一个是加强中印两国媒体的对话,大家知道很多的事务都是由媒体兴起风波。建立中印经济论坛,是缺乏有力的交流。支持中印的青年交流,支持中印精英交流。支持中印两国支持更多跨过的出版计划,谢谢大家。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