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军观摩美军演兵场[天下/图]
2006-06-29
南方周末6月29日

“里根号”航母关岛演习日志

  6月18日,美军在关岛举行空前规模的演习,中国高级军官亦到场观摩。通过多方采访,调研美军相关官方网站信息,本报在此为读者呈现中国军官观摩演习的详细记录

美军第36应急反应联队的麦克米伦上校向中国将军敬礼致意

  6月16日 星期五 晴 中国人来了

  中国人来了。

  此前,他们到过美国本土,到过太平洋美军总部……但当他们来到关岛———美军未来的太平洋枢纽时,还是成了热门话题。

  其实,在太平洋司令部总司令法伦上将向中国发出邀请后,中国人要来观摩演习的消息就已传开。“里根号”航母战斗群的内部论坛中有人专门提到此事。

  近年来,五角大楼和国会对中国兴趣正与日俱增。有一点也许说起来好笑,尽管这两个国家在冷战中曾一度携手,但是两国军队却长期处于隔绝状态,其关系甚至不如冷战时剑拔弩张的美国与苏联。

  没有建立军事互信的国家,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现在,中国军人终于来了。而且观摩团的级别相当不低,包括三名将军:海军副参谋长张磊愚少将、济南军区空军副司令凤景泉少将以及总参作战部副部长马健少将。

  为迎接这些客人,据说太平洋司令部和关岛做了精心准备。为了显示美军“透明”,法伦上将特别指示,要让中国客人“尽可能感到不受限制”:“不涉及军事机密”的地点都可以向解放军开放;对于解放军军官的提问要“尽最大可能不回绝”。

  具体接待工作更为细致——太平洋总部情报部中国科的官员早早抵达关岛;太平洋司令部还精心挑选两名军官飞赴关岛——他们是从众多“会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熟悉中国人习惯,有中国朋友”的报名者中产生的;关岛和“里根号”航母甚至还考虑到中餐问题。

  虽然此次同被邀请的还有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六国,但谁都知道受邀国家中这一次谁才是“重点”。

  6月17日 星期六 晴 与B-2近在咫尺

  距离公布的演习日期还有两天。不过,相信正有无数双眼睛在看着这次代号为“英勇之盾”的演习以及出现在美军演练场上的中国军事代表团,并尝试进行自己的解读。

  虽然说是年度演习,但谁都能感觉到今年的演习却有太多不同寻常之处。

  其一,这是美军在越战后太平洋地区最大的一次军事集结。演习调集了包括3艘航空母舰在内的30艘各色舰艇、包括B-2、F-22在内的280架战机和2万余名军人。

  其二,参演部队、飞机和舰艇来自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海岸警卫队以及全美国十多个空海军基地。“里根号”航母战斗群司令迈克·米勒的说法是:多军兵种从不同方向汇集,在陌生地区展开多样化行动。

  其三,在美军演习科目中,首次出现了专门对地攻击的B-2、B-52和F-15E战斗机与海军舰艇协同的科目,可谓极其罕见。

  这些不同寻常带有极强的针对性。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评论员平可夫将演习的目的概括为威慑,既针对亚洲地区的潜在威胁朝鲜和伊朗,也含有对中俄两国的外交威慑。德国之声的报道更是直接使用了震慑一词。

  有外国观察者称,很难猜透中国人怎么看待这次观摩,但能肯定的是,全世界都会对观摩演习的中国军人的想法感到好奇。

  观摩团今天最重要的行程是安德森空军基地,尤其是1号机库外的F-15、F-16、F-18三种美军现役战斗机以及机库中有“幽灵”之称的B-2隐形轰炸机。一进入库区,观摩团就被告知不允许拍照,对于B-2隐形轰炸机,美军更是远远的划了一道黄线,不许接近。但即便如此,这也许仍是中国军人与它最接近的一次。顺便提一句,1999年正是它投下炸弹击毁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美国迄今只装备了21架B-2,2004年以前,B-2从没部署到美国以外,即便参与对伊拉克的轰炸也是从美国本土直接起飞。

  为了便于第二天的行程,中国军事观摩团当晚被安排在“里根号”航母上过夜。“里根号”为中国军人准备了舰上的贵宾房,这些房间的名字叫“自由”、“民主”与“共和”。

  6月18日 星期天 晴有阵雨 “里根号”上的中国客人

  中国人对于美国航空母舰并不陌生。一周前,“里根号”刚在香港进行短期休整。自香港回归后,几乎每年都会有航母停靠“东方之珠”。而在中国近海,美国航母更是与中国打过多次交道。

  中国军人的行程是从上午9点开始的。“英勇之盾”演习已经被提前了一天,即便“里根”号马上就要开赴指定海域与“林肯号”、“小鹰号”展开合练,但观摩团的各项参观依然按计划进行。

  “里根号”开放了机库、飞行甲板,以及正处于工作状态的航空控制室、作战指挥室等航母的中枢部门。

  对于中国军人的出现,美国大兵感到新鲜,甚至还有点兴奋。“里根号”航母的内部网坛上,网名为L ilipa的水兵说,“中国人就在我身后,我们在中国军人面前表演战争技能,要是一年前,简直难以想象”。

  美国士兵注意到,中国军人似乎对一切都好奇,非常活跃,中方团长、海军少将张磊愚亲自试用了机库里的灭火装置;凤景泉少将与坐在F-18驾驶舱里的美军飞行员交谈,还把手插进飞行员的腰带试试松紧度;来自总参的马健将军则不断向美方提问,并就战役战术、指挥管理等问题交流。

  中国观摩团在半个多小时里,观看了十几个架次的飞机起降——这是航母舰载机飞行员最难的工作,因为在决定降落时,巨大的甲板在飞行员眼中大小也就相当于一个火柴盒。

  在舰长指挥室内,中国将军们还发现,掌舵的除一位23岁的黑人女兵之外,还有一个刚刚服役半年的新兵。

  尽管从没指挥过航空母舰,但美方军官评价中国军官“很专业。”网名为“蒙大拿人”的一名军官认为“没有航母的中国军官对航母的了解不亚于我们这些老手”。

  一送走军事观摩团,“里根号”立刻转入演习状态。对于“里根号”来说,“英勇之盾”才开始。

  6月19日 星期一 晴 无缘“猎杀潜艇日”

  观摩团成员或许都没有想到,海岸警卫队特种部队的排爆和港口反恐演习会成为他们此次关岛之行,唯一见识到的实战科目。

  但与其说是演习,还不如说是日常小演练。美军也并未对这次演练做精心准备,两项演练都出了意外。在排爆科目中,美国海军第519联合特遣部队副指挥官切普·阿特拜克刻意向张磊愚演示了远程遥控引爆装置,但演练中本应在水中引爆的水雷并没有响。而在拦截入侵船只时,岸上火力狙击点也没能准时打响。不过,美国人并没有感到尴尬,毕竟实战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

  就在观摩团成员对演习究竟何时开始感到疑惑的时候,“英勇之盾”最重要的一个科目———反潜已经在邻近海域展开。

  当天,数艘导弹驱逐舰,以及配属三个航母战斗群的潜艇参与了该科目。19日的反潜演练也同样不同寻常。“麦凯恩”号的指挥官戴夫·斯滕德尔上校事后表示,美军通常的反潜演习一般只与一两艘模拟敌潜艇交战,而这次却模拟了8艘潜艇同时来袭。美军一名军官在接受《太平洋日报》采访时表示,美军反潜的“重点目标”是“亚太地区潜在敌国的柴电动力潜艇和核攻击潜艇”。而在东亚地区能同时派出8艘潜艇的国家没几个。

  这位军官承认,由于反潜科目敏感,而观摩团中潜艇专家不少,比如中国观摩团的团长就是潜艇出身,“英勇之盾”的实质科目最终没向观摩团开放。

  大概通过“麦凯恩号”成功猎杀5艘敌潜艇的战报,中国观摩团知道演习已经在昨天开始,而且,他们不会看到实质项目就将离开。

  6月20日 星期二 离开关岛“观摩”

  结束了,尽管米勒少将用了一句外交辞令来描述这次中美军事交流,“这一小步,却是两军建立桥梁的重要一步”。但正在进行的演习却让世界对这一步有了更直观的解读。

  英国权威军事刊物《简氏外事报道》指出,美国是力图通过展示实力强调其军事主宰地位,同时在进行东亚军事调整前对日益构成挑战的中国发出警告。米勒对这一意图并不掩饰,“英勇之盾”传达的含义之一,就是通过向亚太地区的“潜在对手”展示美国的强大军力,以达到“化敌为友”,或至少“不敢与美国对抗”的目的。

  还应清晰说明的是,经过近年的战略调整和经营,关岛已经真正成为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的神经中枢,而“2006英勇之盾”演习无疑昭示了这一军事调整的成就。或许正因为此,法伦并没有完全实践他对中国军人的邀请,他曾表示希望能有中国军人观摩演习实质性的演练。但最终,出现在演习中的中国军人更像是参加一次军事夏令营。

  虽然演习刻意模糊了对手,但美国人并不隐讳这样的兵力集结足以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参与观摩的周国建大校评价,这次演习是美军按照实战编组在预定地区进行的联合训练,就是要解决未来该地区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就是说,仗怎么打,现在就要怎么练”。因此,有评论说,这次交流除了气氛尚好之外,谈不上是“真诚”,更像是一次战略试探,或者“软威胁”。

  演习结束并不是故事的结束,中国代表团离开关岛的日,美国国防部负责亚太事务的艾伦准将在国会明确提出,希望得到中方回报。美国助理国防部长罗德曼进一步表示,美军的开放性将视中国的回报而定。有评论认为,这是典型的“美式盘算”。

  那么,这一小步是否真的会变成一大步呢?(录入:陈利明)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