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志愿者参与舟曲救灾
2010-08-16

60岁志愿者参与舟曲救灾

时间:2010年08月15日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吴和春背后“抗震救灾”的文身非常醒目。本报记者周青先 摄


  本报记者鲁超国

  14日,舟曲泥石流发生的第7天。许多家属已经认命,放弃了挖掘亲人尸体,在泥石流掩盖的废墟上烧纸祭奠,用哭哑的嗓子喊着亲人的名字。

  在参与挖掘的群众当中,有一位头发半白的老人。他个子矮小,左腿受伤,贴着创可贴,后背上文着的“抗震救灾”四个字格外引人注目。

  他叫吴和春,今年60岁,河北保定人,是一名电工。身上的“抗震救灾”四个字,是参加玉树地震救援时文在身上的。

  “唐山大地震时我就参与过救援,去帮忙搬运尸体。我心里那个难受啊,多少条人命啊,就这样被灾难夺走了。”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次日,吴和春奔赴灾区,成为一名志愿者,具体挖了多少人,他也记不住了,“先救活的,再挖死的。”当从瓦砾中救出一个个幸存的生命时,他会激动得热泪盈眶;而从泥土中挖出一具具冰冷的尸体时,他则情不自禁泪流满面。

  之后的两年时间,吴和春就没再回过家,他擅长修电视,在汶川免费为人修电视,“大概修了1000多台吧。”

  “我每个月有将近2000元的退休金,儿子在天津读研究生,兄弟也都混得不错,家里还有个90多岁的老母亲。”但是,吴和春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亲人了,他成了一名“专业志愿者”。

  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吴和春老人又奔赴玉树,并在后背上文了四个字“抗震救灾”。

  舟曲泥石流,吴和春又赶来了,他帮忙挖出了4具尸体。

  “做志愿者,我不喜欢被宣传,但我为什么接受你们的采访?就是想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当个志愿者,有难大家帮。”

  “不过,我真的再也不希望参加救灾了,你看看他们,”吴和春指着坐在坑边痛哭的死者家属,忍不住老泪纵横,“还是没有灾难好,那样就再也用不到我们这样的志愿者了。”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