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很郁闷,严重感冒,碰上北京又起沙尘暴,心情极度灰暗。翻出五一到胡同里拍的照片,回味那一段无忧无虑的小时光。
随手用photoshop修图玩儿。今天和大家分享,如何把普通数码相机拍摄的图片修成反转片的效果。
先来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反转片?
彩色胶片可以分成两大类型,即反转片和负片。
彩色反转片有时也称为幻灯片(即正片),是一种经过反转冲洗后直接得到彩色透明正像的胶片。彩色反转片可以用幻灯机直接将影像投射到屏幕上观摩,也可以在观片灯箱上观赏,既可以直接印放照片,又可以作为原片用来分色制版印刷。彩色反转片色彩真实饱和,影像的清晰度、明锐度比较高,不足之处是相对于彩色负片,暴光宽容度比较狭窄,稍不足或是过度,都会影响影像质量,所以拍摄反转片要求暴光一定要十分准确。
彩色负片主要是供印放彩色照片用的感光片,在拍摄并经过冲洗之后,可获得明暗与被摄体相反,色彩与被摄体互为补色的带有橙色色罩的彩色底片。彩色负片的优点是暴光宽容度大,一般暴光不足一级或过度二级,仍可能得到满意的影像。另外,彩色负片对色温的变化有相当的通用性,在印放照片时可以通过放大机的滤色镜再次调整色彩平衡和反差。彩色负片的英文品牌的字尾是COLOR(彩色),而反转片的字尾是CHROME(克罗姆),在英文标示的胶片盒上可以根据以上两个字尾来区别负片和反转片。另外,按色温平衡来分类,彩色胶片还可以分为日光型和灯光型两大类。日光型彩色胶片适合在色温5500K左右的日光或电子闪光灯照明下拍摄。灯光型彩色胶片适合在色温3200K左右的碘钨灯等灯光源下拍摄,如果用日光型胶片在色温3200K左右的灯光下拍摄,画面就会片偏橙红色调,应在镜头前加蓝色色温转换滤色镜。相反,如果使用灯光型胶片在色温5500K左右的日光下拍摄,画面就会偏蓝色调,应在镜头前加琥珀色色温转换滤色镜,才能得到准确的色彩还原。
说完,我自己的头都晕了,简单地说,我们平时使用的彩色胶片就是普通的负片,而许多专业摄影师则选用反转片,以获得色彩饱满的美图,当然,相应地反转片的价格较之负片高出许多,一般的摄影爱好者消费起来,心疼肉疼。
现在,大家普遍使用了数码相机,照片的获得相对从前要容易得多,但消费级别的数码相机获取的图片普遍有这样一个缺憾,缺乏层次感,色彩锐度不足,画面表现平淡。
看以上两幅图片的对比吧,很明显,第一幅图整个画面表现平淡,所有的色彩都齐刷刷地没有精神;而第二副的颜色就活起来了,色彩表现出了光线的变化也让人看到了时间。车轮和脚交界部分的一线西斜的阳光都表现出来了。还有地面坑洼不平的质地也让人感觉有触摸感……
接下来,就来看看,这是怎么做到的。
1、打开一幅图片。在通道控制面板上,选蓝色通道,拉下图像菜单使用应用图像指令,选用反相,混合模式用正片叠底,不透明度为50%,确认。
2、选绿色通道,重复上述操作,只是将不透明度设为20%,确认。
3、选红色通道,还是使用应用图像指令,将混合模式设为颜色加深,其它不做设定,确认。
4、用色阶指令,反经过改变的蓝、绿、红通道的亮部和暗部的层次进行调整。具体数值按照喜好自己调吧
5、在把通道合起来,调整亮度对比度;调整色相/饱和度,确认(也按照自己的喜好调整,没有固定数值)。
反转负冲的一个特殊效果是红色、绿色、蓝色、黄色将会特别显眼,在画面中作了强调,对比一下原图就可以看出分别了。
你看,上面是偶在棉花塘门口的照片,观察原图和修过的图片之对比,我们可以看到,红色更亮了,绿色也鲜活了,阳光较之最初的一片惨白也更加柔和,我的脸部得明暗调子显得更有层次感,连眼镜框的颜色过渡都表现出来了。你再仔细看看左下角的石头和小草……
但也有不足,就是头发的一些黑色的细节损失了,那是因为反转片本来宽容度不就高嘛。
最让人欣赏的一点就是,图片的基调明显怀旧了许多,光线就这样讲述了时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