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初三毕业生有12.5万名,
针对目前存在的“普高热”,王大平建议,有些分数偏低的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学校,不一定是所有的分数都上高中考大学。考生和家长在后面选择补报时选择理智一点,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专业。据介绍,由于志愿、身体或面试不合格等原因落榜的中考生将在8月中旬有机会进行志愿补报。届时,市中招办将把没有录取满额的学校和专业全部向考生公布。
“只要够分数、够计划就可正常地录取。”王大平分析,中考退档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录取当中,招生学校在检查考生的报名单和打印材料时,主要针对学生体检方面进行检查。如考生报考普通高中住宿学校时,要求不能有传染病。另外,一些中专技校在体检中将出示一个结果通知书,通知书明确告诉考生适合报哪个专业,不适合报哪个专业,对视力、身高、辨色力有要求的专业都会进行检查,如发现有差异,学校可以要求退档。
核心提示
高招调剂名额未经批准没有学历
本市高招目前逐步进入尾声,社会上一些教育或招生咨询公司声称手握高校调剂计划,诱惑家长和考生通过花钱买指标上大学。昨天,市高招办主任周轩做客首都之窗时揭穿了这种“完全不可信”的骗局。
据了解,目前部分高校招生时会安排一定比例的预留计划。按照教育部规定,预留的计划不能超过学校招生总规模的1%,主要是为平衡在全国招生时各地生源水平不均的情况。“这个计划同样要经过省级的批准,按照录取的方式来录取。不经过招生办的录取,最后到教育部那儿不可能拿到国家承认的学历。”周轩表示,利用调剂指标花钱上大学的说法是“完全不可信的”。
权威表态
“高招录取率今后稳定在70%左右”
市教委发展规划处处长彭斌柏昨天透露,今后几年本市招生增长幅度会适当放缓,市教委将会妥善处理北京市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和高等教育稳定规模的关系,并通过结构调整保证北京市高考录取比例都稳定在70%左右。
“港校招生对北京考生是好事”
香港高校内地招生掀起的连锁冲击成为今年高招的一大看点。市高招办主任周轩认为,港校招生加在一起也就是几百人。“对于我们招生本身来说没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北京的考生来说,有多种选择是件好事。”
来源: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