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免费公园中的不文明现象何时休
日期:2006-09-06 11:09  点击:144
        从今年7月1日起,北京市又新增了紫竹院公园、团结湖公园等12个免费开放的公园。至此,北京市免费开放的公园已增至123个。

        公园的免费开放,不仅给附近的市民带来了方便,还迎来了众多来京观光的外地游客。游人不用花钱就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欣赏到优美的景色,这本应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是前不久记者去紫竹院公园参加一项活动时却偶然了解到,作为目前惟一一家免费开放的市属公园,紫竹院公园自免费开放以来,出现了很多不文明的现象,据该园党委办公室有关人员介绍,现在公园里经常能看到露宿池边的拾荒者、摆摊的小商贩等,这些现象不仅影响了公园的治安管理,也扰乱了公园的正常秩序。为确保园区的治安和游人游园的安全,该园采取了加大巡视力度等措施,但收效甚微。

        其实,像紫竹院公园遇到的这种尴尬事在全国其他地方比比皆是。

        昆明市著名的市内公园翠湖免费开放3年以来,设施损毁严重,投入经费过高,管养成本巨大。

        杭州著名的西湖公园免费开放后有些人乱扔垃圾、烟蒂、瓜皮果壳;随地吐痰和大小便;故意破坏绿化和公共设施。

        2004年,上海试行让利于民的“公园免费开放日”,不料情形令人心惊,上海植物园的免费开放日竟然成了一些游客的“免费采摘节”:秋天折桂花,春天摘郁金香,荷花开了有些人就拿着自制的钩子钩取。

        在全国率先拆除围墙免费开放海滩和公园的广西北海,在围墙拆除后,许多游客根本不走大门,而是踏着草坪花木随意进出;公园也成了流浪汉的免费“厕所”和“旅馆”,公园秩序一度面临瘫痪。

        与此相反,英国包括大英博物馆在内的一些公园、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基本都是免费开放;美国著名的中央公园、众多街心花园都没有围墙,任人游乐;在寸土寸金的日本,公园和自然景观也基本不收费。同样的做法,为什么在国外可以顺利开展数十年,而在国内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便问题不断。究其原因,关键还是在“责任”与“素质”。

        将公园免费开放、还绿于民无疑是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这是大势所趋,同时,它也道出了市民们的普遍心声。这不仅仅是国家为百姓谋划的一项福利政策,更意味着一种人权上的平等。每个人,都可以在绿草如茵的公园中放松心情,舒缓压力,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国家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我们就应该加倍珍惜,良好的环境和秩序要靠大家共同维护,因此,每个人都有责任,也有义务去维护、去营造好公园的环境和秩序。不文明现象的出现加速了公园的“早衰”,但我想这绝不是偶然的,正是由于平时有些人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才有了这样的结局,正如云南大学社会学专家马居里所分析的,毁坏、踩踏、偷盗会形成“集体无意识”,当公园与任何公共场所失去本质区别之后,游客潜意识中会失去一些道德约束,而从前这样的约束是靠收费完成的。因此,只有普遍提高社会公德及市民的素质才能真正杜绝类似的尴尬,目前还不能对游客的素质过于苛求,不能期望社会整体公民素质突然有质的飞跃,这需要时间来检验。尽管目前公园面临着亏损、难以管理等挑战,但城市以文明开放的态度面对市民,这必将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和提升市民的综合素质,而免费公园的开放正是给市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提升素质和公德的公共平台。

        公园免费后可能会让公园损失掉一部分财源,但是说到底,受益的是全体市民,这对建设和谐社会是必要的。针对今后免费公园该如何管理的问题,不少人也提出了好的建议:如多增加公园的出入口,及时分散人流;对破坏公共设施、破坏公园环境的个别人进行严惩,让他们对自己的不文明行为付出代价。这些建议是及时的也是必要的,但我个人认为,这种惩罚措施是只治标而不治本的一种方法,罚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恶劣。我想可以让这些个别人作为志愿者在园区内对不文明现象及时给予纠正,用自己以前的行为教育别人,这样逐渐形成良好的公德氛围,杜绝不文明现象的发生。前不久,日坛公园管理处针对不文明现象发生的问题,专门聘请了10位经常在朝阳区日坛公园晨练的游客作为义务监督员,义务维护公园环境,及时反映游客对公园的意见和建议,他们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

        随着宣传的不断深入,在示范效应的带动下,广大民众的各方面素养必将有一个大的提高,免费开放的公园将会越来越多,我们周围的生态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关于网站  触屏版  
10/01 00:22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