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伊始,宝宝就有了各自的性别,在成长的过程中,宝宝会不断提出跟“性”有关的各种问题。对此,很多家长显得笨嘴拙舌,尴尬窘迫……

情境1:
儿子:“妞妞说她是捡来的,我是从哪里来的呢?”
误导招式:搪塞欺骗
(1)妈妈:“你是猴子变来的呀。”
(2)妈妈:“你是石头里蹦出来的!”
科学招式:循序、易接收
Step1:妈妈可以指着自己的腹部简单解释:“你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
Step2:如果孩子不满足,妈妈可具体解释:“爸爸妈妈结婚后非常相爱,想要一个小宝宝,于是爸爸就把自己名叫‘精子’的种子放在妈妈肚子里一个叫子宫的小房子里,和妈妈叫‘卵子’的种子结合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一个小生命。它在小房子里慢慢成长,九个多月后,在医生的帮助下,就从妈妈肚子里一个叫‘阴道’的地方生出了小宝宝,这个宝宝就是你。”
提示:
(1) 性教育的“年龄阶段性标准”
对同一个行为或事物,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解释应该有不同的深人程度,深入的程度应根据孩子理解能力的差异而定。
(2)使用科学的医学名词给孩子讲性
对3岁的孩子就可以适当选用正确的生理学名词如“子宫”、“阴道”等,从而让孩子毫不尴尬地学习这些词汇。
(3)辅以图片、录像解释
不要担心孩子们会对图片产生过分的反应,孩子们的心灵中没有大人赋予图片的种种附加。

情境2:
该午睡了,妈妈推门进去,竟然看到儿子躺在床上把玩“小鸡鸡”……
误导招式:粗暴、夸张
(1)妈妈一把抓起儿子,厉声呵斥:“你这个坏孩子,小小年纪就不学好,谁教你这么干的! ”
(2)妈妈:“不许搓小鸡鸡,要不然小鸡鸡会肿起来,最后会烂掉的!”
科学招式:转移注意,陈述利害
Step1:装作没有注意到孩子的举动,看似随意地说:“哎呀,我找不到遥控器了,宝宝帮我找找好不好?”
Step2:对五岁以后的孩子应该告诉他:“在别人面前摸小鸡鸡是很不礼貌的,而且摸脏了容易生病呢。”
提示:
(1)父母应有正确的“性自慰”观
成人性自慰如果得体得法,并无害处,甚至可以起到缓解心理压力,释放被压抑的性能,从而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2)正确看待孩子的行为
精神分析大师佛洛伊德指出,一般孩子大约二岁半左右,逐渐会把兴趣集中在生殖器上(如阴茎),并且通过抚摸得到快乐的感觉,因此把3岁左右称为“阴茎崇拜期”。如果这时孩子受到压抑、禁止或惩罚,会对以后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婴幼儿期的这种行为是没有清楚性意识的,需加以正确引导。
(3)忌误导,宜转移孩子注意,温情提醒
对孩子这种行为,父母的反应不要给孩子“摸小鸡鸡是可怕的,性是可怕的,这样做是一种罪恶”的感觉,否则会使孩子形成对性的羞耻感与罪恶感,影响孩子今后的生活。
应该给孩子正确的性引导,更要多陪孩子玩,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在有意义的游戏活动中,在美丽的大自然里体验美好的生活。

情境3:
妈妈/爸爸带着宝宝一起洗澡——
A:宝宝问:“妈妈,为什么你的(胸部)大?”“为什么我有“小鸡鸡”,你没有?”
B: 宝宝问:“爸爸,为什么你的“鸡鸡”比我的大,还有毛毛?”
误导招式:羞涩回避
妈妈/爸爸背转身:“哦,没什么……宝宝,把梳子递给我好吗?”
科学招式:坦然以对
A:妈妈:“每个人都有‘奶奶’,男生的小,女生长大准备做妈妈就变大成‘乳房’了。”
“男生有鸡鸡,女生没有。妈妈是女生,所以没有鸡鸡。”
B:“看爸爸的手和脚是不是比你的大?毛毛就像人长头发一样,你长大也会长的。”
提示:
(1) 莫错良机
孩子5岁之前,与父母同浴是让孩子在自然状态下了解人体性器官(特别是异性)的最佳时机。5岁之后,应该逐步减少,而到7岁的时候应该自然地停止。
(2) 巧用艺术品
室内挂一幅或两幅大型的裸体画或人体雕塑作品,呈现男女两性的全身正面,可以破除孩子对异性身体的神秘感,体会人体以及艺术的美。《泉》、《大卫》、《掷铁饼者》等经典艺术作品都是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