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菅直人称日本将放弃核电
日期:2011-07-15 12:02  点击:213

菅直人称日本将放弃核电

2011年07月15日    来源:新快报

  菅直人首相13日在首相官邸召开记者会就今后的能源政策宣布,将分阶段、逐步降低对核电的依赖,争取建设—个不依赖核电的社会。这是首相第一次明确提出“去核电”方针。该方针将带来日本能源政策的根本性转折,但由于没有明示具体时间和如何稳定电力供应,实现“去核电”的道路尚不明朗,并且将在产业界掀起波澜。
  
  首相说,3月发生的东电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令人痛感以往对核电站安全措施欠考虑,仅凭之前的认识,无法掌控核电这项技术。
  
  首相表示:“由此开始认识到应该建立不依赖核电的社会。要有计划、分阶段地降低对核电的依赖程度,逐步建立一个没有核电也能良好运转的社会。”
  
  首相已经表明辞职意向,却又做出重大政策转变的决策,这引起了舆论批评。对此,首相反驳说: “作为经历大地震和核电站事故的首相,这是职责所在。”
  
  分析人士认为,首相此时宣布“去核电”方针,是因为围绕重新启动九州电力公司的玄海核电站(位于佐贺县玄海盯)问题阎内出现混乱,财界和地方自治体对此一片指责之声,所以首相希望借明确能源政策的基本方针来打开局面。

  日本国内就核电问题打起了口水仗。不过既然日本的“安全神话”已经破灭,这也没什么不可思议的。有人主张脱离核电,有人主张混合发电,还有人主张改良技术……
  
  是巨大的海啸和核电站事故改变了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核环境”吗?答案是否定的。3-11大地震并没有给美、俄、中、朝这四个核国家近10年来执行的核政策带来任何变化。地震发生后,日本获得了很多国家的援助。但日本需要明确的事实是——这只是对日本受灾的同情和支援,而绝非四个核国家的军事策略。
  
  现在的国际政治虽然还不至于是露骨的弱肉强食,但幸灾乐祸的事情还是常有。如果日本开始“脱离核电”,忘却了自己所处的核环境,那日本的邻国肯定会说“请自便”,然后回家偷着乐。
  
  3·11地震后,一部分发达国家开始决定脱离核电。但NPT(《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本网注)5国(美俄英法中)和NPT 外的核国家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北朝鲜以及正在向核国家迈进的伊朗却仍然很坚定地继续走持核之路,而且这些核国家也从未考虑过放弃核电。

  冷战结束后,很多国家放弃了持核的理想。3· 11之后,又有很多国家选择了“脱离核电”。这是从军事和和平两个层面上的“脱原子能”。但去年秋天北约举行首脑会议时也宣布“只要核武器存在,北约组织就一直保持‘核同盟’状态”。就像选择脱离核电的国家对必须从核电大国法国进口电力心知肚明一样,脱离核电的国家根本无法脱离对持核同盟国的依存。而且在电力和安保两方面,这种依存与被依存的关系今后还会更加深刻。
  
  日本要步欧洲脱离核电国家的后尘吗?即便远东的核环境和欧洲相去甚远,日本也还要坚持给邻国提供笑柄吗?那些非核国家和平使用核能的权利是在放弃军事使用权的基础上获得的,但因为拥有脱离条约的自主权,这种放弃并不是绝对的和最终的。
  
  原子能的军事利用和和平利用实际上盘根错节,无论放弃哪一样,最终都会导致该国在原子能研究上的后退和衰退,也就是说会沦为二流国家。日本应该坚持核能的和平使用权,免得让别人幸灾乐祸。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9/26 17:56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