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类孩子易变成“暴力少年”
2006-03-29

image/img237759_1.jpg

“有时,想找个机会报仇”

      17岁的刘宇强已经躺在医院13天了,回想起那场遭遇,就感觉像做了一场噩梦。他被十一二名同学持续殴打两个多小时,造成脑震荡、鼻骨骨折、右耳外伤性听力下降以及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
    而在记者调查的中小学生中,约15%遭遇过校园暴力,尽管在老师看来,属于“闹着玩”。

●事件
      一人被打住院
      一人被打出学校
      刘宇强,是河南省体育运动学校中专二年级学生。
      3月15日晚11时许,刘宇强和同宿舍的其他7名同学都已熄灯睡觉了,突然传来一阵叫骂和敲门声,然后寝室的房门就被跺开了。
      刘宇强先是听到“嗵嗵”的踢人声,睁开眼看到3个人正在打睡在下铺的范存浩,他依稀辨出其中一人是他们学校的庄园(中二学生)。
      刘宇强吓得话都说不出来,这时候竟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吓得他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说话的是他的同学杨晨,杨晨让刘宇强和范存浩到403寝室去。
      在被推搡着出宿舍门的时候,范存浩挣脱跑到教练的房间避难,刘宇强的噩梦开始了。
      “403房间坐了十一二个喝醉的人。”刘宇强回忆道。先是一顿拳打脚踢,然后用木板拍到肩膀上把他打昏,拉到厕所用水冲冲之后,又被摁跪在地上喊“爷爷”,用球鞋往脸上抽,逼他自打嘴巴……两个多小时后,最终出来一名同学解围,刘宇强深夜逃到舅舅家,被舅舅送到了医院。
      另一个挨打者范存浩跑进教练房间寻求庇护后,当晚就借了楼下商店20元钱匆匆逃离了校园,此后一直没有再回到学校来,他的父亲将其在学校的衣物拿回家中。
      刘宇强住进医院后,他的家人立即向长兴路派出所报了案。而民警对此事展开调查时,却没有学生敢出来作证,连不准备再上学的范存浩也不敢向警方透露案情。
      目前,刘宇强的父母准备将省体校告上法庭。
      ●更多案例
      分数超过大队长
      被打“郁闷”两年
      张女士的女儿小玲才上小学四年级,可她两年前就变得郁郁寡欢了,还时常从睡梦中哭醒。原来,二年级期末考试时,小玲的分数超过了班里的大队长,从此大队长不仅阻止其他同学和小玲一起玩,甚至唆使一些差生殴打小玲。小玲文具盒里的笔常常不是断了就是少了……
      张女士曾为此事找过小玲的班主任,但老师认为这只是孩子间的小打小闹,而且没有产生不良后果,所以一直未给予足够重视。
      遭遇初中生抢夺
      小学生几天不敢出门
      去年,刚上小学四年级的遥遥遇到一件事儿,至今提起来,遥遥的妈妈还觉得后背冒冷汗。
      遥遥是个9岁的小姑娘,每到夏天,她都戴着一个金像坠,价值不菲,非常漂亮。去年6月,遥遥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回家,两个初中的男生一直尾随其后。遥遥毫不知情,到了人少冷清的家属院,两个男生冲上前去,抓住遥遥的金像坠死命拽,硬是给抢走了。
      遥遥吓得哇哇大哭,什么都不敢做,一直哭到邻居回家,之后几天不敢自己出门。遥遥的妈妈说,还好只是抢个坠儿,要是这些大男孩还有什么坏心眼,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高发黑点
      多种地方
      高发校园暴力
      “欺负人,除了‘挑人’外,他们还挑地方。”郑州市纬三路小学的一位班主任发现,他的一些学生被欺负的地方大都差不多。
      老师“看不到”的地方 校内厕所、教学楼走廊、操场、宿舍或校园僻静的地方都是学生经常挨打的地方,这些地方老师一般照看不到,有的学生在厕所也遭到过围殴。
      放学路上偏僻的小巷 多数学生被同学抢劫或是殴打,都发生在放学的路上,一进偏僻的小巷,遇到危险即便是呼叫也没人听得到。
      网吧 在网吧里,不少学生不仅会被同学欺负,还会被社会青年盯上,多是要“上网费”。
      对于校园暴力的高发黑点,经常遭受“暴力侵犯”的学生也投出了一票。有90%的学生投票给学校附近的小巷,72%投票给网吧,校园内的偏僻角落也是校园暴力的高发黑点。

      ●对话
      “对抗”坏孩子
      打群架被开除
      14岁的凝凝因屡次被抢,气愤不过,纠集了一帮同学跟坏孩子打架,被学校勒令退学,昨天下午,记者见到了在郑州市某学校重读初二的凝凝。
      记者:在原学校,有人欺负你,问你要钱吗?
      凝凝:有啊,被他们截住就得给,要不就跑快点儿,不然就倒霉了。
      记者:他们问你要钱,你都给吗?
      凝凝:有就给啊!不然他们就要揍我,打得可狠了。他们抢钱、抽烟、上网,认识可多社会上的人。
      记者:你觉得他们这算违法犯罪吗?你报警或者告诉家长了吗?
      凝凝:不算吧,最多也就是侵犯人身自由。有时候跟关系好的同学说,想找个机会报仇。这点小事情,不用告诉家长吧。再说,告诉家长不是也得挨顿打。
      记者:你被他们截住的时候,同学们来帮你吗?
      凝凝:都(发生)在没有人的地方啊,要是被关系好的同学看到,肯定来帮忙。也有些同学不敢帮,他们最多提醒你下回小心点儿。
      记者:纠集同学跟他们对打,被勒令退学,后悔吗?
      凝凝:他们打我实在打得太狠了,我受不了才找几个人跟他们对打的,又不敢跟家长说。
      ●调查
      15%学生学校挨过打
      17岁的刘宇强、9岁的遥遥、小学四年级的小玲、14岁的凝凝,受侵害的只有他们吗?
      3月27日上午,记者分别在郑州市纬三路小学、纬五路小学、郑州市三十四中门口随机采访了一些学生和家长。
      “咋没有!上个星期我儿子的文具盒还被他的同学抢走了,让他要回来他不要,哭着让我又给他买了一个。”王先生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王先生说儿子比较老实,给他买个啥好东西都看不住,受欺负了就知道回家哭。
      在记者采访的家长中,说自己的孩子被勒索、殴打过的有7位。
      50名学生接受采访,7人说曾被同学欺负过,有两名学生说要是再被欺负的话,就找几个人“修理修理”经常欺负他的人。其中,曾被同学欺负过的学生约占被采访人数的15%。
      “我们班几个同学老敲我头,说哪天看我不顺眼了就要揍我!”
      “不送他就不来上学,说有同学在半路截住要打他,有时候半夜睡觉做梦还叫着说‘别打我’!”一位家长说。
      ●权威数据
      “暴力少年”
      六成多抢劫
      前不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有关数据,从1997年以来,中国未成年人罪犯的数量开始出现反弹,并逐年攀升,日益呈现出暴力化、团伙化的趋势。
      目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集中为抢劫、强奸和盗窃,分别占在押未成年犯犯罪总数的64.4%、11.3%、10.5%,占全部犯罪类型的八成以上。
      调查发现,在未成年犯中,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困难”和“非常困难”的占总数的25.1%,农村高达32.3%,其父母的文化素质一半偏低。在城市闲散未成年犯与普通初中生的比较中发现,前者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比例远远高于后者。此外,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应试教育的受害者 在未成年犯中,称自己在班里学习成绩属于上等和中上等的仅占27.4%,属于中等的占34.3%,而属于中下等或跟不上的高达38.3%。未成年犯在犯罪前还常常受到同龄群体的排斥。
      社会环境的受害者 对城市闲散未成年犯的调查发现:他们当中经常去歌舞厅的占了50%,经常去录像厅的占了45%,经常去游戏厅的竟然占了将近70%。
      矫正制度设置不当这也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几乎半数以上的未成年犯在犯罪之前已有不良行为,其中,吸烟、逃学、旷课、不良交友和夜不归宿的比例达到80%以上。但是,因为我国司法管辖门槛高、非司法矫正措施不到位等制度方面的原因,往往造成错过干预和矫正的时机。
      ●弱势
      五类孩子易被侵犯
      “零嘴”孩子在其中
      “我不认识他们,他们老是让我给他们买东西,还打我!”在郑州市纬三路小学上五年级的王佳(化名)不明白,自己平常不咋吭声,也没惹过谁,受欺负就认了,为啥还是老有人欺负他。
      担任郑州市伊河路小学校外辅导员多年、郑州市交巡警二大队的沈警官总结了一下,五类孩子容易被欺负:
      爱带零食的学生 身上带钱多、经常带零食吃的孩子容易遭“勒索”。“我们也没咋欺负他,就是给他几毛钱让他给我们买十几块钱的烟,他家里有钱,每次下课都去买零食吃”。沈警官说,经常在学校门口寻衅滋事的几个高年级学生对王佳的“家底”很清楚,不光王佳,很多低年级学生都被他们逼着掏过钱、买过烟。
      个性比较强的学生喜欢争强好胜的男生易将冲突“升级”。很多暴力侵犯都是一些小事引起的,因为同学之间的几句粗话、吵架或口角而产生误解,个性比较强的学生不知道相让,要再遇上一个本来就是“打架大王”的,“战争”很容易爆发。
      爱张扬的学生 有特长、爱张扬的学生易招来“教训”。“他看不起我们,我们就想着有机会了教训教训他!”一名经常打人的学生在跟记者聊天时,坦言“教训教训让他别恁狂”。
      老实的学生容易成“出气筒”一些常欺负人的学生坦言,老师或是家长批评自己的时候,或者自己有啥不顺心事儿的时候,常想找个地方发泄发泄,那些看上去“闷不吭声”的老实孩儿就成了他们的“出气筒”。
      邋遢的孩子常被盯牢 沈警官说,穿着邋遢、孤单的孩子,不合群,最容易成为被抢劫的对象,这些孩子一般缺少家人的关爱和同学们的保护,没有形成正确的防范意识,遇事总会自认倒霉、花钱消灾,也容易成为“坏孩子”屡次打劫的目标。

      “老师,有人收我‘保护费’”
      花朵特容易被打蔫,教孩子学会躲避并不代表懦弱

      因为拒掏或掏不起“保护费”挨打,这并不仅是警匪电影里的镜头,而是生活中一些中小学生的真实经历。或许,涉及的钱很少,但足够让孩子“胆战心惊”。老师、学校往往鉴定为“闹着玩”,多数家长会“教育”孩子以牙还牙。

      ●误区
      谁敢动你
      你也扁他
      “儿子!下次再有人欺负你,你就拿板砖‘削’他!”这样的“叮嘱”不仅是漫画中的情节,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家长在孩子受欺负时这样告诉他们。
      一项调查显示:40%的家长让孩子以牙还牙;30%的家长告诉孩子要找老师解决和同学之间发生的矛盾;20%的家长告诉孩子可以找班干部或者找对方直接谈,如果是孩子自己有错误,要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如果孩子没有错误,也主动和同学沟通,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同学之间发生的矛盾;10%的家长会直接找另一方的家长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认为这样的方式是最直接的,但是这样的方式也是最不“安全”的,一般的学校每学期都会有因为学生之间的矛盾,双方家长大打出手,最后使孩子被迫转学的情况。
      ●预防
      躲为上策
      这并不代表懦弱
      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暴力侵害,对孩子的身心来说,永远都是难以诉说的痛。郑州市交巡警二大队的沈警官说,先学会躲避,这并不代表懦弱:
      放学不走偏僻小道 作为家长和学校,应该告诉学生平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上下学结伴而行、不走偏僻小道等。
      尽量不要独处 在学校的时候,学生要尽量和老师、同学在一起,经过楼梯间等地方要提高警惕。有人挑衅不予理睬,也不要表现得很害怕。
      不要带太多现金 在目前应对校园暴力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时,许多老师都认为,学生“来上课的路上不要带手机等贵重物品”,“每天身上带的现金不要超过10元钱”。
      尽量不要发生正面冲突 如遭同学暴力威胁,最好不要发生正面冲突,逃开为妙,并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及早解决问题。
      ●学生
      勇敢点
      说出受侵害事实
      万一有暴力侵害事情发生在孩子身上,孩子应该怎么办呢?
      大声呼救或哭喊 校园暴力侵害行为大部分都是年龄大一些的学生所为,他们之所以选择比较偏僻的地方施暴,就是因为他们本身也害怕。在遭遇侵害的时候,被害人最好大声呼叫或者哭喊,引起周围人的注意,欺负他的人也就会有所顾忌。
      遇勒索找机会报警 在遇到有人勒索钱财的时候,被害人应该找机会报警。可以借口钱在教室或者借顺从给他们买东西的当口儿,拨打110报警。
      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 遭遇校园暴力,孩子不懂或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受侵害的恐惧感会随时间增加,对孩子的性格、学习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同时,隐瞒侵害事实,会让施暴者更加有恃无恐。如果在校内遭受暴力侵害,应立即向班主任或者学校保卫科报告。

      ●警方
      “校园小警察”
      对付校园“小霸王”
      2005年8月,位于郑州市兴隆铺的郑州六十中与郑州市交巡警五大队协商,组建了一支由在校生组成的“校园小警察”队伍。王朋(化名)等7名志愿者,成为全国首支“校园小警察”队伍的“警员”。
      这些“小警察”的主要任务就是搜集“小霸王”的信息,由警方出面处理,同时,也将被勒索同学的信息报告给负责民警,由民警及时做好被勒索同学的心理疏导工作,化解他们的精神压力。民警还特别叮嘱这些“小警察”:不要与“小霸王”正面冲突,只报警不干涉,以免自身受到伤害。
      半年多来,这些 “校园小警察”成了警方在校园里的“眼睛”。民警吴鹏说,这些 “校园小警察”一旦了解到在校园里和校园附近,将会发生或已发生结伙斗殴,就会在第一时间向警方报告,警方就会根据线索,尽快或者提前安排民警到该地点执勤,早预防、早驱散、早解决,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警方说,如果 “校园小警察”在郑州六十中“试验”的头开好了,就争取将成熟的经验推广到其他学校。

      ●家长
      把“坏蛋”找出来
      重树孩子的信心
      如果自己的孩子被抢走物品,或者被威胁、被欺负。家长不能急躁,一定要安慰孩子,并且鼓励孩子勇敢一点,如果条件允许,担当“和平使者”的角色,陪着孩子报案或者与孩子一起找作恶者交谈,消除孩子的心理阴影。
      父母要注意与孩子多交流 许多孩子在遭遇校园暴力的时候都会选择沉默。家长应该注意与孩子多交流,一旦发现孩子身上有莫名伤痕、害怕上学,应该想到他正在遭遇校园暴力,给孩子谈谈心,给他安全感。
      送孩子上学 家长若时间允许的话,在孩子受到欺负、不愿上学的时候,最好能送孩子去上学,坚持一段时间,给孩子重新树立对学校的信心。
      ●老师
      孩子“举报”
      老师不能认为“闹着玩”
      “我跟老师说了,老师也不管,后来那个同学知道后还打了我一顿。”在郑州市某小学上四年级的一名学生说,他现在再也不敢跟老师说了。
      “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比较有威慑作用,老师应该对打人的孩子提出警告。”一名孩子的家长认为,在孩子遭到同学欺负的时候,老师应该重视起来,分清是非,给坏孩子相应的惩戒,以警示和惩罚,不应该一味地认为是学生们在“闹着玩”。
      孩子被欺负的时候,不要表现得太软弱,要知道做坏事的“校霸”也很胆小,曾经风云一时的“校霸”小林说:“我也怕他们告老师!”但好多孩子被他欺负时,既不吭也不跑,他的胆子慢慢就大了。
      ●专家
      抢钱的和被抢的
      都需要心理治疗
      对于年龄稍大的学生在校园里抢劫,威胁其他学生买香烟,抢钱、抢手机等问题,国家注册心理保健师楚涌解释,抢钱的和被抢的孩子都存在心理问题,需要家长及时发现和疏导。
      楚涌说,如果孩子受到不公正待遇,身体受到威胁产生的恐惧、偏激情绪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很可能产生对社会正义、公平的怀疑,采取偏激的态度和行为对待此事,造成潜在威胁。或者“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变得特别敏感、恐惧一切。
      那些恃强凌弱的孩子,多数家庭条件都不错,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父母疏于管教。楚涌指出,十一二岁是人的第二个心理反抗期,孩子懵懂的自我意识觉醒,视野逐渐开阔。但是道德标准特别模糊,如果不能够有效引导,沾染吸烟、上网、乱花钱等恶习;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就会采用偏激的方式,炫耀自己的武力或强悍,以此勒索其他弱小孩子。
      ●孩子说
      “我用牙咬她们!”
      —— 一名初二女生以前经常被欺负,在母亲多次批评后,学会了“以牙还牙”。
      我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遇见过这样的事,当时我个子很低,学校里有两个女生欺负我,经常在放学的路上堵住我,有时候向我要钱。不给她们就打我,她们长得很壮,我很怕她们。
      最初几次我都被她们打了,只能哭着回家,告诉了母亲,希望母亲帮我出气。但是母亲反而批评了我一顿,最后还说:“她们打你,你不会咬她们吗?”
      后来又有一次,这两个女生在放学的路上堵住了我,向我要钱,我不给,她们其中一个就冲过来打了我一巴掌。我就抓住她的胳膊,真在上面狠狠地咬了一口。结果那个女生就哭着跑走了,另外一个也吓跑了。从此她们见了我就躲。
      “我要靠自己的力量打回来!”
      —— 一名高二男生拒掏“保护费”,又打不过“坏孩子”,练习“武功”自卫。
      我觉得就要靠自己的力量打回来,我不怕那些人。在上初二的时候,我们班里就有一个小帮派,有四五个人,个子都和我差不多。当时我是一个人,他们就向我要“保护费”。我当然不给他们,后来就和他们动了手。他们人多,我当然打不过他们。
      挨了打之后,我就回去一个人锻炼身体,练习“武功”。等他们再找我的时候,我还和他们打。我和他们打了很多次架,也挨了很多次打。到后来有一次,我真的把他们都打输了。最后他们还成了我的朋友,其实他们也不是太坏。
      “找大人来解决。”
      —— 一名高二男生,觉得和那些人打没有什么好处,最好还是告诉老师和家长,让大人来解决。
      “团结就是力量。”
      —— 一名初三男生,刚上初中就一直担心被强收“保护费”,很快和几个要好的朋友结成“同盟”。
      我没有被别人要过“保护费”,但是一上初中就听说有一些学生被人收“保护费”。当时我也很担心,一直在想如果他们找到了我,我该怎么办?
      后来,我和班里的几个同学熟了,在一起说到这件事,他们也很害怕。于是我们就商量放学的时候最好几个人一块儿走。按我们的想法,只要我们有几个人一块儿,那些人也不敢轻易找我们。就是那些人要找我们中间的一个人,其他人也可以及时向老师反映,这样不会太吃亏。
      在刚上初二的时候,一个初三的学生找我,要我一个人出去。我知道那个学生“名声”很不好,就没有跟他出去。以后一连好几天我都和那些朋友在一起。
      ●立法
      学生受伤害谁负责
      郑州将立法规范
      中小学生的安危涉及千家万户,这些祖国的花朵,如果受到伤害谁来负责呢?这一困扰学校和家长的难题,将在今年有法规来规范。
      记者昨天从郑州市人大获悉,对于频发、多发的校园伤害事件的责任认定问题,郑州市人大将制定颁布《郑州市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
      郑州市人大代表陈蕾表示,该条例的出台,除了使郑州市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有法可依外,更能强化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保护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切实维护中小学生的权益。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