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80后大学生生死抉择
2006-07-31

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他将两名落水少年推向生的彼岸,自己却消逝在池塘的漩涡中。李春华,湖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2003级历史一班班长,一位“80后”大学生,在生死关头作出了果断的抉择, 22岁的青春永远定格在2006年7月21日那一天。

7月22日下午3时许,近300名前来哀悼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李春华的老家衡阳市雁峰区岳屏镇山田村。同学们在班长的遗物中,又找到了他刚打完草稿的论文《论东汉的隐士》和一张23日到长沙的车票。睹物思人,几位师生已是泣不成声……

在长达4天的采访中,本报记者一路追寻李春华从清贫的家、小学、高中一直到大学的点点足迹,一次次被他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所感动。有人说“80后”大学生出现了信仰和道德困惑,他们内心浮躁灵魂贫困,是空虚的一代,物质功利的一代。从李春华身上,我们却深深体会到传统道德的回归。他崇高的人格力量和高尚的品德足以震撼每一位当代大学生的心灵。

李春华(右一)和他的兄弟合影

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他将两名落水少年推向生的彼岸,自己却消逝在池塘的漩涡中。李春华,湖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2003级历史一班班长,一位“80后”大学生,在生死关头作出了果断的抉择, 22岁的青春永远定格在2006年7月21日那一天。

7月22日下午3时许,近300名前来哀悼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李春华的老家衡阳市雁峰区岳屏镇山田村。同学们在班长的遗物中,又找到了他刚打完草稿的论文《论东汉的隐士》和一张23日到长沙的车票。睹物思人,几位师生已是泣不成声……

在长达4天的采访中,本报记者一路追寻李春华从清贫的家、小学、高中一直到大学的点点足迹,一次次被他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所感动。有人说“80后”大学生出现了信仰和道德困惑,他们内心浮躁灵魂贫困,是空虚的一代,物质功利的一代。从李春华身上,我们却深深体会到传统道德的回归。他崇高的人格力量和高尚的品德足以震撼每一位当代大学生的心灵。

李春华的最后一天

“春华,我们辛苦一辈子都是为了你啊,你走了,我们一家子怎么办啊。”7月23日,本报记者来到衡阳市雁峰区岳屏镇山田村李春华家中时,蒋红翠还打着点滴,已连续两天粒米未进了。有好几次,她甚至在脑中出现幻觉,仍像往常那样去田头喊儿子回来吃饭。

两名被救少年惆怅地望着吞噬春华哥的池塘

李春华是这个贫困家庭培养出的惟一的大学生,为了供他读书,哥哥和弟弟都中途辍学出门打工挣钱。“先工作两三年,解决家里的困难,再准备考研”。患有严重肺病的父亲李先满做梦也没想到,这会是儿子与自己的最后一次对话。

午饭是他给父母做的

7月23日,离李春华牺牲的日子整整两天时间了,蒋红翠仍然不相信儿子“真的走了”。

“那天因为要收割,春华凌晨5时30分就起床了。”蒋红翠说,为了把最后一亩水稻收割完,前一天一家人一直忙到晚上11时30分左右。其间,父亲李先满让儿子先回去休息一下,李春华却说:“爸,再累我也能坚持,平常你们在家比我苦得多!”上午10时多,母亲担心儿子饿坏了,给他摘了一个香瓜吃。

痛失爱子,李先满泪如雨下

中午时分,为了让父母有时间休息,李春华回家给父母做好了饭。吃的是茄子和辣椒炒豆角。但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天,以往食量很大的李春华只吃了一小碗饭,说是天气太热,吃不下。母亲想起儿子从长沙的学校回家干了一周农活,每餐都吃这些素菜,心想“应该给儿子弄点好吃的”。

吃完中饭,李春华在稻草铺的床上小睡了一会儿。正值三伏天,房间里很热,蒋红翠在一旁给儿子扇风,看着儿子劳累的样子,母亲感到很心疼。

李春华很体谅父母,每年农忙时期都要从学校赶回家帮忙干活。这次自7月13日从学校回家,他收割、挑担子、犁田、插秧、喂猪、做饭样样都干,甚至每天连父母的衣服都帮忙洗了。看得出,他在尽量为父母减轻负担。想起儿子的孝顺与懂事,蒋红翠脸上情不自禁地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母亲特地为他称了一斤肉

下午4时30分,母亲特地去村里的小卖部,买了4块儿子最爱吃的豆腐,还破天荒地花5元钱称了一斤“五花肉”。她亲自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油煎豆腐、辣椒炒肉、豆角炒肉,希望儿子能多吃点。

“妈,平常的饭菜很好吃,不要为了我去买肉,那多浪费钱啊。”儿子对蒋红翠说。“他只吃了两块豆腐,一个劲地夹肉片给我们吃,还说自己是因为天气热吃不下饭。”

望着李春华睡过的床,外公久久不肯离去

饭桌上,父亲说起老大和老三放弃了读书(李春华在三兄弟中排行老二),打工挣钱很辛苦,“老大要考虑成家了,我们还借了亲戚们那么多钱”。“爸,您放心,明年我就毕业了,等我挣了钱会好好回报老大和老三的。以后,我要让你们不再受苦。”李春华的话语很坚定。

接着,李春华还谈到自己准备毕业后回高中母校衡南一中教书的事情,“先工作两三年,解决家里的苦难,再准备考研”。李先满做梦都没想到,这竟成了父子间的最后一次对话。

吃完晚饭后,蒋红翠夫妇去山坡上放羊,106头小羊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李春华则跟伯伯继续去田里收割,直至救人前的一分钟,他的肩上还挑着一担谷子。

“弟弟是一家人的骄傲”

李春华出事时,哥哥李佳庆还在衡阳一家广告设计店打工,听闻噩耗后,他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家,看到的却是刚打捞上来的弟弟的尸体。“我不敢相信,这么优秀的弟弟就这样走了。”李佳庆冲上去拼命给弟弟做人工呼吸,他心里期待着奇迹会发生,弟弟一定会醒来……

2000年7月,李春华与哥哥李佳庆分别考上了衡南一中和衡南二中。父亲李先满拿着通知书无奈地把兄弟俩叫到跟前,他患有严重的肺病,边咳嗽边指着破烂的房子说不出话来。李佳庆很体谅父亲的意思,主动提出让弟弟李春华继续上学,自己去衡阳打工。

救人示意图

“弟弟是我们的骄傲!他很争气,学习勤奋,实现了我没有实现的愿望。”当天,老三李春龙也赶回来了,他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零工。

春华是个乐观的人,遇到任何困难他都会咬紧牙关挺过去。小时候,兄弟几个在家里干农活,他总会说:“哥,你身体差,我健壮多干点。”“上次我看到弟弟穿的还是一双两年前买的跑鞋,就说要给他买双鞋,可他说‘不买了,只要能穿就行,还要凑下个学期的学费呢’……”说到这里,李佳庆的眼眶湿润了。

父亲长肿瘤瞒了儿子十年

为了供儿子上学,蒋红翠夫妇每日起早贪黑放羊,经常一天只吃两顿饭。患有严重肺病的李先满很瘦,52岁的他看上去却像六七十岁的老人。10年前,李先满的后脑勺长出个鸡蛋大的肿瘤,晚上只能侧着睡觉,因为担心儿子知道后不安心学习,所以一直瞒着儿子。

2003年7月,李春华以569分的成绩考入湖南师大,成为村里人的骄傲。“接到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是又高兴又掉泪啊。5000多元的学费太吓人了,当时家里一共只有300元钱。” 李先满只得开口向每一个亲戚借钱,加上家里卖猪的钱,总算凑齐了李春华的学费。

“我儿子是春华拿命换来的”

“要是没有春华,我儿子早就没命了,他是春华拿生命换来的。”被救少年李雪风的父亲李先云说,“我们全家要感谢春华一辈子。”

李雪风这几天一直惊魂未定,看见家门前的水塘就害怕。“我在水中扑腾了很久,喝了很多水,感觉身体越来越重,便死死抓住春华哥的肩膀,他抱住我使劲往岸边推,却很难划动。”李雪风回忆着当时的情景,“春华哥喘着粗气,头顶着我的后背。后来他也没力气了,就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把我推到了岸边。”

“我看见春华哥离岸边越来越远,整个人很快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片水泡。”另一名被救少年李明说:“我大声哭着喊‘春华哥,春华哥快上来!’但是他很快就没了人影。”

“春华在救第二个人时,发现自己体力不支,这时他完全可以选择放弃救人,自己先上岸的啊。”一位村民叹息道。“太可惜了,春华是个好伢子啊,他是我们山田村的骄傲!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一位村民激动地对记者说。

“我今后一定要把儿子培养成才,像春华一样优秀。”李先云说。

村民师生洒泪送英雄

7月22日下午,在父老乡亲们的帮助下,李春华的家人在万分悲痛中举行了简单的葬礼。按当地风俗,李佳庆想在中午送弟弟上山,这时,他接到了湖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王云老师的电话,说同学们要赶来见李春华最后一面,葬礼被推迟到下午举行。

下午3时许,近300名前来哀悼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同学们在李春华的遗物中,又找到了他刚打完草稿的论文《论东汉的隐士》和一张23日到长沙的车票(春华原本打算趁暑假来长打工挣学费)。睹物思人,几位师生已是泣不成声……

作为师大历史文化学院2003级历史一班班长,李春华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听闻李春华英勇救人牺牲的事迹后,28位同班同学决定一起赶往衡阳。王老师说,考虑到天气炎热,到偏僻的山村路途艰辛,她便劝同学们只派代表去,“但他们每一个人都执意要去,要送他们的班长最后一程”。

衡阳市委书记徐明华打来电话表示哀悼和慰问,并指示有关部门迅速做好英雄事迹的宣传报道。雁峰区区委书记左慧玲动情地说,李春华是衡阳人民的骄傲。她表示,要追认李春华为烈士,并申报见义勇为基金,要求区民政局尽快与长沙市民政局进行衔接,加快申报,同时号召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他学习。

 

·春华语丝·


李春华的同班同学在为其整理遗物

为心中不息的理想而奋斗

作为一个出生在八十年代的年轻人,我从小就直接体验到了党的阳光雨露的滋润,爷爷很早就是一名老党员,他老人家的言传身教使我时时以高标准要求自己。

我对党的领袖人物和英雄模范充满了敬仰和崇拜之情,我如饥似渴地从书籍中汲取营养,提高修养,从那些伟人、领袖和英雄人物那里感受到人格与精神力量的伟大,感到自己的差距所在,激励我在艰苦的环境中为心中不息的理想而奋斗

追寻英雄的心灵轨迹

“21日那天凌晨我给春华发了一条短信,没想到他哥哥回了一句:‘今天傍晚春华为救落水小孩已经走了’。”同学周盛华说,当时大家都不相信这是真的,打电话确认后,宿舍的同学不禁抱头痛哭起来。

在生死关头做出果断抉择,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的李春华,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在他的亲人、邻居、同学、老师的眼中,他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可以肯定的是——记者在采访中,时时有一种感动在心里涌动。

自 强

李春华和同学们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良好家风熏陶英雄童年

1984年12月20日,李春华出生在衡阳市雁峰区岳屏镇山田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母都是忠厚朴实的农民,爷爷是一名老党员,从小李春华就喜欢听爷爷讲领袖和优秀共产党员的英雄模范事迹,也很敬佩和崇拜这些领袖和英雄。爷爷的高尚品格和言传身教让李春华受到了很好的熏陶。

李春华小时候的家是间茅草屋,每到刮风下雨便会摇晃。现在借住在叔叔的土砖房里,没有一个完整的窗户,没有一块完好的玻璃,除了一台电视机,屋内没有一件东西可以称得上家具,床上铺的是稻草和破草席。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中,磨砺出李春华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忠厚老实的父亲从小教育孩子人穷志不短,做人要善良,乐于帮助困难中的人。

家里种了6亩地,父亲养了100多头羊,因为操劳过度,落下了一身的病。

“干农活,春华从未叫过苦和累,插田割禾都能坚持到最后。”李春华的伯伯说,“他从小非常懂事,虽然是大学生,但一点都没有大学生的架子,在家里什么活都干。”

“春华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怎么去尽力解决,而不是要家里或者别人帮忙。”李先满谈起儿子脸上充满自豪感。

勇 德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孤寡老人要见他最后一面

7月24日,李春华的小学老师陆云松告诉记者,李春华小学时就乐于帮助困难同学,能为他人着想。孤寡老人何奶奶是他的邻居,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李春华坚持帮助何奶奶打扫卫生、提水、种菜等,风雨无阻一直坚持了三年,李春华也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奶奶,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先拿给何奶奶吃。

直到1997年何奶奶病危,读六年级的小春华还帮她抓药,倒屎倒尿,照顾饮食起居。临终前,何奶奶一定要见到小春华最后一面才肯瞑目。

农忙时期,叔叔伯伯家的农活忙不过来,李春华会很懂事地帮忙干完。“前几天,我忙于插秧,田头有几担熟透了的黄豆来不及收,眼看就要烂在地里了。没想到,春华在收自己家的黄豆时也顺便帮我挑了回来。”李春华的伯伯说。

父亲李先满还向记者讲了一个李春华小时候的感人故事:李春华12岁时,一天在田间小路上有头公牛发疯了,堵住村里一位穿红衣服的中年妇女。小春华急中生智,他从地上捡起一根竹竿,将脖子上的红领巾拴在一头,在公牛的眼前晃了一下,将公牛引向一边,同时对那位妇女大喊:“把身上的红外套脱下来扔到一边”。这个常识是他从书本上学来的,他的勇敢和机智避免了一场悲剧发生。

忠 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孝敬老人体贴父母

李春华上大学后,能靠自己搞家教和兼职挣点钱,一回家,总要给爷爷奶奶带点什么吃的。

出事的前一天,一直有同学在催李春华返校,当时家里还有一亩多地没有收割。“他说父母太累,一定要帮家里把最后的农活干完,没想到第二天就出事了。”李先满回忆起来显得很后悔,他沙哑着嗓子哭着说,平常自己患支气管炎咳嗽得特别厉害,这次回家,李春华竟瞒着他在学校捡了一个月的破烂,特意给他买了两瓶止咳糖浆。

逊 让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放弃高考加分机会

“他很纯朴、老实,但不是死读书的那种,善于发现规律性的东西,特别是乐于把自己冥思苦想出来的解题思路与同学共享。”7月27日,李春华高中时的班主任倪黎明告诉记者,一次学校开校运会,李春华是班干部,要组织同学搬课桌凳子到看台布置。中午同学们都去吃饭了,课桌、凳子没人看管,只有李春华守在那里没顾及自己吃中饭,一直等到下午比赛开始。

“高三临毕业了,班上有两个市级三好学生评选指标,有了这个指标高考可以加5分,很多同学都求之不得。”倪黎明老师说,他当时初选了三个人,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李春华是学习委员,这三个人都很优秀难以取舍。李春华知道情况后,主动向他提出把三好学生的指标让给另外两个同学。“我当时听了简直不敢相信,他会放弃高考加分的机会。”倪黎明说,“这便是他时刻考虑别人,毫不利己的集中体现。”

“最让我感动的是在寒冷的大冬天,他还能坚持用棉被裹着全身每天看书到凌晨一两点,然后又在天还没亮的时候爬起来去操场跑步。”李春华从高中到大学的同学李桥华说,“有段时间春华睡觉时老讲梦话,甚至还能听见他在半夜里背英语单词。”

勤 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周末一天兼职三份家教

勤俭质朴,是李春华一直以来带给同学们的最深印象。家境贫寒的他,深知勤俭的可贵。在同学的印象中,李春华总是穿着那两套标志性的黑格子短袖和灰色衬衣。平常跟同学一起出去逛街,他自己从来不买,只是说,“衣服嘛,能穿就行,以前的衣服还能穿,还是不要买。”三年大学生活中,他从未在同学面前诉苦。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和凑生活费,他甚至周末一天兼职三份家教。回家前,他正在干一份送煤气罐的活,7月的长沙似火炉,他要在居民区的楼道里爬上爬下,送一个能挣两元钱。

从李春华的同学口中,记者了解到,平常一天他在学校的全部生活消费竟只有4.5元:早餐1元钱的包子,中餐2元钱炒饭或青菜加米饭,晚餐萝卜干或者老干妈拌饭1.5元。

“对自己很苛刻,很节俭,但每次当学校或学院有募捐活动,作为班长,他总是第一个发起、第一个响应、第一个解囊的。”他的同学邝翌琼说,“今年3月份学校组织爱心帮助贫困小学平江周芳村的活动,他带头捐了20元。前不久工学院的一个同学得了淋巴癌需巨款医治他又捐了15元,要知道,对于他来说这20元、15元意味着他三四天的生活费。”

7月22日,家人在清理李春华的遗物时,发现他的口袋里仅剩下18.8元钱,他买好了23日回长沙的火车票,准备暑假兼职家教。

克 己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从来不向学校伸手

湖南师大党委副书记王云动情地对记者说:“我校为资助贫困学生,设立了困难补助,并且对特困学生减免学费。李春华是班长,也是班上最困难的学生,作为班长的他知道助学款名额有限,三年里从未向学校提过申请,总是毅然把名额让给其他同学。资助灾区儿童,参加义务家教,帮助孤寡老人,每一次他都走在前面。他认为自己是班长,是党员,应该这样做。”

担任班长后,事情很多,投入的精力也很多,李春华还要兼任三份家教,即便如此,他对学习仍是一丝不苟。作为一个从山村贫寒家庭中走出来的孩子,他的英语底子薄,但他进入大学后对英语的学习一直坚持不懈。同宿舍的李良发现他书包中始终放着一本英语词典,有空就拿出来背一背。他知道自己是从山村里走出来的学生,口语不好,他一直在锻炼自己,每周坚持去英语角练习口语。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他一次性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

明年就要毕业了,为了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帮助家里减轻些负担,他一直都在加强自身的教师技能的培养。邝翌琼回忆:“他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每天坚持在黑板上练习粉笔字,一笔一划地练习,像个刚学写字的小学生,同样的笔画写上几十遍都不嫌烦。试讲和做课件的时候,他也是最认真的,他每次都写讲案,并且经过不断修改。”

同寝室的李良告诉记者:“有时,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他可以将图书馆的资料翻遍,直到找到答案为止。”同学们都乐意与李春华一块上自习、查资料,因为他对图书馆的书籍存放位置都清清楚楚。

宽 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200元借同学自己剩18元

2006年4月,历史文化学院2003级历史教育1班举行了一次“衡山之行”的活动。为这次活动,李春华做了长期而精细的准备。副班长罗琳说:“我们去之前,他就派人先在那边订好了旅馆,来回的票都是他帮我们订好的。到达衡山已是深夜,但他还是坚持将开支给大家作个汇报。”第二天登山的时候,李春华一直走在队伍的最前头,给大家说笑话,以消除大家登山的疲劳,同时还不停地鼓舞落在后面的同学。中午大家都忙着吃饭,他却在帮班级租相机、买胶卷和预算费用。李春华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一切为他人着想的作风感染了同学们,将班集体凝聚在一起。

周盛华没有生活费了,李春华离开学校时还把自己家教挣的200元钱借给了他,殊不知,李春华出事前身上仅剩下18.8元。

同学感言

在大学里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地谈艰苦奋斗不是件难事,但能一如既往地坚持3年,这就需要坚强的毅力和坚定的决心,他,正是这样坚持了3年。

来源: 法制周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