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5月27日 09:38:32 来源: 无锡日报
以建设生态文明先驱城市为志向的无锡市,在节能减排工作上完成了一次成功实践――全市COD、SO2排放量已在2005年基础上累计削减25%和28%,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十一五”期间的节能减排任务。
改善生态环境,无锡始终不遗余力。治水先治污,我市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和行动。作为倒逼环保工作落到实处的一把“利剑”,节能减排的成效已成为考核领导干部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无锡围绕消化增量、削减存量、控制总量进行着不懈努力,“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等措施的扎实推进,使无锡主要污染物的削减排放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新区新城污水处理厂,是全市68座污水处理厂中的一座。这个公园般的污水处理厂,去年已将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从“一级B”提升到“一级A”,这使得出厂水质同步实现全面升级。目前,全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达150万吨/日,68座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了提标改造。
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提标改造,还仅是众多“工程减排”项目中的一项。纺织染整、化学、造纸、钢铁、电镀和食品制造等六大重点行业,按国家和省太湖地区水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全面提标升级。污水主次管网建设的推进,提高了生活污水纳污接管率和处理率。去年全市新增污水管网2100多公里,污水管网总长度达6178公里,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到85%。今年,我市将实现污水处理厂和污水主管网全覆盖,主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明年实现污水支管网全覆盖,主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
SO2,严重影响和污染大气环境,脱硫工程建设的推进,为我市减排SO2提供了保障,全市35吨以上燃煤电厂全部完成了脱硫设施建设,去年,40个S02减排项目已全部竣工。同时,市区集中开展清洁能源区建设,目前,市区内环50平方公里范围内10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全部完成了能源改造,拆除淘汰237台燃煤锅(窑)炉,减少用煤17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2168.2吨。
循环经济,在“工程减排”推进同时应势而上。全市9个工业园区、57家工业企业,纷纷开展了省、市级循环经济试点,实施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85个。其中海力士-恒亿半导体有限公司、江阴湟里纸业有限公司、一汽锡柴等单位建成了中水回用设施,大大减少了废水的排放。目前,全市900多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600多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结构减排”,足以证明铁腕治污态度的坚决。2006年以来,我市相继开展了化工、“五小”和“三高两低”企业整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多种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截止到去年底,全市已累计关停“五小”、“三高两低”企业1421家(其中化工1181家),整改达标371家;关停并转迁沿湖企业53家;全面拆除32台水泥机立窑,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284万吨/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4700吨/年。
面源污染,随着“结构减排”的推进得到有效控制。在实行城市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同时,我市对桃花山垃圾填埋场进行了改造扩建,使无锡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了100%。全力封堵排污口,斩断了一条条污染环境的"乌龙"。去年,我市强制封堵了23条主要入湖河道沿岸189家企业170个排污口,城区近400余家排污单位实现污水接管。同时,全面取缔水源保护区范围和环太湖核心区的畜禽养殖,已关闭整治畜禽养殖场942家。全市一大批自然村完成了分散村庄生活污水点源治理工程,新建规模养殖业沼气工程40个,减少了污水直排。
"监督减排",管住了全市各行业的排污"阀门"。去年,我市新修订出台了《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规定了更为严格的法律责任,将斩污之剑磨得愈加锋利。同时,严格的环境准入将一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挡在了门外。全市77个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的区域环评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在环保执法上,去年我市市、区两级组织环保执法检查1.48万次,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282件,80家企业因违法排污公开道歉和承诺。
COD、SO2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大幅削减,持续改善了环境质量状况,换来了一方碧水蓝天。2008年,市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气达343天。在水环境方面,太湖富营养化程度和蓝藻水华聚集程度均有所改善,参与小康考核的10条主要入湖河道水质达标率稳定在80%左右,37个小康断面和79个河长制断面水质达标率稳定在80%以上。 (景明)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