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网络语言与疯言疯语何异?
日期:2006-09-20 10:20  点击:141
 来源:红网

学生用“网络语言”老师不懂(资料图)

    “昨晚,偶GG带着他滴GF到偶家来7饭,那个MM在吃饭时一直向偶妈妈PMP,那样子真是好BT。”九龙坡区某小学教语文的朋友林老师看到这样的作文,发生如此感慨:“我教了10多年语文,现在竟然看不懂学生的作文了。”

    笔者起初也一头雾水,决定要打破沙锅——纹(问)到底。最后总算明白了,都是网络语言惹的祸。偶就是我,GF就是girlfriend的简写,MM和BT皆为汉语拼音妹妹、变态的汉语拼音的头一字母。

    呜呼,看来我等凡夫俗子,除了要学好汉语、最好掌握一门外语,使用电脑时,还得懂得网络里的“鸟语”。不然,被人卖了还高兴地帮别人数钱呢。

    至于学好外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众所周知,此处暂且不谈,独对网络语言,冒着被众网民口诛笔伐众口烁金的危险,大胆“胡说八道”几句。

    一个国家的法定语言或官方语言就像这个国家的国旗和国徽一样,是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象征,也是国家身份和民族认同的重要纽带。汉语作为我国的官方语言,我国出台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其进行规范性、原则性的指导。规范汉语及其应用,应该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是知法、懂法、守法的外在表现。

    而网络语言,却无视了汉语的纯洁性、民族性、严谨性,表现出急功近利的狂躁状态。因为网络聊天是需要付费,时间就是金钱。如何用最少的时间来讲最多的内容,就成了网民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那种“为吟一个字,捏断三根须”对语言精益求精的推敲和反复咏叹,在网络语言中早已销声匿迹不复存在了。

    瞧瞧网络或论坛里的这些语言:“晕”、“倒”、“偶”、“东东”、“酱紫”、“灌水”、“恐龙”、“BF”、“RPWT”、“874”……据一位资深网虫解释,“晕”“倒”差不多一个意思,就是对方说的话有点不可思议,不能理解;“偶”是指我,“东东”即东西,“酱紫”是“这样子”的意思;在网上乱留言叫“灌水”,“恐龙”指的是丑女,“BF”则是英语男朋友的缩写,RPWT是“人品问题”的缩写,874则是表示对人不满时的打击等等。如果初涉电脑的人,看不懂,弄不明白,不以为这是天外鸟语,才怪呢?这与疯子的疯言疯语,又有何异?

    随着科教兴国,学生越来越多“触网”。年轻的学生而又正处于打基础的时候,如果对网络语言不加控制,很可能会让他们对正规语言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对在全国范围大力推广普通话,规范汉字的使用造成一定的人为阻碍。

    网络语言,还是迷途知返吧。(肖鹏)

关于网站  触屏版  
10/01 19:34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