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个报道,笔者觉得,“千禧宝宝”不仅仅是如今的上小学难尴尬,将来上中学、大学乃至就业也会出现连锁反应,都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所以,在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今天,面对“千禧宝宝”撑爆小学的现象,要构筑和谐社会,从老百姓到政府有关部门都应该静心思过。
其一,瞅准所谓“好年”抢生宝宝,是老百姓迷信和无知的结果,要让老百姓从心底破除迷信、崇尚科学的教育任务还任重而道远。
其二,媒体宣传的反作用。广州的婚龄青年有很多都是外地人,他们在广州工作,并不知道广州本地的风俗,但每当所谓的结婚“好年”时,媒体在宣传破除迷信的同时,也总是讲出“好年”的原因,使许多青年人“开了窍”。比如今年是“双春”“润七月”又是结婚生育的“旺年”。我们单位一对北方恋人,本打算明年结婚,可知道“好年”后,于年初也匆忙结了婚,现在女方已怀孕半年了!
其三,一个时期以来,政府的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工作重点只是“只生一个好”和杜绝超生。可却忽略了人类生育应该尊重自然界健康发展的自然规律。须知,人类发展有其规律性,如果违背常规,就会破坏合谐。所以,在“只生一个好”政策已经基本深入人心的今天,政府的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工作重点应该与时俱进。
其四,社会学专家对“资源均衡”宣传很不够,应该让“资源均衡”理论走出深闺,让老百姓都逐步认识到:每年人口占有的资源是均衡的,如果掺入了人工选择的意愿,那么人口就会出现大年、小年,就会导致资源有时过度紧缺、有时闲置浪费。只有倡导婚育文明,尊重个人实际,不盲目跟风,才能让孩子、家庭、社会更为持久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