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源:北京新闻网 刘航/摄 |
9月3日,记者在北京中关村广场见到一座价值80万的防弹公厕;据悉,该厕所材料为美国9·11事件后的产物,全重15吨,普通的TNT炸药即使在内部引爆,也不威胁外部物体安全。(9月4日《现代快报》)
公厕的最高境界是“方便”
公厕也可以“防弹”,这无疑让人相当长见识,不过,基于人们对公厕的一般常识,还是难免生疑,比如,80万的惊人造价——即便是在房价全国数一数二的北京,这个价码,也足以购置一套体面的市区商品房了,更不用说,这笔钱可以建设多少普通公厕了。
去年,一次“北京市公厕意见抽样调查”显示,当前北京市民对公厕状况的不满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厕数量不够、分布不合理”;二是“公厕配套设施不符合公共卫生的要求”。很明显,足够的数量、合理的分布,以及良好的卫生条件,才是眼下北京市公厕建设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至于“防弹”功能,即便不无价值,我想,也绝非公厕建设之必须,更不会是急务。
不独北京,公厕数量不足、卫生条件不佳一直是全国性问题。统计显示,中国平均每1.2万人才拥有一座公厕。加强城市公厕建设,一直都是广泛的社会呼声。但近年来,盲目追求公厕的豪华化、星级化,动辄打造“天价”公厕,是当前不少地方存在的问题:比如,深圳福田区就曾宣布将修建20座单价300万的天价公厕;而最新的一个例子是:海南省计划两年内在全省掀起一场“厕所革命”———完成150座星级厕所的建设……
不能不“幼稚”地发问:公厕究竟是干什么的?为了“中看”,还是为了“中用”?如果是前者,那公厕还何以为“公厕”?而如果是后者,如此奢侈昂贵的公共品是否符合国情、是“发展中”的我们能“方便”得起的么?(荆人)
众家杂谈
著名刑侦专家称北京引进防爆公厕毫无意义
中关村广场价值80万的防弹公厕。(图片来源:CFP)
壁厚30公分,普通炸药如在里面爆炸不会威胁外物的安全,昨日记者在海淀区中关村广场看到了一个有防爆功能的公厕。
在海淀区中关村天创科技大厦前,一座银灰色混凝土建筑上面标有厕所的中英文标识。据了解,该厕所一直没有启用,启用后如进去需投币,一次一元钱。所属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说:“该厕所成本加运费及安装费要90多万。我们想看看这种新型公厕是否适合北京本土。”据介绍,该厕所是“9·11”后研发的,防爆只是该厕所的一个功能,冲洗、消毒、烘干等都是自动化的,国外已大量使用该公厕,这次只是在中关村做一次示范。
该公厕目前因为短信发送功能尚未安装还没有投入使用,该负责人称:“这个功能安装后,一旦厕所出现问题或遭到人为毁坏,它就会自动地发短信到工作人员的手机上,工作人员就会及时来修理。要不然一旦出现问题维修的费用会很高。过几天就可以安装好了,到时候就能对外开放了。”
国内著名刑事侦查专家左芷津博士认为,美国用这种公厕是为了安全,但中国与美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民族政策是完全不同的,“北京市内几乎没有出现过恶意爆炸性事件,建这个厕所毫无意义”。(华夏时报 贾运华 黄维孝)
先别急着骂“防弹公厕”
近日,价值80万的“防弹公厕”亮相北京中关村广场,它全重15吨,普通的TNT炸药即使在内部引爆,也不威胁外部物体安全。(9月4日《现代快报》)公厕与“防弹”联系起来,乍听之下,确实让人接受不了。再怎样“防”,似乎还没到公厕也“防弹”的程度。无怪乎,反对者此起彼伏,认为是“暴殄天物”,认为是作践纳税人的钱。然而,我却觉得此举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用价值。
其一,该“防弹公厕”位于中关村,我们知道,中关村是高科技集中的地方,在这里树一座高科技象征的防弹公厕,有着深远的意义。它与中关村的高科技背景是一致的。
其二,“防弹公厕”不同于“天价厕所”,“天价厕所”说到底是借着公益的名滥用公共财政,多为“政绩”之需。而“防弹公厕”,它现在只是一个样本,且是高科技的样本。社会是多元的,高科技也应该是无所不在的,同样不应排斥“防弹公厕”。(林卫萍/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