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公益热情需“三把火”
2010-02-28

提高公益热情需“三把火”
 
2010年02月28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28日电 题:(新华时评)提高公民公益热情需要“三把火”

    记者 周劼人

    2009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春节期间部分人高消费的新闻不绝于耳。而另一方面,曹德旺、陈发树等为公益事业一掷“亿”金时,引来“逃税避税、博取虚名”的质疑和猜测。

    不捐被骂,捐了也被骂,如此现象说明,在一部分人拥有巨额财富的今天,如何激发和引导他们将钱投向教育、文化、慈善事业的热情,促进社会和谐,已十分急迫,其中关键的“三把火”是法律制度、专业队伍和社会文化氛围。

    我国在保护和鼓励民间资本的公益投入方面已有一些法律。2004年6月1日实施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导向积极,促进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目前全国慈善基金会已有上千家,不少资金来源是企业家。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将企业应纳税额计算时可扣除的公益性捐赠支出比例提高到了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达到国际通行水平。2008年,在冰雪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救助中,全国捐赠出现“井喷”,与此不无关系。

    引导财富持续流向教育、文化、慈善等领域,对法律制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要在完善《基金会管理条例》和《企业所得税法》等法律法规有关实施细则上下功夫,特别要充分体现公益组织和公益事业的特殊规律、特殊要求。比如说,按现有规定,政府向民间组织购买社会服务,民间组织还要为这笔资金缴税。这影响民间组织的服务能力,可能使公民怀疑政府支持公益事业的力度,影响捐赠热情。因此,必须按照党和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深入调研、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陈出新,形成有利于公益事业大发展的法律体系。

    引导公民花钱办好事,需要专业人才的悉心经营。如果陈发树、曹德旺慷慨解囊不是像现在这样自己亲自做,而是委托成熟、专业的公益机构,可能效果大不一样。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永光认为,目前富人投身公益的专业化程度太低,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专业人才的缺乏。的确,公益事业大发展,需要数量庞大、梯度明晰、种类多样的人才队伍,但目前中国,由于社会地位、薪酬等限制,公益事业对优秀人才并没有吸引力。

    引导民间资本流向公益事业还要建立一种好的舆论和社会文化氛围,形成以将财富用于公益事业为荣的风尚,使更多的致富群众把回馈社会当成自我完善的更高境界。同时,热爱公益事业也要对公益事业运行规律有起码了解,依法开展工作,自愿接受社会监督。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