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万恶的“恶搞”论
《人人都爱雷蒙德》是美国相当有名的电视剧集,连拍了九季,最后男主角20分钟一集的片酬高达130万美元。似乎中央电视台八套曾经播放过,所以请广电总局放心,它绝对是无害的、不恶搞电视剧。而接下来,我就要用其中一集的内容作为陈情书,提交给有关官员。
雷蒙德的哥哥罗伯特有阵子缺钱,向雷蒙德借了一千美元。罗伯特拿到这钱以后,马上收拾行装准备去赌城拉斯维加斯“放松”一下。雷蒙德非常恼火,认为哥哥太过份了,这一千美元应该用来应付日常开支,而不是浪费在老虎机上面。罗伯特听到弟弟的指责,并没有羞愧地低下头,反而怒不可遏地反击雷蒙德干涉了自己的自由选择权,因为债权人并不享受自然的道德优越感。
如果还要高深一点的理论才能入了官员的法眼,那么这集的主题无非是在戏剧化康德的命题:每一个人都是他自己的终结。认为自己比他人高明,别人不听就发火,最后甚至动用强力替他人行使选择权的做法,是没有文化的野蛮做法。在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再聪明的人都得有常识,他只能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能去“终结他人”;而一个资质一般的人也得有常识,我的选择是我不可侵犯的精神主权,决不能让他人染指。
自从广电总局祭出“不得恶搞”的大旗后,那些对中国人,尤其是上网的中国人的素质憋了一肚子火的人,就把“恶搞”当血滴子用,凡是他们看不爽的,不同意的,看不懂的,连争论都免了,只要飞出“恶搞”,就可取人“首级”,至于什么是“恶搞”,谁也不清楚,不知是听宪法的还是听官员的,反正咒出“恶搞”就像原来指责论敌为“反革命”一样,一下就可以占上风。据《中国青年报》9月4日报道,在某次会议上,“一位官员表示,网上‘恶搞’已经造成了比较恶劣的社会效果,‘我们的意思是要告诉这些人,你们觉得可乐的,我们觉得不可乐,你们觉得可笑的,我们觉得不可笑。’”这段话算是为“恶搞”下了精确的定义:官员觉得不可笑而别人在笑的,就属于“恶搞”。这个标准基本上没法把握,一个没有幽默感的官员可能永远都学不会笑,在他看来,笑的人全在恶搞,而毛泽东的名句,“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更是在恶搞古典诗词。
这种不讲理的文艺理论,只要官大势大,就可以拥有“恶搞核武器”,由于杀伤力巨大,已经迅速蔓延,一些取巧的人已经掌握这种说话方式。比如冯小刚的《夜宴》在广州点映时由于其半文半白的台词,引发了七次笑场,他的编剧盛和煜就在媒体上指责笑的人素质不够,“我说怎么着这些记者也是大学毕业吧,怎么连这种台词都听不懂。”这种逻辑就是“我觉得不可笑而观众在笑”,那就是观众不对,素质不行。而这位似乎是素质很高的编剧在采访中,却把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口口声声说成“韩熙载的《夜宴图》”,这个常识错误,我想那些笑场的人可能并不会犯。所以越是素质低的人就越会指责别人素质低,也最喜欢指控他人恶搞。
官员禁止大众发笑,编剧不许观众发笑,这就是泛滥无度的“恶搞论”对我们文化的戕害,不早收手的话,大家会笑得更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