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深度:上个学能有多大事? 图
日期:2006-09-05 14:24  点击:156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大学开学之际,家长成了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清华大学新生家长睡在操场便是典型一幕

    清华大学操场上睡着送新生到校的家长,云南的大学新生带着爸妈乘飞机赶赴校园,火车站出站口意气风发的大一新生背后是拎着大包小包行李的父母……

    一段求学的路途,有家长的陪同,少了“荆棘”,多了“平坦”。而一次独立的求学经历,则可能成为今后每一位学子独立面对人生的新起点,中国学生的独立能力在求学路上便开始经受考验。

    ▲9月3日,来自吉林白城市的大学新生(右一)在学校餐厅吃饭时,陪同的父母不停地替她夹菜。当日是上海同济大学新生报到的日子,绝大多数新生报到都有家长全程陪护,有的甚至是三四位家长陪同。      新华社记者陈飞摄

    “有许多孩子是第一次出远门,家长担心是难免的。同时这也是一个与孩子交流、享受天伦之乐的机会”

    正值大学开学之际,送子读书的家长成了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清华大学的新生家长晚上睡在操场上的照片更是登上了不少网站的头条。

    见到格桑顿珠父子俩的时候,他们正在准备踏上从拉萨开往成都的青藏铁路列车。出生在西藏那曲地区的格桑顿珠今年考上了西南民族大学。

    格桑顿珠说:“我第一次出远门,对路途上和入学时会遇到的一些情况不了解,所以爸爸送我去学校。”他也承认,自己心里还是有些依赖,“如果这次爸爸不和我一块去,可能有些事情我还应付不了,比如在火车上遇到什么情况,到了一个很陌生的城市应该怎么办。好像很多家长都送大学生去学校吧,父母的心情应该都一样。”

    广西南宁市三中的教师韦屏山的学生大多数是父母陪着去上学。韦屏山说:“大多数有条件的家长都要送孩子去大学。有许多孩子是第一次出远门,家长担心是难免的。同时这也是一个与孩子交流、享受天伦之乐的机会。”

    “我第一次独自出门求学,就经历了许多同学没有经历过的事情,这是我一生的财富”

    毕业于广西南宁某大学的王力,对现在送子上学的“壮观”场面感慨不已,当年自己一个人去上学的情景历历在目。1997年,家住陕西汉中市洋县一个小山村的王力考上了广西南宁的某大学,当时家里人谁都没出过远门,而王力去过的最远地方也就是县城。

    王力想,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于是他从地图上找出了从汉中到南宁的“捷径”:从陕西经重庆过贵州再到广西。临开学还有5天,王力上路了。

    第一天,王力从家里步行到县城,再坐汽车抵达汉中市,然后坐火车到安康,再在安康转火车到重庆。到达重庆的时候,已是第二天早上,而开往贵阳的火车晚上7点多才发车。于是,王力就在火车站广场上坐了一个白天,其间只是买了一包8角钱的方便面干吃当午饭。

    由于没有买到坐票,王力从重庆一路站到贵阳,第三天晚上到达目的地时,双腿都肿了。在贵阳,王力又在火车站候车室睡了一晚。当时从贵阳没有直达南宁的列车,王力只能乘火车先到广西的黎塘,然后换乘汽车到南宁。

    换了6次车后,王力终于在第五天傍晚来到了大学门口。

    王力后来发现,自己选的“捷径”原来绕了很多路。从汉中到南宁,只需转一次火车,本来30个小时就可以到了。不过这段冤枉路却成了王力日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他说:“我第一次独自出门求学,就经历了许多同学没有经历过的事情,这是我一生的财富。”

    “每个孩子都应该为整个家庭的经济着想,为父母的身体着想,这就是独立人格的体现”

    家住西藏波密县的卓玛今年考上了陕西咸阳市的西藏民族学院文秘专业。在拉萨火车站,记者见到了这位姑娘,还有与她结伴而行的5位同学。他们准备乘T28次拉萨至北京的火车,在西安下车后再转汽车,路上时间36个多小时。

    由于车票太贵,加之担心父母在路途上身体不能适应,卓玛没有让父母同行。卓玛觉得,父母总得放手让孩子独立行走,孩子的独立性就是从比如独自上学这些事情上培养出来的。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高中毕业生陆兴,上大学前去得最远的地方是离家40多公里的伯父家。今年,他考上了远在江苏的苏州大学。陆兴的爸爸很早就去世了,妈妈靠几分薄田和在县城水泥场打工供陆兴读书。开学了,陆兴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另外一个同学上路了,他说:“头一次出远门,有些害怕,但是没什么,胆子都是炼出来的。”

    陆兴说,路上有针对学生的照顾政策,下了车有学校的接待站,到校后有高年级同学带领办理各种手续,新生独自上学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每个孩子都应该为整个家庭的经济着想,为父母的身体着想,这就是独立人格的体现。未来的路不可知,但是孩子应该具备应对不可知未来的能力。”

    虽然不反对家长送孩子上学,但广西教师韦屏山认为,独自走上求学之路对孩子将来的成长非常重要,“因为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真正的独立性,使孩子能对自己的人生做出更加合理的规划,并能促使他们更快地具备看准一个目标去不懈奋斗的精神。”     (记者王立芳、胡星)    

云南:53名清华北大新生“包机”赴京起争议

    尽管日前云南清华新生乘“包机”赴京报到的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激烈争论,但9月3日,21名北大新生仍然在主办方的安排下,按照原定计划“包机”赴京。

    据主办方介绍,21名学生的机票和临行前的食宿费用、19名陪同家长的食宿费用均由主办方承担。3日,这些北大新生及家长于早上8时40分登上了前往北京的飞机。

    此前的8月17日,在主办方云南某企业和两家媒体的精心安排下,云南32名考上清华大学的新生统一乘飞机赴京报到。这一事件不但引起了北京诸多媒体的报道,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有人认为这一举动有“名校崇拜”之嫌;有人认为学生被利用了,媒体是为了炒作,企业则是为了自我宣传;有人认为企业的钱没有用在刀刃上,应该拿来赞助贫困学生;也有人认为这本来就是一个善举,不应该受到质疑。

    据了解,这些北大新生临行前与55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座谈,交流了学习经验。主办方说,“包机”送清华北大新生上学的活动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出乎他们的预料。其实,这些学生只是统一乘飞机,并不是真的“包机”,活动也只是为了宣传云南的教改成果,是出于对人才的尊重,希望大家能正确看待。 (记者 王研)

    
    郑州大学:倡议新生自己报到,陪护家长减少一成

    9月1日至3日是郑州大学新生集中报到的日子。郑州大学宣传部副部长张承凤介绍,由于今年郑州大学倡议新生自己到校报到,不要家长陪护,陪护新生的家长较往年减少了一成。

    今年郑大共有14000多名本科生和硕士生报到入学,截止到9月3日已报到1万人。

    今年7月,郑州大学在每位新生的《入学通知书》中都附上了“致2006级同学的一封信”,信中倡议学生自己到校报到入学。  (记者 郭久辉)

■短评

    高校何时不再像幼儿园?

    近日,国内各高校纷纷开学,随着新生一起涌入高校的,还有越来越庞大的陪送大军,形成校园内“独特的风景”。

    入学陪送队伍的增多折射出新生自理能力的降低,庞大的陪送大军也该“裁员”了。

    分析原因,有顺便游览观光的,也有亲自出马前来请客送礼为孩子“铺路架桥”的,但更多的则是既不放心孩子旅途安全、又担心他们不适应陌生环境的。

    陪护大军的庞大和新生家长的忙碌折射出的一方面是当前学生自理意识和能力的下降,另一方面则是家长对孩子自理能力的不信任。前来陪送的家长们大多都是从单位请假、不远千里一路挤着火车过来的,其中也不乏开着私家车或公家车前来的,无论是工薪阶层还是富裕人家,这种代办一切的做法既劳民伤财,又不利于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孩子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之下,终归是要离开家庭、独立生活的,因此过分的呵护只会助长其依赖心理。

    入学报到、独立远行无疑是大学生自立的开始,校方为新生提供了接站、咨询等措施,各个院系的迎新活动也搞得如火如荼,家长们其实大可不必担心,也无须忧虑孩子的适应能力,只需要相信孩子,并给他们一个独立迎接挑战的机会即可。让孩子独自上路,不必扶上马送一程。  (李瞧、褚晓亮)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9/30 22:58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