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腐敗民眾呼籲懲處高官 .張賢
日期:2011-09-04 09:00 点击:203
本期精彩內容
目錄主頁
封面筆記
封面專題
筆鋒
新思維
中華天地
亞洲焦點
財經脈搏
新聞眼
讀者來函
專題報導
特別報導 >> - 特別報導
世界動態
全球商務 >> - 全球商務
畫中有話
電影
文化/藝術 >> - 文化
社會
人物 >> - 人物
時人時事
熱門文化指標/風向球
生活時尚
其他 >> - 環境 - 新書 - 大眾媒介 - 一夫當關
》 RSS
》 有關亞洲週刊
》 廣告查詢
》 聯絡我們
- 公司簡介 - 業務發展里程 - 新聞獎項 - 活動花絮 - 活動預告 - 公司通訊 - 人才招聘
- 廣告價目 - 讀者群 - 廣告特輯 - 廣告客戶 - 合作建議 - 聯絡各區廣告
|
|
環境
太湖腐敗民眾呼籲懲處高官 .張賢
太湖藍藻再次大面積爆發。此前,環保總局副局長張力軍授予太湖污染源之一宜興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成為巨大諷刺。民眾籲懲罰高官,為民間「太湖衛士」吳立紅平反。
自從無錫爆發藍藻危機以來,中央政府下了極大力氣解決太湖水污染危機,六月十一日,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赴無錫督戰,強調要「防止藍藻再次大面積爆發」。然而,諷刺的是,他話音剛落,藍藻又一次大面積爆發。六月十六日,太湖水域中西部及北部出現大範圍藍藻,覆蓋範圍約八百平方公里,而且正在迅速擴張。
對太湖污染最嚴重的宜興市,剛剛被評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而且就是污染第一次爆發的五天前(五月二十三日),國家環保總局的副局長張力軍興沖沖地趕到宜興,為之頒發這塊光榮牌匾。
一些公眾認為,正是類似這些高級官員的瀆職,日積月累,才令治理太湖的「零點行動」勞而無功,最終令太湖污染總爆發。因此,無錫市民和環境人士呼籲,應該處罰環保總局和當地政府官員。他們認為,沒有人負責的污染,就像沒有下猛藥的重病,難以根治。
「國家環保模範城市」這一獎項由張力軍所分管的污控司主辦,是中國城市所能獲得的最高環保榮譽。宜興所屬的一千多家企業,是太湖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三個月前,媒體公開報道,宜興縣八萬人的水源被污染,居民家中流出的是臭水。一位許姓無錫市民說,國家環保總局掌握宜興的這一切資料,知道其排污標準不達標,而張力軍和他屬下的污控司罔顧事實,將「國家模範環保城市」牌匾授予宜興縣,令這個地區毫無顧忌地繼續污染太湖。
在這次授牌儀式上,張力軍誇獎這個污染地區說:「宜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將創模作為踐行三個代表,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城市環境品質明顯改善,城市經濟社會走上了健康、協調發展之路。」
亞洲週刊發現,太湖污染爆發之後,國家環保總局將張力軍的這篇講話,從其官方網站上刪除。
環保總局並不是第一次對污染企業和地方政府進行表彰,二零零五年十一月,吉林石化發生爆炸而大規模污染松花江,造成數百萬人恐慌,並導致與俄羅斯的外交磨擦,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就在爆炸兩個月前,也是環保總局污控司,授予吉林石化「國家環境友好企業」稱號。在公示中,環保總局認為吉林石化降低了各種污染物的排放,「減輕了對松花江的污染」。
太湖污染與二零零五年底的松花江污染相比,性質更嚴重,松花江污染後,環保總局局長解振華辭職,而太湖污染爆發後,當地政府先是歸罪於「天災」,後來勉強承認有人為因素。唯一提出對官員問責的官員是無錫紀委書記陳振一,而被懲處的只是一個鎮長和其他四個最低級官員。江蘇省委、省政府沒有任何官員對責任問題表態。
松花江污染雖有人為原因,但仍出於突發事故。相比之下,造成太湖污染的人為因素更多,更應由官員為此負責。中央政府為治理太湖付出了更多的精力與金錢,九十年代就提出「二零零零年太湖水變清」目標,一九九八年發起了太湖水污染治理「零點行動」,但到了二零零零年,排放的污水量卻增加五倍,到現在投入過百億元,太湖水越治越差,直至爆發大規模污染。
投入如此之多,政府意願如此之強,但太湖越治越污,原因在於官員對環境污染不必負責。江蘇省官員熱衷發展GDP,不顧忌對環境的破壞,導致全省八千萬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萬人飲水存在隱憂,四百萬人飲水嚴重污染,江蘇省人口只佔全國百分之六,癌症發病數卻佔百分之十二,足見污染之重。但環境如此糟糕,卻不影響官員升遷。太湖流域的蘇州、無錫、常州,十年以來,提拔了二十多名省部級高官。官員被提拔有「經濟發展」之功,但正因為畸形發展經濟,才令太湖污染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原蘇州市委書記王
09/26 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