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后花园”里“糊涂账”:机关宾馆便宜了谁?[图]
日期:2006-09-22 10:12  点击:152

来源:新华网吉林频道

  褚晓亮、姚湜  

    机关事业单位办宾馆是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而许多利用各级财政资金所办的机关事业宾馆却亏损浪费严重,占用了大量的财政资金,一方面成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后花园”,另一方面却成为财政的“千金石”一样的负担。

    一些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后花园”的宾馆,成为财政“千金石”一般的负担。(资料图片)

    占用20多亿资金却亏损近2亿

    资料显示,目前,吉林省共有241家县以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所属宾馆,累计投入财政性资金23.75亿元,从2003年至2005年年均投入达2.6亿元。仅向省直56家宾馆累计投入财政性资金达14亿多元。这些财政投入资金,有的是财政直接投入的,有的是挪用专项资金,有的是以减免税费、国有土地使用权租金等形式变相用财政性资金投入的。

    然而,如此大的财政资金投入,却没有产生相应的效益,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很低,反而形成巨额亏损。审计表明,由于普遍性的经营管理不善,截至2005年末,241家宾馆的账面反映累计亏损1.95亿元,其中仅2003年至2005年帐面亏损就达1.25亿元。

    除亏损外,一些由财政资金投入的宾馆还存在着闲置浪费现象。有的宾馆立项后由于后续资金没有跟进,资金缺口大,长期不能完工;有的宾馆建成后,利用率很低,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吉林省某厅局的一个所属事业单位建了一个度假村性质的宾馆。由于亏损严重难以为继,便将宾馆承包给个人经营,每年向局里交6万元,局里领导签单后可以在此挂账。但最后一算账,由于局里消费过多,还要再倒贴1万元给承包人。该局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诉苦说,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要是由自己经营,那往里贴的要更多。

    资料显示,吉林省对县级以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所属宾馆累计投入财政性资金23.75亿元。(资料图片)

机关事业单位办宾馆成了单位的“后花园”

    吉林省审计厅在对机关事业单位所办宾馆进行审计的过程中还发现,一些宾馆财务管理不规范,存在诸多薄弱环节,违反财经法规的问题比较突出。各宾馆普遍存在资产帐外管理,资产出租收入难以收回,挪用财政资金,违规占地,未经审批擅自搞基本建设等问题。

    财务管理的不规范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在其背后,体现的是部门对权力和利益的掌控。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尽管亏损严重,但宾馆的所属单位对办宾馆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吉林省一位地级市劳动局办公室主任向记者透露说,他们局的宾馆每年都入不敷出,需要财政和局里往里贴钱,但即使这样也还要坚持把宾馆办下去。因为这是一个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有了这个宾馆,局里开会、局领导搞接待都会方便许多。

    庞大的财政资金投入并没有产生相应的效益,机关事业单位宾馆普遍亏损。(资料图片)

    在吉林省某地级城市,记者发现由各机关事业单位所办宾馆多如牛毛,包括税务、交通、土地、电力、教育等,甚至连老干部局都有自己的宾馆。一位电力系统宾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这些机关事业单位所办宾馆在市场竞争力上根本没法和商业宾馆相比。这些宾馆实质上就是各个单位的“后花园”,一些领导在这里随意搞招待,甚至大送人情,为别人搞宴请接待提供方便,最后都记在单位的账上。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一些宾馆主管部门向宾馆收取管理费或将一些账目做到宾馆消费中,弥补办公经费不足。个别主管部门甚至将收取的管理费帐外管理,形成帐外资金,支出随意性很大,形成利益部门化和利益职权化,滋生腐败现象。

关于网站  触屏版  
10/02 00:04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