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如何发挥好监督权的问题
日期:2006-09-21 14:34  点击:223

卫爱民(海淀区人大代表,常务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当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非常感谢王总、郭总的邀请,今天能有机会看到诸多的专家和学者以及我所敬仰一些人物,我非常珍惜今天的机会,由于时间问题,没有来得及准备发言稿,今天是一个即席发言。

  我刚才想,海淀区人大今天来了三位代表,我自己是本届人大代表,我确实为海淀区有这么多可敬可爱的代表感到无比欣慰。我给大家浅谈一下海淀人大现象的问题。

  正如蔡教授所言,海淀区人大现象最近几年已经引起北京市关注或者在全国媒体的关注,我本人也参加了海淀区两年多的政治建设。我个人有几个体会,海淀区人大现象北京市一样,有个人大研究所,他们做了一些总结。北京海淀区人大现象究竟是什么?我有一个感觉,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这个区的人们有很好的参政意识、区人大代表有很好的参政意识。这应当是海淀人大的基础和最突出的表现,具体的做法有这样几个。

  第一,以前海淀区在北京市没有专职委员,现在海淀区人大常委会有专职委员,专职委员驻会。我在昨天参加海淀区人大的论坛,在这个论坛上我讲了一句好听的话,这一届人大行将终止的时候,我对你们这些常委有一些惜别之情,常委干得是很不错的,每一次发言每一次调研有比较好的精力投入和法律方面的准备。

  第二,海淀代表大会开起来很好看,也发挥一个作用。我们有一个大会发言,北京市原来大会有发言,后来没有了,海淀区有大会发言的。具体形式是,一个团出一个代表,前两年公推我做发言,去年没有推我,怎么办呢?我自己报名,自己报名也可以,基本上能满足。我的发言没有遇到行政审查,我想说什么,我基本上能说什么,这个气氛比较好。昨天我给领导们讲了一句话,水有多深,船有多大,容有多大,事业有多大,没有这点容量,事业没什么希望。

  第三,在大会上对社会热点问题有一些专题讨论,比如大家所关注的教育问题、交通问题。代表小组的活动,十几个代表小组,我们有一个代表小组我们的头今天来了,我们两个成员今天也来了,代表小组参加主要活动对人大常委会考勤着、监督着。每次开常委会可以参加,这个常委会有21个常委谁没来,谁发言多长时间,还有每个常委这一届发了几次言,说什么内容、谁说得最好,都有一个评价,每年要给常委下一个评语。

  海淀专职常委每次开会大加赞扬,为什么?我从人大常委会法定职责和履行现状考虑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构的地方,我们的代表是业余的,神圣的职责和业余的工作是否相适应,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和兼职的是不是相适应,不言而喻。我一直在呼吁大力推行常委专职化,适当的时候大力推行,这是完善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又一个制度,如果这些代表和常委还是这种状态的话,谈变谈何容易?在现在的机制下,在这种状况下如何发挥监督作用?

  我是财经委委员,每次参加会我必到,像我们区里面专职就两位,一个财政预算决算编制是一个班子,财政的执行又是一个局,有那么多人编这个计划,我们只有几个人,第一反映人数问题,编制问题,编委不给,人大就这么多编制,全国都一样,要想监督问题第一个人必须到位。第二,人员组成问题,现在实事求是地讲,能看得清楚人大财政预算报告的人究竟有多少?我没统计。但是我当了代表之后,取得一些同志们表扬,学得不慢,看得一知半解。第三,监督权如何行使?监督法我还没有很好的研究,我认为人大没有决定权的监督是不完整的监督,财经这一块考虑问题首先要考虑决定权的问题,决定权是至关重要的,做预算的时候本来不科学,监督的实效是什么?想发挥监督权必须从决定权开始。第四,执行权问题。人大常委会要发挥好监督权,知情权至关重要,一是方方面面政策的法规。

  如何发挥好监督权的问题?第一个问题要解决从人员编制问题,第二从执行权解决监督必须执行。我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海淀区从去年年底已经把财政网和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对接,据我了解,在北京市是做在前头的。第三,扩大机构的问题。

来源:博客网

关于网站  触屏版  
10/01 22:33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