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男孩带着瘫痪爸爸上学
2009-06-26

13岁男孩带着瘫痪爸爸上学

2009年06月26日 来源:  郑州晚报

 

13岁男孩带着瘫痪爸爸上学(图)
于荣阳推着爸爸去散步

  一个13岁男孩,从6岁开始照顾下肢瘫痪的父亲,现在又带着瘫痪爸爸上学。昨日上午,在登封市颍阳镇西边一处废弃的汽车修理厂西北角,一间用石棉瓦搭建的简易房里,蜷缩在床上的于德芳向记者讲述了儿子于荣阳照顾瘫痪的他和这个家的经历。

  晚报记者 袁建龙 通讯员 张朝晖 文/图

  在这间不足6平方米的小屋里,两张宽不过二尺的简易单人床,两张破旧不堪的小木桌子,一台老式电视机,还有一些凌乱的衣服、被褥和瓶瓶罐罐——这是于德芳和于荣阳父子俩的全部家当。谈及懂事的儿子,于德芳笑了,学校已经放假,荣阳到水库里洗衣服去了。

  今年36岁的于德芳家住登封市颍阳镇于爻村第九村民组,2002年,在煤矿上班的于德芳,被一场事故砸断脊椎,从此只有在床上度日。

  2007年8月,办完母亲丧事的第三天,妻子突然不辞而别,接连遭遇重创的于德芳万念俱灰。然而就在这时,11岁的孩子来到他的床前,含着眼泪说:“爸爸,以后我来照顾你。”

  其实,于荣阳6岁开始就学着奶奶的样子照顾瘫痪的于德芳。每天放学回家,奶奶把饭菜做好,于荣阳就把饭菜小心翼翼地双手捧到爸爸床头,夜里还给爸爸洗脚、端屎、端尿。

  13岁,他带爸爸去上学

  于爻村经济贫困,教学条件比较差,于德芳就求人把于荣阳送到颍阳镇北街小学就读,但是不到两个月于荣阳就不上了,说把父亲一个人撂在家里实在不放心。

  去年7月,于荣阳以全班第一的好成绩考上了颍阳镇初中。于爻村距离颍阳镇6公里,而且学校要求学生寄宿,于荣阳找到班主任说明自家情况后,决定带着父亲走读。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父子俩住进颍阳镇西一处废弃的汽车修理厂。每天看着孩子放学回家给自己做饭、洗碗、倒尿壶,于德芳流着泪说实在是于心不忍。

  将近中午,于荣阳抱着洗干净的衣服和被褥回来了。他说自己每天凌晨4点多就起床,先淘好米放进电饭锅,再把电饭锅移到爸爸伸手就能够着的位置,然后提醒爸爸到6点半插上电源,再去上学。7点多放学,等于荣阳回到家,父子俩就能吃上饭了。同样,午饭也是这样做的。汽修厂离学校1公里远,于荣阳一天就要跑三四个来回,但他从没有迟到或早退过。几个月前,父子俩凑钱买了一辆自行车,于荣阳说骑着自行车比以前快多了。

  上学、照顾爸爸两不误

  说起生活,于荣阳说,这些年来,他们的生活仅靠于德芳每月的低保46块钱和于荣阳在学校两免一补一学期375块钱的补贴费用,合算下来,他们每个月只有100多元钱的生活费,有时亲戚朋友也会接济一点,但是父子俩从来不向任何单位和个人请求帮助。星期天或放假,于荣阳就提个塑料袋到外面捡塑料瓶和废纸,多少也能卖些钱。

  将来,要带着爸爸上大学

  于荣阳的班主任告诉记者,于荣阳的学习成绩在学校列前几名,尤其是数学,最近一次考试得了116分,离满分就差4分。

  读好书,每天照顾爸爸,是于荣阳最重要的两件事情。为了能让爸爸经常到屋外散散心,于荣阳和爸爸一起将一辆废旧自行车改装成一个轮椅。

  说起理想,于荣阳说现在想的是怎样挣点钱,让爸爸的生活好一点。他说他还有一个梦,就是将来一定要上大学,有工作就有能力照顾好爸爸了。于荣阳说读高中就带爸爸上城里,上大学就带爸爸进市里,反正是自己上学到哪儿,就带爸爸到哪儿。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