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妇女学羌绣 灾后谋生有新路
2009-05-11

2009年05月11日 04: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绵阳北川五月十日电 

  中新社记者 黄岚 曾嘉

  地震一周年前夕,在北川县擂鼓镇的板房区,四十三岁的羌族妇女李银群和儿媳坐在门口专心地刺绣,这是当地独具特色的“羌绣”。

  李银群正在绣的是一幅“富贵牡丹”,已经绣了三四天,还需一两天才能完工,她儿媳正在绣一面带“羌”字的锦旗,准备送给援建他们的山东建设者,“这种带字的难绣得多,要差不多十天”,儿媳边说边起身向记者展示,“这种锦旗一幅能挣一百二十块,那种牡丹一幅五十。”

  粗略估算,靠刺绣她们每人每月能有四五百元的收入,“地震了之后没有什么事做,绣点嘛,一天有个十多块钱,总比在家闲着好。”李银群语气中带着一丝宽慰,但家里主要经济来源还是要依靠她丈夫做木匠活,一月大约有两千元,除去供养大女儿读大学的开销,家里仅够勉强维持。

  在擂鼓镇胜利村,像李银群这样在震后靠刺羌绣为生的妇女有一百多人。因为地震导致大量耕地被损毁,一直靠种地为生的农民丧失了生存之本,当地政府确立了从单一农业型经济向羌文化旅游转型的发展方向。从去年十一月起,由当地政府出资,先后组织了两次共两个月的培训,让一百多位农村妇女多了一门技能,也多了一条谋生之路。

  此外胜利村还新建了一家羌绣服装厂,该厂集制作加工和门市销售于一身,坐落在擂鼓镇板房区热闹的街边,也正好位于李银群居住板房前面,形成独特的前店后厂格局。服装厂内,几位妇女正在缝纫机前制作羌族服装,周围墙上挂满各式羌绣、羌服。

  “这件多少钱?”记者指着刚刚在李银群那里看到的“富贵牡丹”,一位负责人回答:“零售价三百八十元。”现在,服装厂会定期将设计好的订单分发下去,绣好后再交回羌绣厂集中销售,按件数领工钱。

  “手脚快的一个月能挣到一千多块钱。”胜利村副书记席珍望对记者说,虽然这些绣品产量有限,销售也主要依靠援建方和媒体协助,但不管怎样,这为当地农民,尤其是农村妇女找到了一条自食其力的谋生之路,

  目前这些羌绣还没有固定品牌,只在饰品上绣着“北川县擂鼓镇胜利村”字样。席珍望说,今后可能就以“胜利村”做品牌,也考虑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打开销路,“希望不仅是全中国人民喜欢,也可以向世界介绍独特的羌族文化。”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