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我国狂犬病疫情呈上升趋势
日期:2006-09-28 09:39  点击:200

  

资料图片

    最近,一名只有1岁半的河北廊坊的小女孩来到北京地坛医院就诊,一月前她被狗咬伤了右臂,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近年来,我国狂犬病疫情一直呈上升趋势,病死数居我国3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9月11日,卫生部公布了8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显示,自5月份起,狂犬病已连续4个月成为我国报告死亡数最高的传染病病种,8月份报告狂犬病死亡数301例,比7月份的237例增加了27%。据统计,最近北京45家狂犬病免疫门诊接诊的人数急剧上升。仅1至6月份,总数已高达69332人。“被狗咬伤了怎么办”高居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百姓问答”热门排行的首位,阅读次数为11335次。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医师马小军介绍说,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未作预防注射者被病犬等动物咬伤后的平均发病率为15%—20%,而死亡率及近100%。狂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多数在3个月以内。文献中最长的一例为19年。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6日,偶有超过10日者。该病早期易误诊,特别是儿童及咬伤史不明确者。根据被狗或猫咬伤史、咬人动物已确定有狂犬病,以及突出的临床表现,被咬伤的人需及时就诊。如被咬伤的人感觉异常、兴奋躁动、恐水怕风,即可作出诊断。

  狂犬病发病与否与5种因素有关:一是头、面颈、手指等部位咬伤的发病机会较多;二是创口深而大者发病率高,头面部深伤者发病率可达80%左右;三是咬伤后迅速彻底清洗者发病机会较少;四是冬季衣着厚,受染机会少;五是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病疫苗者发病率低。

  目前狂犬病仍无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加强预防是控制本病的关键。预防措施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管理传染源。对必须饲养的猎犬、警犬及实验用犬,应进行登记,并做好预防接种。发现病犬、病猫立即击毙。咬过人的家犬、家猫应设法捕获,并隔离观察10天,仍存活的动物排除狂犬病者可解除隔离。对不明原因死亡的动物焚毁或深埋,切忌剥皮或进食。

  二是伤口早期处理极为重要。被咬伤后应及时以20%肥皂水充分地清洗伤口,并不断擦拭。伤口较深者尚需用导管伸入,以肥皂水作持续灌注清洗。如有马或人源性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或血清,作皮试阴性后,可以一半量注入伤口底部和四周,剩余量作三角肌内注射。伤口不宜缝合或包扎。

  三是预防接种。包括暴露前(致伤前)和暴露后疫苗接种。由于我国为狂犬病高发地区,凡被犬或其他可疑动物咬伤、抓伤,或医务人员皮肤伤口为病犬唾液沾污者均应作暴露后预防接种。对于兽医或动物管理人员以及山洞探险等高危人群应作暴露前预防接种。(王君平)

  广东疾控中心:一旦发现狂犬病 周围2.5公里灭狗

  记者从广东省疾控中心获悉,今年以来,全省已收到28万人次被动物咬伤报告,其中九成是被犬咬伤。

  广东省疾控中心流行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何剑峰表示,目前的狗狂犬病疫苗尚未达到100%的有效性。一旦发生狂犬病,在疫点周围2.5公里内灭狗,是减少病毒传播的有效办法。

  中国卫生部25日通报介绍狂犬病预防控制有关情况指出,造成近些年狂犬病疫情上升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是中国狂犬病病例高发的时期,1981年发病数达7028例。从80年代中期以后,在卫生、农业、公安等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与共同努力下,中国狂犬病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1996年全国仅报告发病159例。

  但是,自1997年起,全国部分省份狂犬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近几年来,部分地区疫情上升十分明显,发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

  中国通报狂犬病疫情 专家:要做好两方面措施

  最近一段时间,公众对狂犬病的预防控制问题非常关注。中国卫生部25日通报介绍了狂犬病预防控制有关情况。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全世界每年因狂犬病导致的死亡人数达5万多,而绝大多数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北美和欧洲,狂犬病主要限于野生动物,人狂犬病多为输入病例或在异地感染入境后发病;而人的狂犬病多见于亚洲的印度、泰国、斯里兰卡、柬埔寨、孟加拉、越南和缅甸等国家,中国也属于人狂犬病严重流行的国家之一,发病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

来源:新华网

关于网站  触屏版  
10/02 09:15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