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大学生请保姆:优越的读书待遇
日期:2006-09-04 15:21  点击:215

  
原始新闻:

同宿舍大学生凑钱请保姆打扫卫生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本报讯 (记者 赖波 实习生 杨雪怡) 同寝室的6个同学,每个人每月出60元钱,请来一个保姆,每周到寝室打扫一次卫生和洗衣服……这样的事情日前发生在成都某大学双流校区。

  6学生:请保姆的钱打工挣

  昨日,记者得知,城南某大学管理学院大二一个寝室的同学凑钱请保姆做清洁。在承诺不透露他们的寝室号后,该寝室6位同学中的3位接受了记者采访。据了解,6个同学中,3个是四川人,另外3个分别是广西、上海和海南的。

  该寝室到校最早的付同学介绍,他8月29日到校,看到寝室里面比较脏,有的地方还长了霉,6个同学来齐后,大家一致同意找人帮忙清扫一下。后来家政公司派来了一个40多岁的阿姨。在干活的过程中,几个同学和阿姨商量确定,让她每周来寝室一次,打扫卫生、洗衣服。广西的邝同学说:“开始商定每月给阿姨300元,后来知道她下岗了,一个女儿读高三,我们就决定每人每月多给10元。这个阿姨满不错的!”

  据了解,该寝室有5名学生家庭条件都比较好,其中两个学生家中有保姆。

  有两位同学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很少做家务”,“请保姆感觉自在不自在?”记者问,有同学觉得请人做家务“有点不自然”,但他们都表示,“请保姆要用自己打工的钱,不会用家里的。”

  保姆:此类业务逐年增多

  根据同学提供的电话,记者电话采访了保姆邓阿姨。她认为大学生请保姆很正常, 她去年在信息工程学院新校区也做过。唯一不便的是,成都好几所高校的宿舍管理都比较严格,保洁人员要进入大学生寝室比较困难,“我只好每次冒充大学生的亲戚朋友”。

  记者在成都川嫂子家政公司了解到,该公司也经常接到在校大学生需要家政服务的电话,开学时候居多,而且每年此类业务都有明显增加。

  学校:不主张学生请保姆

  记者将该情况告知该校学生处王处长以后,他对此感到比较吃惊,理由是“进不到宿舍哟”。他说,大学生请保姆的事情还是在报纸上看到过,“没有想到我们学校也有”。

  据他称,目前全国没有一个高校出台相关规定,禁止学生找保姆。但作为该校学生工作管理者,他个人“不提倡这种行为”,而且家政人员进出宿舍,容易滋生管理上的问题。

  四川大学教育专家游永恒教授认为,该现象是因一些学生一直在父母呵护下生活,独立生活能力不高所致,他认为高校应该培养大学生尽快结束这个“心理断奶期”,培养独立的人格。
 

评论:

现在请保姆打扫卫生,将来呢?

红网
 
  同寝室的6个同学,每个人每月出60元钱,请来一个保姆,每周到寝室打扫一次卫生和洗衣服……这样的事情日前发生在成都某大学双流校区。(2006年9月3日《成都晚报》)

  尽管这几个同学说请保姆的钱是打工所挣,但是即使用打工所挣来请保姆打扫卫生和洗衣服……依然不值得提倡。

  发现寝室里面比较脏,竟然没有一个同学积极主动地去打扫,反而一致同意找人帮忙清扫一下,也不知道中学的劳动课是怎么上的?又是如何及格的?平时作文里说“热爱劳动”有几多真诚度?现在连这点吃苦意识和精神都没有,怎么面对未来的脏、苦、累?让人担忧。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说小就小,无非是很简单的生活小事;说大就大,生活自理能力弱,必然羁绊自己未来的事业,某大学生入学后仅仅因为学校伙食不习惯、住宿不习惯、不会洗衣服而自杀就是鲜活的反面例证;生活能力强,也是人格独立和健全的表现,必然促进自己的事业发展。

  当一周紧张的学习生活结束后,几个同学团结协作,完成一堂特殊的劳动课,不但锻炼了自己的劳动技能和吃苦能力,结下劳动的友谊,更能够体会到劳动带来的乐趣,生活在自己亲手打扫的干干净净的寝室,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

  大学生如果热衷于在外找苦吃,动辄暴走、爬山或者到贫穷的农村体验生活,但是却忽视了自己身边的苦,同样是得不偿失的做法。进一步,如果一面有偿请保姆打扫卫生和洗衣服,一面却又无偿在外学雷锋做好事,那就更失去了“做好事”和劳动的意义,做好事,应该从身边本应该做的做起。

  自己的衣服都不愿意洗,何以愿意清洗别人衣服?何以愿意清洗校园之脏,何以愿意清洗公共卫生?正如古人所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要扫天下,就应该从洗自己的衣服开始,从自己动手扫自己的屋子开始。现在多积累了生活自理能力,将来就多了一份能力储备,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拼的不是谁更有知识,而是谁更有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魏青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9/30 21:16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