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拔火罐对于运动员争冠军有什么作用吗?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医生冯磊说,拔罐具有良性双向调节作用,能够防治运动性疲劳。所以,运动员喜欢拔火罐就对了。难怪有网友评价“这拔罐是妥妥要火的节奏”。
冯磊解释说,拔罐疗法具有机械刺激和温热效应等作用。拔罐通常拔背俞穴,背俞穴实际上是后背的一组穴位,分布在脊柱的旁边,从上到下一共有12个穴位,其中包括心俞穴、肝俞穴、脾俞穴等。中医认为,脏腑的气血会输注到背腰部的腧穴,具有调理脏腑功能的作用;因此,这也是很多人拔火罐的时候,治疗师首选在后背拔上一组火罐的原因。很多运动员背部都是“大圆圈”也是同样的道理。
拔火罐具有祛除体内寒气的作用,不过运动员拔火罐可不一定是为了驱寒气。研究表明,拔火罐具有刺激大脑中枢的作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加强中枢神经系统对身体各部分的调节和管制功能;拔火罐时,罐内形成的负压可以促使局部毛细血管充血,甚至破裂,导致表皮瘀血,出现自体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类组织胺的物质,这种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能够对机体产生良性刺激,刺激各种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动;自体溶血则可以刺激大脑皮层,调节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提高肌肉工作能力与耐力。因此,拔火罐具有良性双向调节作用,在防治运动性疲劳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逐渐显现出来。有人注意到,菲尔普斯的肩膀上还有一个火罐印,冯磊说,这里有个肩髎穴,给这里拔火罐能够缓解、治疗肩臂痛。还有一些运动员给大腿拔罐,这主要是缓解肌肉疲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