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周铁:在黑色GDP的阴影下生存
日期:2011-08-24 10:12  点击:244



  近日,“环保卫士”吴立红致电本报,称宜兴周铁地区许多化工

厂长期以来违法排污,使当地成为污染重灾区,人们深受其害。记

者随后赶赴周铁调查。                            
工业废水“哺育”下的鱼米之乡
周铁镇坐落在太湖西北角,该地区河流纵横,是典型的江南水

乡风貌。但是,如今的河流已经风光不再。记者在分水一带看到,

尽管已是梅雨季节,大部分河道中的水还是浓黑如墨,腥臭袭人。

据了解,在周铁地区,仅登记在册的就有百多家化工厂,这个庞

大的工厂群构成了太湖流域最大的污染源之一,而当地大部分河流

都沦为排污渠道。
人们如今被迫以“墨水河”为邻。在周铁镇和广大农村,由于

至今没有通自来水,人们仍然凿井取水,有些人家的水井仅离河水

数米。一农民告诉记者,外地来的亲友都会嫌他们的井水有怪味儿。

由于没有可以替代的水源,许多农民就用污水来灌溉农田,种植水

稻。一个乡村管水员说,污染较为严重时,稻田里的黄鳝都被这些

“毒水”逼出来,四处乱窜。宜兴地区2002年曾经发生三千亩水稻

被污水毒死的惨剧,当地农民对此仍然心有余悸。
据说,由于害怕有毒,有条件的农民会把自家的大米卖掉再买

外地的大米吃。
所有“墨水河”的水都未经任何处理就流入了附近的太湖。两

个在湖边上结网的老人告诉记者,湖里的鱼没人吃了,因为有怪味

儿,他们只能到很远的地方去捕鱼。
据知情者说,周铁地区的河流不都是“墨水河”,还有些河流是

红色的或者黄色的,也有乳白色的,这要视附近工厂的产品结构定。

两个小学生告诉记者,他们学校旁边就有一个化工厂,“每天都在放

臭气,难闻死了”。就在他们家旁边,一条黝黑发臭的“墨水河”静

静地穿过分水镇,除了河水的颜色,那里的景观让人想起那些“人

家尽枕河”的江南古镇。

黑色GDP仍然主宰周铁人的命运

很难统计周铁到底有多少化工厂。在一家名为“天音”的化工厂外面,记者看到一条排污渠从厂里出来,穿过马路,通到一200米外的一条小河里,从这条排污渠源源流出暗黑色的废水,而小河里的水更是纯黑如墨。一个在附近稻田里劳动的农民说,一年365天,这些又黑又臭的废水天天都在往外流。不久前北京两记者来此调查,

发现一小学校园内开了两家小化工厂。无锡环保部门的一位工作人

员介绍说,宜兴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居多这

两年已经关停并转了一批小工厂,留下来的工厂也都要求进行改造。
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知情者说,许多企业上了治污设备,但

有的不能用,能用的也基本闲置,因为运行成本太高。很多企业在

偷排,手法也无所不用其极。据称,有的把有毒废水浇到煤上,通

过烧煤把毒物排放;有的用槽车把废水拉至山区或者用船运到太湖

深处倾倒;有的把废水攒下来,趁大雨天排到河里;还有的铺设数

公里暗道把污水直排太湖。 2004527日,分水地区突然停电,

居住在天音化工厂附近的农民很快被笼罩在一股刺鼻的气味儿之

中。人们纷纷弃家外逃,有的人从浴室直接跑到大街上。据了解,

天音厂的冷凝设备因停电停止运转,导致大量有毒气体外泄。愤怒

的人们在毒气散去后堵住了天音厂的大门。厂里的负责人已不知去

向。于是人们把工厂门口的电动门推倒以泄愤。
被群众举报而被抓住的偷排者通常都罚款了事。“罚款金额只有

治污成本的几十分之一,他们根本不会心疼。”吴立红说。
周铁地区有一家老牌化工厂,前后被罚数十次,曾被央视曝光。

但时至今日,仍能看出超标排放的迹象。
天音化工厂的某项目违法施工建设,后经举报才被责令补办“环

境影响评估”并进行整改。整改期间不允许试车,整改后可以向环

保厅申请试生产。但是,据知情者说,他们从来都没有停止

过生产。
  
据悉,天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周铁地区数一数二的化工企业,年产值上亿元,是当地的利税大户。知情者说,如果停产一天,天音可能会损失40多万。而行政处罚的最高额度才不过20万元。

省环保厅文件称:“在该项目200米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批准建设居民住宅、学校、卫生所等环境敏感的建

筑物。但记者在现场看到,离工厂不到百米就是村庄。村民说,他

们已经在此生活几十年了。在居民房子里,记者闻到一股难闻的气

味,跟天音厂里飘出的气味相同。
为什么不对这些污染企业采取关、停等强制手段呢?一位环保

部门工作人员说,关、停企业的权力在政府,而政府的着眼点往往

跟环保部门不一样,政府更关心经济总量和GDP增长。
周铁镇某官员曾当面指责吴立红,说他的举报使全镇损失了几

个亿。
一位70多岁的老党员因向媒体反映当地癌症发病率高而遭镇

领导批评,说他思想不好说真话的人反而要吃亏了。老人说,

要治污先要治干部。自从这些化工厂建立起来,周铁人的命运有

了显著改变。最早的变化发生在90年代初:一种千百年来在他们房前屋后生长的竹子,突然销声匿迹。河水开始变得极其恐怖,一户人家的四十多只鸭子到河里游泳,结果有去无回,全军覆没。
政府的态度使这个地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污染企业的避难所。

有知情者说,无锡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环保门槛偏低。记者了解到,

昆山某化工厂欲在当地设分厂,得不到批准,却顺利地在无锡八士

镇落户。据悉,八士镇也是污染重灾区。


吴立红:一个人的保卫战
吴立红说,他的摩托车不知道载过多少暗访者,从国家环保总

局到中央电视台,都有人坐过。但他随即感叹说,都没用。
吴立红98年积极参与太湖治污零点行动,配合媒体和环保部

门明察暗访,由此确立民间环保工作者的身份。多年来,他坚持不

懈调查当地污染状况,并多次向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环保部门举报,

使一些企业受到处罚。 一些地方官员和企业曾试图劝阻他,许诺给

他一些外贸合同,让他从中赚取巨额利润,也有工厂许诺送他商品

房,但都被拒绝。“个性决定命运。”吴立红说。在陪记者采访的过

程中,吴立红时常陷入悲观的情绪中。“已经到顶了,举报材料连总

理都拿到了,还是没有用。我真是无话可说。”
2002
7月宜兴3000亩水稻被污水毒死,当地有关部门上报

受害面积仅30亩。吴立红很生气,称要举报到国务院。随后,省市

环保部门和镇政府召开协调会,提出让吴进入宜兴环保局工作,吴

拒绝了。727日,吴立红致电国家环保总局田主任,田答应立即

调查。吴立红说,这个电话可能被监听了。当天,分水主要路口出

现标语,写着热烈拥护宜兴市公安局对吴立红进行刑事拘留等。

吴立红去派出所询问,在派出所发现了一叠内容相同尚未张贴的新

标语。吴随即被拘留,在拘留所里,还被戴上手铐脚镣,15天后被

释放。有人称,如果拘留可以无限期,就关他一辈子。
去年815日,吴立红被天音厂职工暴打。环保总局、省环保

厅和宜兴市委要求警方就这一事件属打击报复还是一般治安案件展

开调查,结果不了了之。
吴立红说,他和家人多次接到恐吓电话,称要制造车祸废了他,

也有人放话出20万买他人头,他的妻子和孩子因此长期生活在恐惧

中。那天我妻子梦见我被几个人用刀子乱捅,浑身血淋淋地站在她

面前。
一位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吴立红是个社会渣滓,打着

环保旗号敲诈勒索,谁不给钱他就举报谁。”对此几位关心环保的民

主党派人士分析说:“吴立红一个人面对那么强大的势力,要是有敲

诈勒索的行为,早就被抓起来了。”
吴立红也一直试图发动群众,他散发了数百份由省环保厅印发

的《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行动指南》,让群众参与举报,但收效甚

微。吴立红说,大家都怕遭到打击报复,或者自己和亲戚在厂里打

工,担心丢掉饭碗。
采访后记:
在从周铁返回的途中,记者经过太湖岸边,发现了一条

长长的蓝藻带,湖水散发出淡淡的腥臭味儿。这让记者联想

起滇池的情况。蓝藻的爆发几乎使整个滇池窒息,使滇池的

旅游价值和渔业价值丧失殆尽。太湖会成为下一个滇池吗?
《江南时报》 (200406高学军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9/26 06:11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