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道德经》第十七章
日期:2007-05-25 21:17  点击:250

《道德经》第十七

严循东  2007年5月23日

【原文】: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案有不信。猷呵!其贵言也。功成事遂,而百姓谓我自然。

【译文】:最好的君主(无为而治),人民只知道有他存在;其次的君主,人民亲近他,赞美他;再次的君主,人民畏惧他;最次的君主,人民轻侮他、蔑视他。君主(多言而寡信)信用不足,于是就有人民不相信君主的事发生。深思熟虑啊!他不肯轻易发话。功成事就,人民(不知道出于君主所赐),却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注释】:对事物的研究有几种态度:最高的境界是,不要认为它是客观存在的,它只过是一种抽象的理论罢了;其次是对它顶礼膜拜;再其次是畏惧它;第四类是不相信他,甚至侮辱它。还有的是相信这一说法,但依据又不足,有的人则是完全不信那一套。有的人认为这里面藴含着深奥的、极有价值的理论。总之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一个人事业上有所成就时,连一般百姓都认为这是我自然而然的奋斗结果,与这高深的道理毫无关系 。

· 案:乃,于是。

· 猷:谋划,这里指深思熟虑。

 
严循东版权所有
关于网站  触屏版  
11/18 02:06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