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富二代为华募款11年
2011-08-10

美国富二代为华募款11年

2011年08月10日     来源:公益时报 

  去的11年,26岁的美国富二代麦修(MattewA.Dalio)和他的小团队,在美国成立中国关爱基金会(China Care Foundation),为中国的孤残儿童筹集善款。

  在北京双井桥西的一座大厦里的“关爱之家”,来自全国各地福利院的50多名儿童刚刚从午睡中醒来,中央空调将北京午后的闷热隔离。一名唇腭裂儿童,在保姆阿姨的帮助下,踉踉跄跄向麦修伸开双手,麦修一步上前把她高高抱起,“这是我的责任”,从2000年至今,中国关爱基金会已经救助了千余名中国孤残儿童。
  
  麦修与“关爱之家”的孩子们
  
  家族的力量
  
  “从小到大,创业和帮助世界,是我的两个核心价值。”麦修说。这来自他的父亲。
  
  麦修有三个兄弟,成长在一个庞大的家庭里,他的父亲白手起家,从一个穷孩子成为了亿万富翁。自从1975年在曼哈顿东侧的公寓一间闲置的卧室里办起一家投资公司以来,麦修的父亲已把公司发展成一家管理800亿美元的庞大基金,个人资产估计超过了40亿美元,即便在美国最富裕的康涅狄格州格林尼治州,也算得上是最有钱的居民之一。
  
  上世纪60年代初,还是孩子的麦修父亲,在高尔夫球场里当球童,当时的股市牛气冲天,12岁的小球童听说了足够多的炒股高招后,决心去试试水,于是便去找他的叔伯借钱。待到自己买的第一只股票腾飞后,自此也上了瘾。然而,同许多亿万富翁一样,麦修的父亲拥有自己的慈善基金会。过去三年里,他出资在报纸和电台上打广告,支持一个名叫“让我们重新定义圣诞节”的运动,该运动呼吁人们向慈善机构捐钱,而不是沉湎于惯常的炫耀自我的节日消费。
  
  麦修继承了父亲的企业家精神和爱心。和自幼敢于冒险的父亲一样,16岁那年,他在康涅狄格州格林尼治州成立了中国关爱基金会。
  
  尽管众所周知,在美国成立一个基金会并不难,但麦修的故事仍然是独一无二的。“你能想象一个16岁的孩子向你伸出手,说请给我钱时,大家是什么反应吗?尤其你要帮助的还是遥远的中国孩子”,麦修至今记得他得到第一笔大额捐赠时的情景:那人是我爸爸的朋友,我拿着各种证明材料包括报道过我的中国报纸,找到了他,告诉他我在做什么,结果他被感动了,一个孩子在试着帮助别的孩子,于是,他一下子给了我7000美元。
  
  麦修用最初筹集到的5万美元,启动了第一个项目,帮助中国孤残儿童找到寄养家庭。有段时间,麦修每天都去美国的咖啡馆募集善款,告诉那些正在喝咖啡的人:你可以给这些孩子们一个家。对很多美国人而言,这个感人的故事仍在流传。一家美国地方媒体很快找上门来。随后,关注麦修的媒体越来越多,一个夏天下来,麦修收集的关于他筹款的报道,足足有4大页。知名的《人物》杂志,甚至着名的奥普拉脱口秀也来找他,“我们中间的英雄”,是媒体赋予麦修的称号之一,甚至有人说,麦修以后应该去竞选美国总统。

  帮助成长中的中国
  
  从11岁来北京至今,麦修的中文已经非常老练,不仅能轻松拿起筷子搞定所有菜肴,还能跟操五湖四海方言的中国人交朋友。麦修最初到中国,是以一个小留学生的身份。11岁时,他成为了北京史家胡同小学的留学生,父亲拜托中国朋友顾泽清 (后成为中国关爱基金会的董事之一)照顾他。但人在异乡的孤独感时时伴随着他。
  
  不久,圣诞节将至。如果是在家乡,空气中早已充满了节日的欢乐,麦修会与哥哥弟弟一起玩耍。但在1996年的北京,他寻遍了大街小巷,才找到一棵矮小的、挂着彩灯的圣诞树。可是,令麦修惊讶的是,就在圣诞节这天,同学和老师竟都出现在他的派对上。每个人端着自己家做的菜,还带着礼物,这令他感到温暖。当圣诞彩灯开始闪烁,音乐声响起,大家不约而同地踩着节奏跳起舞来,这个场景至今鲜活地浮现在麦修的脑海里。麦修逐渐融入北京的生活。一年后,当要离去时,他已无法将中国割舍。
  
  于是,帮助成长中的中国变得顺理成章。麦修将目光放在了孤残儿童上:在美国创建一家慈善基金会,为中国孤残儿童募集善款,这些善款被用于支付孩子们的寄养费用、手术费用等。2000年,麦修的中国关爱基金会正式成立了。至今,中国关爱基金会已经救助了千余名中国孤残儿童。
  
  一块纸尿布也要接受审计
  
  为了使得更多的孤残儿童得到帮助,不久后,麦修选择和半边天基金会合作,他表示,由于理念相似,中国关爱基金会和半天天基金会互补的工作项目和同样的最终目标,是合作的根本原因。孩子们在关爱之家接受完医疗服务后,能进入半边天基金会现有的培育、教育项目。而作为一家已经完成在中国注册的慈善基金会,开展工作将会便利很多。
  
  伴随着中国关爱基金会的成长,年轻的麦修也逐渐成长,他走入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完成着自己专业上的积累。
  
  而在王晓更看来,年轻的麦修还是个孩子。2002年,她就是被这个孩子的故事打动,成为中国关爱基金会的第一名员工。“我为你工作”,王晓更曾对麦修这样说,麦修却一本正经地回应:You don't work for me,you work with me(你不是为我工作,而是和我一起工作)。一句话,就让王晓更感动不已,“多年前的麦修专注、可爱、富有同情心,今天的麦修已经变得特别有魅力、思想超前,具备了领袖才能”,王晓更在博客中这样写道。
  
  从大洋彼岸而来,麦修不知道郭美美是谁,也完全不能理解由此引发的这一场风波。他告诉《公益时报》记者,目前,中国关爱基金会的行政开支全部由董事会支付,而不是从捐款中扣除。对于任何组织而言,每收到、花销一笔钱,都应该非常清楚:它最终去向哪里。在中国,关爱基金会专门雇请了位审计人员,审计内容详细到为孩子们购买的每一块纸尿布的花销;同时,在美国,同样雇请了审计师进行审计,将会对在中国审计过的财务数据进行再一次核准。每笔花销只要超过一百元人民币,审计师就必须依据发票,进行严格的审计,而在美国的这位审计师,也同样会接受另一层监督。层层审计追踪着中国关爱基金会的每一分善款去向,而所有这些财务数据,都可以被查到。“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麦修表示。
  
  即将毕业的麦修,压根没有想过凭借着亿万富豪的父亲的实力为自己铺路。“我不想做什么首富,我想帮助更多的人,对我个人而言,余生肯定与慈善事业紧密相连。”
  
  始终萦绕在麦修脑海的,是2003年的一幕。那年春天,刚刚经历过“非典”的洗礼,在王晓更的安排下,麦修登上了中国一所中学的演讲台。面对着400多名同龄的学生,他将中国关爱基金会的故事娓娓道来。说到动情处,麦修台上发问,“你们平时有多少人做过志愿者?”一片寂静的台下,只有两只手臂默默举了起来。“是震惊更是动力”,麦修表示,16岁时的他就想告诉更多的中国人,给予能够带来巨大的快乐,慈善并不一定就是捐款,更重要的是,人们需要为此付出时间,成为志愿者是最方便的。这些话,11年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在听懂。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