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利益之争:古长城上再起“冲突”
日期:2006-09-25 09:22  点击:28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北京河北交界处一段长城因利益之争而得不到修缮,有的地方已摇摇欲坠

    9月22日上午,国家文物局有关部门就“北京司马台长城、河北金山岭长城争端问题”召开现场协调会,协调双方在维护游客利益、保证游人安全、明确票权责任、实施长城保护工程等问题上的立场,有关长城保护的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长城管辖权纷争引发两地人员对峙

    9月16日上午,当得知有人在长城北京、河北交界处形成对峙局面后,记者立即就近从金山岭长城段乘坐缆车登城,后又经过近1个小时的攀爬,来到了双方人员对峙的现场──司马台水库向西第17号敌楼(西17楼)附近。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对峙双方主要来自密云县古北口长城管理处和滦平县金山岭长城管理处,双方均有不少工作人员、保安及请来的当地农民在场,所幸未发生激烈冲突。

    记者了解到,双方纠纷渊源已久,近年屡出摩擦,还曾发生过这样的事:金山岭方面拔掉了司马台方面的标牌,而司马台方面则扔掉了金山岭方面放在西10楼至西14楼的垃圾箱。

    后来,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西10楼和西14楼分别成了司马台、金山岭长城的售票处,两个敌楼间的这段长城,不仅成了双方矛盾的“缓冲区”,也成了长城修缮和维护的“两不管地带”。

    争夺管辖权的背后是利益争夺

    据介绍,北京密云与河北滦平以长城为界,北为滦平,南为密云。两地各有一个长城管理处,双方经常会因为交界处这段长城的管辖权产生纷争。那么,纠纷究竟因何而起呢?

    金山岭长城管理处主任张惠东拿出相关文件告诉记者,金山岭长城是1988年国务院批复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地是河北省滦平县。国家文物局出版的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上也写着: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省滦平县与北京市密云县交界处,西起龙峪口,东止望京楼。所以,金山岭管辖范围应从龙峪口到望京楼。但目前,古北口管理处实际上已经控制了望京楼以西包含20多个敌楼的一段长城,这段长城本应在金山岭长城管理处的管辖范围中。

    古北口长城管理处主任刘国明则认为,司马台长城成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有明确的界线范围,司马台方面没有越界。他解释说:“根据测算,从司马台水库向东2000米是望京楼(东16号楼),向西3400米是西18楼,这段距离正好是5400米。所以,我们到西17楼附近只是在维护自己的管辖权。”

    刘国明还对记者说,多年来,西18楼以东的长城段,一直是由司马台方面进行维护、修缮和利用,如果说西18楼属于金山岭方面,那是对事实的不尊重。

    记者在长城上采访了一些游客,不少游客说,两个管理处在这段长城两端分别售票,司马台40元,金山岭30元。如果游客穿越整段长城,要70元,谁多占一段,谁就有了天然的优势。因为,在西10楼至西14楼之间,有极有价值的“文字砖”长城,每块砖上都刻着“万历镇虏骑兵营”等字样,邻近则是小弧顶楼上的一块“麒麟影壁”,上面12块方砖上浮雕着一只栩栩如生的麒麟,这段长城备受游客青睐,谁能得到这段景点,谁的收益自然大增。正因为此,争夺管辖权,实际上就是在争夺经济利益。

不能因为利益之争搁置长城修缮工作

    记者在有争议的长城段采访时看到,不少地方早已残垣断壁,有的地方甚至摇摇欲坠,十分危险。在金山岭长城小弧顶楼附近,记者看到,墙体多段出现了缺口,马道、阶梯、垛口、敌楼都有严重破损,部分长城甚至坍塌中断。连接小弧顶楼与大弧顶楼的“文字砖”长城破损严重,只能从城墙外绕行,根本无法欣赏“麒麟影壁”。

    据了解,今年5月,国家文物局和河北省、北京市有关单位进行过协调,双方表示在得出结论前,都维持现状。为避免发生冲突,在国家有关部门做出新的管护授权前,在有争执的城段暂不进行修缮施工,也不进行人员接触。但这次又因为司马台方面进入缓冲带而再次发生“拉锯战”。

    9月19日,刘国明向记者透露,由于双方已有初步沟通,司马台方面人员已全部撤下,目前在等国家文物局来人进行协调;随后,张惠东向记者证实了古北口撤人的消息,但表示金山岭这边的人还在长城上,何时撤人要看情况而定。

    9月22日下午,国家文物局有关人员告诉记者,协调工作仍在进行中,由于尚未形成最终结果,具体情况不便透露。而两地一些文物专家指出,无论如何,也不能因为利益之争让长城修缮工作搁置。(记者郭威、杨守勇、董智永)

关于网站  触屏版  
10/02 03:14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