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螈,我们要你重生!
2008-11-28
中国宁波网   08年11月28日 07:17

图为学生们在给一条镇海棘螈称重。(孙红军罗涟浩 摄)

  本报讯(陈 敏 罗涟浩 陈未鸣)按国际标准,一个物种的数量少到以百计时,即为濒危物种。在宁波也生活着一种濒危物种——镇海棘螈。就在棘螈的栖息地——北仑瑞岩寺国家森林公园附近的柴桥中学师生,用爱心和责任心加入拯救行动。自去年以来,他们共放生小棘螈100多尾,为这个濒危物种带来了重生希望。

  浑身褐色,身长不超过十二三厘米,俗称“山壁虎”的镇海棘螈,于1989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着1500万年历史,是和恐龙属于同一个时代的古老生物,也是我市惟一以地方命名的珍稀野生动物,主要栖息在北仑区瑞岩寺国家森林公园。2006年时据有关专家估计,其繁殖群体仅存350尾左右。

  柴桥中学师生与棘螈结缘于2002年。为了解保护这种濒危的珍稀动物,校内6位生物老师组织成立了“镇海棘螈研究社”,100多名学生先后加入。2006年,他们还给专门研究和保护镇海棘螈的中国科学院生物所教授谢峰写信,请教保护镇海棘螈的相关知识。师生们的关爱之心,让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镇海棘螈瑞岩寺种群研究的谢教授非常感动。他亲自来到学校,为同学们讲解棘螈的习性和生活环境,答应帮助师生在校内建立一个镇海棘螈研究基地。

  要研究保护棘螈,就必须接触棘螈实体。但要捕捉一条棘螈却并非易事,棘螈不仅体积小,而且平时爱藏身于土壤或石块缝隙之中,生物老师刘毅说,大家去森林里寻找了十多次,每次都空手而归,直到2006年底,才首次抓回2条棘螈。此后,实验室里最多时养有师生们抓来的12条棘螈。

  棘螈与大熊猫一样,雌雄体之间的交配率非常低,在野外的孵化成活率更低。大家尝试着让棘螈在塑料可乐瓶里产卵,然后再将卵放在铺有湿纱布的水盆里孵化。由于棘螈是有尾两栖类生物,卵体需要在水中孵化,幼体在水中生活几天后就需要上岸,上岸后如果再次掉进水里,就会被淹死。幼体上岸时,同学们就守在旁边,有几个同学还因为棘螈幼体在晚上上岸,一直守到深夜。

  棘螈幼体上岸后,同学们便要为这些棘螈寻找蚯蚓等食物,为棘螈的生存场所保持适宜的温度。等到小棘螈适应陆地环境了,就再把小家伙们放在学校为棘螈专门设置的野外适应环境中,然后再放归到森林公园里。

  “虽然小棘螈到野外后的成活率并不高,但是通过提高棘螈的孵化率,我们还是为棘螈数量的增加作出了努力。”同学们说。

来源:宁波新闻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