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不在多,捐的是心意
2010-05-01

2010-05-01 10:51:00 来源: 扬州晚报(扬州)

为玉树捐款的长队一直排到了舞台下,现场爱心演绎文明佳话——

  和前几场巡演不同的是,在昨天的演出现场,本报和社区居民还现场组织了一个群体参与性文明节目——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灾区人民的痛苦也是我们的痛苦,尽自己所能捐出一份心意。”众多观看演出的居民和参与演出的演员自发参与,在现场演绎了一段爱心汇聚的文明佳话。

  癌症大妈捐出一份心意

  “灾区需要帮助,我们捐点钱算不了什么,”当主持人宣布捐款开始后,居民范自英第一个走上了摆放捐款箱的舞台,和她一起捐款的还有邻居陈素芳。范自英和陈素芳两人年龄都不大,都住在鸿福三村10栋,当天是结伴来看文明演出的,听说要为玉树灾区捐款,两人不约而同地决定献上一份爱心。范自英说,她已经捐了几次了。陈素芳也表示,和灾区人民受的苦难比起来,自己捐点钱不算什么。

  鸿福二村业委会的方锦海、王三龙等人也加入捐款队伍。王三龙家可能是昨天捐款成员最多的一家了,他和老伴、孙子各捐各的,孙子上高一,因为被车撞了,正在家里休养,听说现场有爱心捐款活动,也跟着爷爷奶奶来了,捐出零花钱;68岁的朱秀英住鸿福三村,是社区的老党员,也是一名癌症患者,也积极参与;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妈,投进100元,怎么也不肯接受记者采访。参加表演的鸿福幼儿园的小演员们也依次排队上台,因为个子小,踮起小脚尖也够不到捐款箱,她们就把钱放在桌子上。“妈妈说灾区的小朋友家都没有了,这是我买零食的钱。”

  捐款的队伍一直排到舞台下面,排队捐款结束后,台下仍不时有居民把钱放入捐款箱内。“捐的钱不在多少,捐出的是自己的爱心。”主持人焦通说完,也献出了爱心。

  扬州最文明最有爱心

  “扬州最文明最有爱心。”捐款环节结束后,主持人焦通由衷地发出感慨。

  主持人焦通是本报社区行的老朋友了,虽然他常住北京,但也经常到扬州来参加演出。特别是今年本报文明宣传队进社区的巡演活动,焦通多次担当主持,深深感受到扬州文明创建带来的变化。他说,每来一次扬州都有一次新的感觉,每来一次都会有更深的印象,就像扬州市民精神中所说的,扬州越来越“精致、优雅”了。

  “什么人不能进网吧?”“未成年人。”一位老奶奶抢得了答题机会。“扬州市民精神是什么?”虽然举手的居民很多,但是一名年轻女子率先抢得了机会,走上台,胸有成竹地报出了答案:“开放、创新、精致、优雅。”立刻赢得台下阵阵掌声。“鼓掌也是文明的表现,不管台上表演得如何,人家为你服务了,你就要鼓掌。”记者注意到,台下的顾女士趁机教育自己的孩子,这也是文明。

  鸿福三村的杜大妈知道有演出,自己带了张椅子来到活动现场。刚把椅子放下,就看到一位年龄比她大的邻居。杜大妈赶紧招呼对方过来坐。杜大妈说:“虽然今天是扬州的公交让座日,但让座也不限于在公交车上,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给长者让座都是应该的。现在扬州在创建文明城市,对每一位市民来说,讲文明、尊老爱幼这些传统的美德都是应该发扬的。”社区居民都知道公交让座日是哪一天,现场有关公交让座日的知识互动也成了“送分”的题目。

来源:网易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