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完善生态网络格局
2011-08-15
根据《天津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本市将完善生态网络格局,优化城市绿色空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到2015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
规划期内,本市将建设一批城市公园、郊野公园等。在中心城区和环外地区,重点建设植物园、侯台公园等市、区级综合性公园;启动郊野公园和森林公园建设。在滨海新区,重点建设塘沽响螺湾公园、大沽炮台公园、空港经济区生态湖公园等市级综合性公园;规划建设郊野公园和森林公园;在外围区县,加快新城绿化,辟建大型公园、防护绿地、其他绿地为主,营造大绿氛围和绿色屏障,强化远郊城镇绿地生态、景观、服务功能。
根据规划,未来五年内覆盖市域的网络化绿地骨架将逐步成型。交通林网工程方面,国铁实施两侧林带新建与提升改造工程;结合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对规划期内新建(含扩建)和改造的高速公路、快速路、公路实施两侧林带新建与提升改造工程。水系林网工程方面,围绕重点治理独流减河、蓟运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等一、二级河道的治理,开展造林工程。开展绿色节点、绿色城镇、农田林网绿化等造林工程。
此外,还将进一步加强南北生态地区保护与利用。编制七里海、大黄堡、于桥水库、团泊湖、大港水库等重点生态地区规划,在保护中慎重进行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保护北部山地资源,加强林木抚育和采石采砂废弃矿面的植被恢复;增加生态补水,改善河流、水库水质,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统筹盐田开发与滨海新区生态体系保护,做好滨海新区盐田湿地利用和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