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 言:经营伦理在日本的普及 根据帝国银行对破产企业的统计(负债额在1000万元以上者),2002年,日本企业的破产总数连续三年超过上年达到了1万9458家,仅次于1984年的2万841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第二高峰。在如此大量的企业破产的背后,虽然有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但是由于企业的伦理观念淡薄所造成的舞弊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特别是最近,在日本的大企业中各种舞弊现象频发,这使人们在开始注意道德观、伦理观问题的同时,在国民意识的深层中对企业的不信任感也与日俱增。在美国产业界,由于企业的反社会性、非伦理性的行为接连发生,从七十年代开始,作为企业的一项社会责任,经营伦理成为企业经营的必要条件。 庆应义塾大学国际中心专任讲师梅津光弘认为,美国企业中的企业伦理论研究起始于1899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波客来分校的商学部初次开设“哲学性研究:商业伦理的历史和原则”这一课程。(《企业伦理的经营学》,铃木辰治、角野信夫) 在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导致经济活力丧失、伦理水准下降,这才使得经营伦理被纳入企业经营之中。据株式会社日本能率协会综合研究所的调查表明,目前日本的上市公司中的4成企业制定了伦理纲领和企业行动规范及职工行动规范,率先实践经营伦理。 而且,在2002年5月,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制定了“企业行动宪章”,将企业应当遵守的伦理要纲分成10项原则刊登在国际互联网上。以下是其内容的全文: 企业在下列10项原则的基础上,无论在国内外都要遵守一切法律和国际规章,遵照社会良知采取行动。企业不仅是一个通过公正的竞争来追求利润的经济主体,还必须是一个对社会广泛有用的存在。 1、 在充分考虑到安全性的基础上开发和提供对社会有用的资财、服务,获得消费者和用户的信赖。 2、 进行公正、透明、自由的竞争。并且要与政治、行政之间保持健全而正常的关系。 3、 股东要与社会保持广泛的沟通,积极公开企业信息。 4、 认识到积极参与环保是企业的存在及其活动的必要条件,要采取自觉而积极的行动。 5、 作为“良好的企业市民”积极开展社会奉献活动。 6、 实现从业人员的宽松富足,在确保安全方便的工作环境的同时,尊重从业人员的人格和个性。 7、 与威胁市民社会的秩序与安全的反社会性势力及团体作坚决的斗争。 8、 在海外,要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习惯,进行对当地的发展有贡献的经营。 9、 经营负责人要认识到实现本宪章的精神是自身的工作,在率先垂范的同时要让相关者彻底了解宪章精神。随时掌握企业内外的反映,在完善企业内部体制的同时彻底贯彻企业伦理。 10发生违反本宪章的事态时,经营负责人要向企业内外表明解决问题的态度,查明原 因以防再犯。 (全文完) 目前,在日本成立了日本经营伦理学会(1991年设立,是一个由企业经营方式、法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种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和事业家组成的,从学术性、系统性的观点出发开展研究的组织)、经营伦理实践研究中心(1992年设立,进行企业纲领、企业行为、监察、哲学理念以及实证调查的研究)等有关经营伦理的各种机构,推进经营伦理的研究。 以上介绍了日本经营伦理的历史变迁,但是,根据学者专家对经营伦理的定义以及对其意义的不同解释,很多情况下人们把经营伦理和伦理经营作为同义语来使用,这些做法与伦理研究所提倡的“伦理经营”有所不同。以下首先需要辨明经营伦理和伦理经营的各自含义。 1、经营伦理和伦理经营 经营伦理一词常被作为企业伦理、busines ethics的同义语使用,《广辞苑》中的解释是“企业作为社会成员所应遵守的有关道德、道义的行为”。身为经营顾问的波士顿大学经营大学院准教授罗拉L.纳仕简明地说:“企业伦理就是研究如何将个人的道德规范运用于营利企业的活动和目标的工作”(《美国的企业伦理》罗拉L.纳仕,日本生产性本部,p7)。“经营伦理实践研究中心”会长水谷雅一对于经营伦理和企业伦理作过如下定义: “经营伦理”也经常被称作“企业伦理”,因为这就是在企业活动这个场面中的“经营 伦理”。之所以能称之为企业伦理,是由于它是要求在企业中实现否定“包括所有违法 行为在内的反社会行为”的经营伦理。(《经营伦理学入门》,水谷雅一,丸善,p2) 上述这些定义都把经营伦理解释为作为企业所应遵守的伦理观和道德规范,所以人们就非常容易把这些想法混同于伦理研究所提倡的“伦理经营”。伦理研究所理事长丸山敏秋对“伦理经营”作过如下定义: 所谓伦理,它既可以成为专业理论研究的对象,但又必须是极其日常性的、简明易懂的 实践性规范。如果不能成为生活在今天的人们的行为依据、成为人们生活得更好的目标, 并且充满活力的话,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伦理。(中略)自古以来就有“企业是人” 的看法,从这一观点出发,伦理尤其应当是论述作为培养企业家的人品德性之基础的生 活规范的伦理,而且是论述以伦理为基础的经营形态的理论。(《从微小处改变公司》, 丸山敏秋,PHP研究所,P15) 由此,我们可以把伦理经营概括为“以伦理为基础的经营”,它与经营伦理即“经营中的伦理”是不同的。可以将以伦理为基础的经营的应有状态解释为“伦理经营”。 人们通常解释的一般性的伦理绝大多数是指道德、规范这些作为人应当遵守的“道”和社会规范,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动会产生出不同的伦理道德,所以说它们缺乏普遍性。但是,这里论述的“伦理经营”中的伦理是人类生活的普遍性理法(规律)。 伦理研究所的创始人丸山敏雄为了和一般性的伦理相区别,采用了“纯粹伦理”的表达。对这个纯粹伦理,丸山敏雄还将其定义为“通过实行它立刻就能证明其正确性的生活的规律”,认为它是通过自身的实行、实践能够体验性地对其加以把握的伦理,是“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是谁去实行总是正确的,只要遵守这些规范,就能够获得切实的幸福与繁荣之万人幸福的生活原则”。对于这个问题的更为详细的论述请参照《微小的改变使企业走向强大》一书。 近来,“伦理法人会”这一企业家的团体在日本不断增加,它们把以伦理为基础的经营导入企业和车间、并把它当作进行职工教育和自我启发的一个环结来加以运用。下面就介绍一下正在进行着伦理经营的实践的一些团体的宗旨及其活动内容。 2、伦理法人会活动的推进 据2003年版的《中小企业白皮书》统计,日本国内现有611万9061个企业,其中的中小企业和小企业共有607万1654家。 伦理法人会是由赞同伦理研究所的目的的法人会员构成的全国性组织,1980年10月首先在千叶县成立,以后逐渐向全国推进,现在发展到在47个都道府县中已有420个固定的各级组织。法人会员已突破3万6000家企业,在“把伦理带到企业、让心进入车间”的口号下,不同行业的企业家每天进行着伦理的学习和自我磨练。 法人会的主要活动有:以企业家为对象,每周一次的清晨学习会(早晨6点至7点)、每年一次的伦理经营演讲会、会员之间的经营体验交流。另外,各地企业还开展着包括一些志愿活动在内的多种活动。 充分运用伦理研究所发行的《职场的教养》宣传册在企业内部定期召开职工“班前会”的研修活动。 “伦理法人会宪章”集中体现了伦理法人会通过各项活动要达到的目的和宗旨,现将其内容抄录如下: 伦理法人会是以通过实行就可证明其正确性的纯粹伦理为基础、谋求企业家自身的 革新、扩大追求“心灵经营”的人们之间的联系、实现符合共尊共生之精神的健全的繁 荣、为企业所在地区的发展和建设美好世界做出贡献作为其目的的团体。为此,特订立 以下的“活动指针”和“会员须知”。 【伦理法人会活动指针】 1、 提供学习和实践伦理的场所,培养具备更加优良的生活习惯和丰富的人性的领导者。 2、 培养深爱家人、笃敬祖先、建立和睦稳固之家庭的人。 3、 通过“明朗”、“爱和”、“喜动”的实践推进建设有活力的车间。 4、 扩大追求爱、敬、感谢之经营的会员的范围,通过各种活动为企业所在地区的发展作贡献。 5、 敬畏、亲爱自然、加深作为“地球人”的自我意识、为保护和美化环境作贡献。 【伦理法人会会员须知】 1、 开朗愉快地工作、创造欢喜之人生。 2、 守约、扩大具备信赖关系的范围。 3、 爱人不争、促进相互繁荣。 以这个“伦理法人会宪章”为基础,伦理研究所在全国各地开展了伦理学习和普及扩大会员的工作。最近,伦理法人会又开始在全国推广“伦理经营塾”这一新的研修项目,这个研修是为了更加深入地学习伦理经营而研习如何在确立经营理念的同时制定经营计划。 3、“伦理经营塾”概要 这项活动是由宫城县法人会发起的,现在已经进入到第17个年头。约有1200家企业赞同伦理法人会的活动并入会。在宫城县法人会,自平成11年3月开始到现在已经开办了六期“伦理经营塾”。“伦理经营塾”的负责人田中裕人六期连任“塾头”,在北海道、东北地区、甚至包括神奈川县,已经培养出200名“塾生”,举办了帮助许多企业家实现理想与希望的研修。田中裕人是研制和生产、销售糕点的株式会社果匠三全的董事长总经理,该企业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它们研制的糕点曾经多次在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获奖。 在日本全国的伦理法人会中,这个“伦理经营塾”日益受到欢迎、参加人数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伦理经营塾”的学习分成三大块,整体结构简单明了。 (1)构筑经营理念(通过明确企业自身的社会使命和存在意义、明确企业的追求方向,制定出使企业家和职工结成一个整体的“经营理念”) (2)制定经营计划(通过对本企业过去3年的决算表进行简明易懂地分析加工找出自身的强项和弱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为把握目标和成绩的“中短期经营计划”和“短期利润计划书”) (3)掌握经营实学(从成功的企业家那里学习实际的学问,明确企业自身的经营蓝图和未来目标,制定出与职工共享理想与希望的“各种方针”) 下面就是一次“伦理经营塾”的日程表,供大家参考。(注:左边是课程、右边是题目) ※第一次(构筑经营理念)
※第二次(制定利润计划)
※第三次(制定中期经营计划)
开展像上面这样的一次活动时还邀请地方的行政官员和成功企业家作为讲师前来授课。首先是三个月连续、每月有2日1夜进行研修,从第4个月开始,作为研修成果就会安排让大家发表自己的经营计划的课程。在经营理念的建构方面,会安排研修生首先发表自己的理念然后由任课教师提出修改意见,花两天时间集中制定完成。制定理念是这一研修的中心课题。 在“伦理经营塾”中,经营理念形成文字性东西的要点是“持续性”、“社会性”、“人性”。“持续性”是尊重“易不易(变化的东西与不变的东西)”的原理、适应社会变化、与利润同步成长的意思。“社会性”是满足顾客要求、为企业所在地区作贡献。“人性”指要实现职工的成长与幸福。 为什么制定理念是这一研修着力最多之处呢?这是因为要实现伦理经营,经营理念极为重要。伦理研究所提倡的伦理经营是极为日常性的、易懂明白的实践性规范,是生活在今天的人们的行为依据和为了能更好地生活的指标,所以必须要把作为企业的精神支柱的经营理念建构得牢不可破。 结 语:经营理念的重要性与伦理经营 经营理念的地位是“成为企业开展经营活动时的指针的基本的想法、哲学、信念,或是成为目的之理想”(《基本经营学用语辞典》吉田和夫、大桥昭一,同文馆,p74),是“反映了企业家和企业的价值观与信条等企业的指导原理,在企业经营中它应当被看作是企业的活动依据的半永久性的基本价值观、信念、行为标准乃至规范”(《经营用语辞典》东洋经济新报社,P31)。 一般来说,经营理念有三个原则,(1)基本理念(为了什么,目的)、(2)蓝图(未来远景、展望)、(3)行为规范(具有社会性良知的企业行为的应有状态),将这三者概括在一起就形成经营理念。为此,这些都必须由当时者或相关组织加以具体的消化理解。 就是说,经营理念必须要渗透到全体职工的思想中,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接受,并且作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去具体加以实践,否则制定理念就是毫无意义的事情。东芝集团就把他们的经营理念公布在公司的网页上,具体内容如下: 东芝集团以尊重人为其基本思想,努力成为创造丰富价值、为世界上的人们的生活作出贡献的企业集团。 1、 以人为最宝贵。 东芝集团通过开展健全的企业活动,珍视顾客、股东、员工为代表的所有人。 2、 创造丰富价值。 东芝集团以E&E领域为中心推进技术革新,创造丰富的价值。 3、 为社会作贡献。 东芝集团为实现更好的地球环境作出努力,作为良好的企业市民,为社会发展作贡 献。 从东芝集团的经营理念可以看出,经营理念是企业家的哲学,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作为恒久不变的精神支撑的价值观。而且,经营理念是超越世代、时代和国境不断存在下去的,是企业所具有的在人类社会中具有普遍性的坚定不移的信念,是使企业向着更好的方向迈进的原点思想,是企业在统合人心时不被时代潮流所左右的高尚使命感。 经营伦理在日本固定下来已经13年了。正如本文开头论述的那样,在一部分上市公司中,4成的企业有危机感,开始着手实践经营伦理,在这种环境下,许多日本企业努力要改善自身素质。 当前,日本企业的舞弊事件不断发生,人们都在呼唤经营伦理的必要性。在这种状况下,更显出了作为企业精神支撑的经营理念的重要性。推进以伦理为基础的经营是使经营伦理固定到企业中去的第一步,并且也将成为决定今后日本企业的未来与方向的重要因素。 |
伦理经营与经营理念
日期:2007-04-19 15:34 点击: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