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喜欢被叫做“海迪大姐”
2009-01-23

我更喜欢被叫做“海迪大姐”

2009年01月22日04:30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当上残联主席,我更喜欢被叫做‘海迪大姐’”——本报记者前日专访张海迪,这是她就任中国残联主席后首次接受媒体采访。

  本报记者 马天帅 实习生 夏方静

  19日至20日,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一行来到四川灾区慰问残疾人朋友,这是她就任中国残联主席后做的第一次公开活动。
 
  20日晚8时30分,成都市。

  “非常对不起,让你们久等了。”轮椅上的张海迪一进来便微笑着向记者道歉。她穿着一件浅绿色毛衣,双手轻轻地交叉放在前面,显得优雅而自信。对于“张主席”的称呼,她笑着说:“其实我更喜欢你叫我‘海迪大姐’。”见有摄影记者在场,她轻轻捋了一下额前的头发,整理了一下毛衣,并重新调整了坐姿,希望自己坐得更直一些。

  据了解,去年底张海迪就任中国残联主席后,一直深居简出,异常低调,不仅谢绝了《艺术人生》《杨澜访谈录》等节目邀请,也没有出席“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杰出人物”、“中国改革开放30年社会人物”等的颁奖会。借这次来川的机会,张海迪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这是海迪就任中国残联主席后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笑着对记者说。

  爱心海迪

  非常非常心疼

  地震中伤残的孩子

  成都商报:这是您第一次来四川,也是您就任中国残联主席之后的第一次公开活动。昨天及今天,您来了之后就马不停蹄地到各个灾区去视察慰问,您都看到了些什么?

  张海迪:第一次来灾区,真是感慨万千。首先感觉是四川人民受苦了,特别是看到那些(在地震中伤残的)孩子,作为一个女性,我觉得我非常非常地心疼。想一想,哪个母亲的孩子伤成这样,她不会心疼呢?作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主席,特别是临近春节,我考察和慰问的第一站,一定要选择四川灾区,要把温暖的精神慰藉带给灾区的人民。

  到灾区,也有另外一种感触,感动。一是感动于灾区人民的乐观坚强。在板房这样的临时家园,我还看到门口有栽的树,有花盆儿,有晾的腊肉,挂的红灯笼,真的是喜气盈盈———我们就要用充满乐观的情绪来对待生活的磨难,特别是大自然的磨难。

  再一个感动就是,灾区人民擦干身上的血迹、擦干眼泪,重新开始建设自己的家园。

  成都商报:这两天您非常辛苦。

  张海迪:这点辛苦真的不算什么,如果能够减轻灾区人民的痛苦,那我更愿意再多呆几天,宁愿承受更多的辛苦。

  成都商报:下一步有没有专门针对灾区的这些残疾人开展工作?

  张海迪:作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我们要做的是尽量减少伤残的程度,尽量减少遗留的问题,使更多的残疾人尽可能尽快地得到康复,特别是那些孩子们,给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中国残联一直在积极地行动,通过我们努力,中央军委投资了3亿元在成都援建了八一康复中心,我们希望它能早日建成,能够给更多的伤残群众提供好的康复条件。

  这次来四川,我还看到四川省残联、成都市残联的同志们,甚至是下面的基层残联的同志,他们都在做非常重要的工作,非常有爱心地去投入自己的精力。今天我看到的伤员,不管是老人、孩子还是青年、壮年,他们的康复情况都让我觉得非常满意。并且我还感到很欣慰的是,看到香港同胞无私援助,这种血浓于水的情意让我们非常感动。

  相信有大家的努力,我们一定会尽量减少伤残给大家带来的痛苦。也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会有更多的康复设施建立起来,使更多的人得到积极有效的康复,让他们重新走向生活,创造明天的生活。

  成都商报:您曾经说过“人活着要做对社会有益的人”,那么对残疾人朋友,对他们今后的工作、生活方面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张海迪:现在希望他们做什么还为时过早,我们不能这样去强求或者是苛求我们满身伤痛的残疾人兄弟姐妹去做些什么。在今后的几年中,应该做的是集合社会的力量,物质的、精神的力量,给他们鼓舞,给他们一种好的康复。当他们真正康复之后,重新回归生活的时候,我想每个人都一定会报答社会,每个人会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来回馈社会给予他们的爱,这点我是深信不疑的。

  成都商报:之前有报道说“海迪姐姐下海”?

  张海迪:这个没有过。我做过医生,做过无线电修理工,后来写作,到文联到作协,我一直全心全意在写作,(下海这种说法)流传不可信,最近刚写完一部《我的德国笔记》。

  成都商报:以后担子更重了,还会不会继续从事写作?

  张海迪:一个作家你要让她放下手中的笔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如果将来有机会,我会再写下去。虽然我现在不知道我会写什么,但是有一点,我可能不会放下手中的笔。

  优雅海迪

  知识是美的源泉

  优雅就是要高尚

  成都商报:很多人一直在关心着您的身体状况,能不能简单说说您的身体状况?

  张海迪:我高位截瘫已经有四十八九年了,我能够活着并且能够做对社会有益的工作,最大的动力就是来自于精神的动力,精神的动力来自很多年学习的积累,以及家庭、社会的关怀。我所有的生活都跟大家一样,是平淡的,平常的,没有什么。只不过跟很多很多同志一样,在不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

  成都商报:您一直在跟病魔做斗争,但是您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始终是一个保持优雅气质的女性,您是怎么做到的?

  张海迪:(笑)我自己倒不知道我有优雅气质。但是我想呢,一个女性最美丽的应该是心灵的东西。也许有一天我会白发苍苍,我会满脸皱纹,对吗?我觉得,你一生中集聚起来的知识会变成一种美的力量,美的源泉。所以作为一个女性,优雅,就是要高尚,不但要有精神的健康,还要有一种高尚的人格,能够无私地为社会奉献你的这种爱。

  公仆海迪

  做老百姓欢迎的事

  做老百姓需要的事

  成都商报:就任残联主席后,有没有考虑到这可能会给您增加负担?

  张海迪:这是一个重任。对我的身体来讲,首先这是非常沉重的工作。按照医生的要求,可能我应该是休息,保护自己的脊椎,但是担任这个工作我一定要去很多地方,包括现在我来四川,今后我还选择了要去西部的一些地方,贫困的地方,我一定要去看一看那里的残疾人兄弟姐妹,为他们带去更多的帮助。我希望能够跟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所有同志,跟所有的热心人士一起帮助更多的兄弟姐妹。对我个人来讲,今后还要拿出更顽强的意志,来战胜我的病痛,争取多工作,多为大家奉献几年。

  成都商报:对上任后要做的事有无打算?

  张海迪:我想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就像我写作一样,既然选择了,我就要踏踏实实,扎扎实实。还有就是不要做急功近利的事情,应该是做老百姓欢迎的事、需要的事。当我最开始当作家时,面对一摞白纸,我当时不知道怎么走下去。但我选择了沉浸地走下去,一个字一个字地往下写,一本书一本书地往下读。对于今后残联的工作也是一样,我还有很多专业的东西需要学习,要向基层的同志学习,多考察,多了解,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想让关心我的人们知道,过去我曾经说过,我要做一个让人民放心的作家。今天我想告诉残疾人兄弟姐妹,我要做一个让残疾人兄弟姐妹放心的人民公仆。

  张海迪

  从小高位截瘫,靠着顽强的毅力一直与病魔做斗争,在轮椅上自学了多门外语,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还出版了多部散文、小说,被誉为“八十年代新雷锋”、“当代保尔”,其精神曾感动了一代人。去年11月,当选中国残联主席。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