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如此儿孙情
日期:2007-04-19 15:29  点击:264

央视国际   2006年12月22日 15:30     来源:CCTV.com


  主持人:平时我们说亲人,不单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人,也含有一份感情,就是人和人之间由于这种血缘关系必然会产生超越普通人的感情,父女情,母子情,姐弟情,祖孙情,过去有个词叫天伦之乐,概括了这种亲人之间感情的美好。海南海口老人杨秀英今年81岁,有儿子、孙子、孙女,连重孙子都上小学了,按说应该是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了,可是杨秀英所经历的生活,不但不能说有天伦之乐,简直可以说是骨肉相残。

  吴小莲:她是整天叫疼。就这里了,她这里断了嘛,整个从这里断了,脚也烂了,扔那里也不给她吃饭,你看她,她睡在伙房这里,我也没地方搞饭给她吃,

  解说:2006年9月26日记者来到海口市美兰区邦墩里社区,记者看到杨秀英老人的大腿肿胀,脚踝的后部溃烂,渗出液体。老人横躺在伙房里,头顶着灶台,傍边就是厕所,屋子里潮湿闷热,有种难闻的气味。只有老人还没有出嫁的孙女吴小莲在照顾着她。

  吴小莲:我最气愤的就是我父亲尽到他当儿子的责任,你最起码带我奶奶去医院看一下

  解说:吴小莲的父亲吴连忠是杨秀英老人惟一的儿子,而且就住在距离只有50米远的另一栋房子里,记者很快就找到了他。


  吴连忠:什么赡养老妈,

  记者:养不养啊?

  吴连忠:她不是我妈。

  解说:吴连忠的态度让记者感到意外,吴连忠为什么对母亲不理不睬?杨秀英又是怎么受伤的呢?原来杨秀英老人每天在居住的小区附近捡废品,2006年9月2号这天早上9点多,杨秀英在孙女的门外收拾她捡来的废品的时候,一不小心,摔倒在地。

  老太太:走在那里就倒下了,要是在远的地方摔倒就没人知道了。


  解说:杨秀英老人原来是住在儿子吴连忠那边的,孙女吴小莲和弟弟一家住在这一栋房子里,两栋房子中间只隔着两排,距离并不远。平时杨秀英白天捡垃圾的时候,大多到孙女吴小莲这里来休息,只有晚上才回儿子的家去睡觉。这次杨秀英摔倒之后,他的儿子吴连忠就不让母亲再进家门了。

  吴小莲:那边房子有三层楼,我说你干吗不接奶奶去楼下住,他说他绝对不给奶奶住那边,就死他也不管,

  解说:杨秀英摔倒四天之后,在居委会的调解下,吴连忠才同意带母亲去医院,花65元钱,拍了两张X光片。在这张X光片上可以清楚地看见,杨秀英大腿股骨顶端折断并且脱落了。居委会出面调解了两次,每次吴连忠、吴小莲父女俩总是大吵不休。

  书记:解决你们奶奶的骨折

  父亲:你那丑样子!

  女儿:你不会说人话,你这畜生

  父亲:你骂我畜生啊

  女儿:你不是畜生吗,儿子遗弃了母亲,道理还大过天。

  吴小莲:我父亲说我当孙女的要养,他说应该的,他真说,我说我当孙女的,我还是义务照顾她,起码我能力有限,而且我又失业,我又没工干。

  解说:尽管吴小莲一直在极力地谴责父亲,可是她的弟弟和弟媳夫妻俩却认为父亲的做法是情有可原的,而吴小莲完全是在故意吵闹。

  弟弟:自从奶奶摔了以后,她说没有地方做饭,在外面又有砖,你买两包水泥一搞,不是搞一个做饭的厨房来了。


  弟媳:她就恨她爸爸,说爸爸不接受奶奶,抚养,我说他那个后母刚刚死,因为他那个老了,他一个男人照顾一个老人也是照顾不了。

  解说:按照吴福海夫妻俩的说法,把奶奶放在这里是为了方便他们就近照顾,因为他们就住在这扇门的另一边。

  王秀娥:她在家她照顾,她不在家,我帮她,拿饭给她吃。

  解说:听到弟媳妇王秀娥的说法,吴小莲气得走了出去。

  吴小莲:不用拍我,你拍她。

  王秀娥又追出来要跟吴小莲理论,两个人争吵起来。

  吴小莲:父亲不管奶奶,当孙媳妇的还同情父亲。

  王秀娥:做儿女的,做法是最错的了,毕竟是一家人。


  王秀娥:你说你自己一个人能担当得起不,大家一起,我老公用力扶,我们都是一起洗啊,一起照顾。

  吴小莲:你的一起就在镜头之下,就一起啦,发挥你的口才,发挥你的行动,功劳让给你。

  解说:这一天的午饭时间,吴小莲的弟弟吴福海盛了满满的一碗饭菜,亲自喂给奶奶吃,大约是刚做好的饭菜有些烫嘴,吴福海还细心地把食物吹一吹。看着这一幕温馨的场景,记者不禁在心中揣测,吴小莲和吴福海夫妻俩,他们到底谁说的是真话呢?

  当记者再向周围邻居询问杨老太太一家情况的时候,大家都纷纷躲开了,没有人愿意说一句话。记者只能请社区领导帮忙,找一些知情的邻居来了解事实真相。

  男邻居:照顾老太太就是这个孙女,这个说老实话,这个是我隔壁,我什么都知道。

  解说:可是说到弟弟和弟媳夫妻俩的时候,这位邻居却显得有一些为难。

  男邻居:来采访什么是干吗,她就把这个老太太擦擦脚,那个女的,孙女,擦擦脚,喂饭,平时你都不搞,这个时候你就来搞这个小动作了。

  解说:当记者准备去寻找另一位知情人的时候,没想到在半路就碰上她正要来找我们。

  妇女:请问你们记者有没有找我作证?

  记者:我是请张书记。

  妇女:我有没有给你们作证?她两公婆(口子)说,如果我给你们作证,就要打死我,打死我全家。

  解说:经过对邻居、居委会领导的采访,我们知道自从老奶奶摔倒以后,只有她的孙女吴小莲在照顾她日常的生活,而老奶奶的儿子、孙子、孙媳妇对她几乎是不闻不问。

  主持人:俗话说十指连心,手指头破了都得疼一阵子,何况是大腿骨头真的断了,那能不疼吗?可是面对骨折的母亲,杨老太太的儿子吴连忠说“那不是我母亲”,我不管她。吴连忠的儿子、儿媳没有他那么直接,却比他更会演戏,当着你的面,媳妇会给老人擦身子,儿子还给老人喂饭,可是背地里,他们不仅是不管不问,甚至还威胁邻居,不让邻居给记者作证。上梁不正下梁歪,吴连忠的态度起了示范作用,老太太怎么对不起他了,让他连亲妈都不认了呢?

  解说:记者在居委会韩主任提供的调解记录上看到,从1998年开始,杨秀英与吴连忠母子俩就开始为了赡养的问题产生纠纷。

  韩主任:当时我们调解,那时候他儿子是说,儿子负起150块钱的生活费。

  记者:他答应了吗?

  韩主任:他答应了,但是他后来也没有给呀。

  解说:吴连忠是杨秀英的独生儿子,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解不开的仇怨,让吴连忠如此对待已经八十岁的母亲呢?吴连忠很小的时候,杨秀英就与丈夫离婚了,不得已杨秀英只好把儿子寄养在哥哥家里,自己去摇船摆渡赚钱。但是这样的生活在吴连忠心理却是另一番记忆。

  吴连忠:我从小她就不理我,她就离开我爸爸,不管我爸爸,以前我爸爸是当大官的。

  解说:在吴连忠看来,自己幼年所经历的穷苦生活都是因为母亲离开了当官的父亲。母亲改嫁之后,吴连忠更加怨恨母亲。

  吴连忠:嫁那个人挺厉害的,打她又打我。

  解说:母亲的婚姻和童年的不幸就像一道阴影,印在吴连忠的心理,一直影响着他和母亲的关系。1984年吴连忠与前妻离婚后就撇下了自己的母亲和四个儿女,搬到了另一个女人的住处,从此杳无音讯。

  吴小莲:他一马上拿了离婚书,第二天就拉了一个小推车,以前住那盐造那个房子,所有能搬的全部搬走

  解说:吴连忠离婚的时候,最大的孩子吴小莲19岁,最小的吴小云只有8岁。尽管儿子吴福海和三女儿吴燕花是判给了父亲,但是吴连忠对两个孩子几乎不管不问。当时吴连忠的母亲杨秀英已经59岁,没有力气再去摇船,只好去捡垃圾贴补家用,记者找到吴连忠的前妻陈亚女,她证实了当年的情况。

  陈亚女:老妈就走来走去捡东西了,捡些纸啊,瓶啊什么就卖了,十块,二十块就这样了。

  解说:就在吴连忠离婚的那一年年底,海口市政府开始了征地拆迁计划,陈亚女和孩子们住的茅屋将要拆除,政府又另外分给他们两块宅基地,陈亚女一份,吴连忠和母亲杨秀英一份。当时陈亚女和杨秀英都不知道吴连忠到底在哪里,杨秀英又不识字,于是工作人员只好扶着杨秀英的手,在拆迁协议书上签上了她自己和儿子吴连忠的名字。

  一晃五年过去了,突然有一天吴连忠回来了,——看到自己与母亲联名的这份拆迁协议书吴连忠就急了。

  吴连忠:我妈妈最坏蛋了,应该我不懂,你和我孩子离婚了,等我孩子回来,怎么样国家分配,你等我回来,我妈妈就自己做主和她分,分了。

  解说:吴连忠认为,自己与陈亚女离婚的时候,在离婚协议里特别注明:今后茅屋如出卖或新建按双方协议书作为三份分,他和母亲杨秀英、前妻陈亚女每人一份。而现在他只能得到和母亲联名的一块土地,显然是吃了大亏。于是吴连忠拿着自己的离婚证书不断地找到政府拆迁部门吵闹,终于在1990年的时候,以6000元的价格,又拿到了一块土地,也就是现在吴连忠自己住的这个地方。可是吴连忠却因此更加怪罪他的母亲。

  吴连忠:走后门花了一万几块,你看我妈妈坏不坏。

  解说:本来两家三代人有三块地可以盖房子居住,从此可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了,就算是各过各的,也应该能够和平共处吧,没想到吴连忠又有了新的主意。这一天吴连忠突然要带他的母亲杨秀英去喝茶,杨秀英怎么也没想到在这次喝茶之后,她的土地就没有了。

  吴小莲:我奶奶说她不知道还有谁,就不知道写什么,我奶奶不认识字,不知道写什么,就叫我奶奶按个手印,拿印红按个手印,就这样回来了。回来后来我就听我弟弟说,我父亲把这块地卖掉了。

  记者:卖那块地,你同意吗?

  老太太:不同意,(他认为)他最大,我最小。

  母亲:老妈就去找了,找说谁卖给他,她没有钱,不懂文化,怎么样去找,怎么样去告。

  解说:虽然母亲和前妻都在指责吴连忠,但是吴连忠却说自己的做法完全是出于好意,他是看着母亲和孩子们住的茅屋已经破旧,不挡风雨了,他就卖掉自己和母亲共同拥有的这块土地,用这笔钱在前妻陈亚女名下的那份土地上给母亲和孩子们盖了一所好房子,可是母亲却不领他的情,反而四处去告他。

  吴连忠:我觉得奶奶坏呢,总是坏蛋,哪里哪里告我,在那码头跪天跪地求我死

  吴小莲:他一直都这样说,奶奶告他了,他就一直拿这个理由当借口,就说我奶奶告他,他就说他现在不养你。

  解说:奶奶杨秀英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儿子又不管她,所以她只能继续与孙子们住在一起。吴小莲说这块宅基地是属于母亲的,他们住的房子是在当年母亲打好的地基上重新翻盖的,父亲、母亲、弟弟和自己大家都出了钱。可是房子建好之后,弟弟就把母亲和继父赶了出去。1994年弟弟吴福海与王秀娥结婚之后,又把奶奶赶到了父亲那边。

  吴连忠:后来我的小孩子要有个房要出租,赚一点水电费钱回来,我妈妈就过这边来了,过这边来就安排一点地方给住了,

  解说:老奶奶在摔倒之前的十几年里一直是和儿子吴连忠一起住的。那么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

  吴连忠:她住在这里,她说那里凉。

  记者:她说这边凉快是吗?

  吴连忠:嗯,那里凉爽,那里凉嘛,那里那个风吹,凉。

  解说:吴连忠的母亲杨秀英就是住在三层这个临时厕所旁边的角落里。砖头上面架两块木板,就是床铺,木棍上面绑着一些塑料布,就用来遮风挡雨,床前还拉着一块布帘子,这就是杨秀英的栖身之地。

  韩主任:她原来以前是住在三楼,三楼那时候是他妈妈,她不是个子很大,很胖,她当时向我们提出说她上下比较辛苦,怕摔,要求住在一楼,

  解说:经过了居委会主任多次劝说之后,吴连忠终于同意让将近80岁的老母亲住在一楼,

  吴连忠:我有时候叫她住,暂时住在这里。

  解说:这是楼梯底下一个不足一平方米的地方,杨秀英在这里睡觉,连腿都伸不直,

  老太太:我儿子三天两头都骂我,叫我去,用头放在尿桶里面死算了。

  记者:你评价一下,老奶奶住的地方。

  弟弟:以前那里,按照(沉默)


  记者:你觉得爸爸这么做对吗?

  (沉默)

  主持人:面对记者的提问,吴福海沉默了,沉默是因为他心里很清楚,父亲的做法是对还是不对。同样作为儿子,吴连忠怎么对自己的妈这么狠呢,现在我们明白了,母亲名下还有土地的时候,那还是母亲,如今老太太是既没地又没钱,还受了伤,需要儿子出钱来给她治病,老太太就成为儿子的包袱了。这个吴连忠不光不认自己的妈,还想让老太太把头放在尿桶里死了算了,这样他连心理上的包袱都没有了。吴连忠开了个头,他的儿子也开始如法炮制了。

  解说:吴连忠的四个孩子中,有两个女儿都已经出嫁了,只剩下吴小莲和吴福海一家住在这里。吴福海夫妇俩把三层和四层的房子都租出去自己收租金,然后又开始为了日常开销的问题与吴小莲争吵不休。

  孙媳妇:她从来不交水电费给我。

  吴福海:她还在外面说风凉话,她说用公家的,用母亲的,不是用你们的。

  解说:这样的争吵已经给吴福海的儿子带来了明显的影响。

  小孩:半夜里面那个人老爱开灯,开灯老爱不关,老爱不关,让我妈付钱。

  记者:哪个人啊?

  小孩:二楼那人。

  记者:二楼那个人是谁啊?

  小孩:是我爸爸的姐姐。

  记者:你管她叫什么?

  记者:你从没叫过她是吗?

  解说:吴小莲认为按照父母离婚协议,自己是归母亲抚养的,自己有权住在母亲的房子里,而弟弟吴福海却认为虽然父母离婚,自己判给父亲抚养,但自己是家里惟一的男孩,理所应当拥有母亲的房子,姐弟之间的矛盾冲突越来越严重。终于在2005年三月的一天,吴小莲与弟媳妇王秀娥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冲突。

  孙媳妇:小孩玩,她用脚踢我那小孩,把沙子弄孩子眼睛里面,我说你大人恨大人,你不要拿小孩开出气

  吴小莲:她就拿棍子在我脑袋面前晃来晃去,就说我打她儿子,恐吓她儿子,我是顺手拿,刚好拿刀做菜,我就顺手那刀就拿住了,就这样扯住,不小心就刮到她了,

  解说:在争吵中,吴小莲手中的菜刀划伤了王秀娥的下额,弟弟吴福海报案之后,坚决要求民警一定要把姐姐吴小莲拘留起来。

  警察:他好像是得理不饶人那个姿势,一定要叫我们把她拘留起来,要不他,他说要不拘留她,纵容她继续行凶作恶,

  解说:吴小莲回家之后,吴福海还是觉得不解气,于是他又把伙房里的水龙头拆掉了,直到现在还没有安上。

  记者:那个水龙头拆了,为什么不重新装好呢?

  吴福海:她要住在这里,就是水龙头在卫生间也有

  吴小莲:反正他想赶我出去,我说这房子也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属于我母亲的,你能住,我干吗不能住,你有什么权利赶我。

  解说:看着姐弟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升级,母亲陈亚女决定要收回自己的房子。奶奶摔倒这件事使母子之间的矛盾也更激化了。

  母亲:这媳妇我都不管她,整天来吵吵,吵架什么什么都不管她,就是这一次老妈睡在这里不对,我讲,她就和我吵架,就打,就打起来,我就打她一巴掌,我做妈妈的应该打她一巴掌,她就用石头来砸我。

  解说:陈亚女要求儿子吴福海搬到父亲那边去住,可是却遭到父子俩人的坚决拒绝。因为对于房子的归属问题,吴连忠、吴福海父子俩有着另外的一种解释。

  吴连忠:我老婆她和我孩子争房子,她说她的了,你那个三分之一份地,我有三分之二份地,

  弟弟:按照这种情况下,就是说她土地说是她的可以,看她议多少钱,我们可以给她钱,这份土地总共32平方,按照爸爸说她才有十平方,就是把那钱给她,然后她搬走,从此以后我们和她母亲,和她姐姐就断绝关系了,因为她这个人心太狠毒了

  主持人:这时候我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父子两坚持说当年父亲卖掉自己和老太太联名拥有的土地,用那笔钱在前妻的土地上盖起了房子,因为按照他们的说法,现在这座房子就不属于前妻一个人,而是属于老太太、父亲和她的前妻共同拥有,每人只占有三分之一,父亲愿意把他和老太太共有的三分之二送给儿子,这样父亲没有损失一分地,而儿子却可以凭空拥有了本该属于她妈妈的房子和土地。虽然父亲当年抛弃了儿子,但是如今为了房子,儿子坚决地站在了父亲一边。在这个家里,凡是做儿子的,都千方百计算计自己的妈,凡是做妈的,都被逼得几乎没有了立足之地。

  解说:记者在邦敦里社区连续几天的采访,引起了人民路街道领导的重视,听说街道书记亲自去慰问了杨秀英,当记者赶到的时候,杨秀英却不见了。

  陈亚女:老妈不在家

  解说:原来是领导慰问的时候,当场表态说可以给杨秀英特批一笔钱作为临时补助,并要求一定要把老太太的脚治好。于是吴连忠和吴福海夫妻俩马上把杨秀英送到了医院。

  吴连忠:那医生说动手术,动手术起码最少要两万块,他这样说。

  记者:那你们打算怎么办?

  吴连忠:我们打算,我们没有钱了,我话都讲了了。

  记者:老太太现在在哪呢?

  吴连忠:在医院,等一下我就赶回来,问那个主任怎么样办。

  记者:你问主任怎么办是吗?

  吴连忠:嗯。如果没有钱就带她回来。

  解说:张书记说居委会不可能承担老人两万元的手术费,而且街道领导已经决定给杨秀英提供1000元的医疗补助,关键还是要看老人的儿孙们打算怎么给老人治病。于是吴连忠又提出让老人在家里接受中医的保守治疗,但是他仍然不愿意承担数千元的治疗费。

  记者:你想把你妈治好,你想出多少钱,你作为一个儿子想出多少钱。

  书记:承担这个责任,对你母亲的医疗责任,能出多少。

  干部:最多能力能出多少钱,你说一下。

  吴连忠:那个中医院也不知道,医好说多少钱,我能讲多少钱。他五千块钱,我出五百块钱了。

  干部:这那里够啊。

  吴连忠:你不够就没有办法了。

  解说:(经过社区书记近一个小时的工作,)吴连忠最终同意拿出五百元钱给母亲治病,吴福海同意拿出三百元。可是说到奶奶住在哪里的问题,一家人又吵得不可开交。

  吴连忠:现在没有地方住吗,就地住在哪里, 家也在哪里。

  解说:吴连忠仍然坚决拒绝母亲搬回自己家里。于是吴连忠的儿媳妇王秀娥又提出一个新的建议。

  王秀娥:那就干脆搬到二楼,我们那里有个二楼,

  解说:王秀娥的意思是把奶奶搬到二楼吴小莲住的房间里,这个提议马上遭到吴小莲的坚决反对。

  吴小莲:二楼是没水,没有厨房,没有厕所,没有卫生间,奶奶是睡着吃,睡着拉。

  王秀娥:可以拿尿下来倒的,二楼下楼可以的。

  吴小莲:儿子那边楼下有水,有地方睡,干嘛不去,干嘛要搬到二楼,你的道理说得过人家吗?

  解说:一家人又争吵一番之后,最终吴小莲的弟弟吴福海同意让奶奶和自己一家住在一起。于是他们一起把奶奶从伙房搬到了只有一门之隔的房间里。

  主持人:奶奶现在是有了安身之处,但我们对她的未来仍然担心,因为这个安身之处是经过复杂的斗争得到的。我们看不到她的儿孙们对奶奶在心理和态度上的变化。

  奶奶、父亲、母亲、儿子、孙子、媳妇、房子、土地、房租,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怎么会生出这么多是非,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利益需要认定归属?好好的一池子水,谁把它搅混了?儿子对母亲的仇恨,儿子加孙子的贪婪和冷漠,在以男权为中心,男权至上思想的推动下,变得有恃无恐,顺理成章。今天,身强力壮的儿子和孙子他们有能力表现出贪婪和冷漠,无所顾忌,明天,当他们没有能力去对抗贪婪和冷漠的时候,在这个天伦、人伦都被破坏的家庭里,谁能幸免于难呢?

关于网站  触屏版  
11/17 07:39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