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速记版)
主持人:下面我们要请出清华大学中国当代研究中心教授李楯先生为我们讲话,李楯先生大家可能很熟悉,他对于我们当代中国的很多问题有精辟的研究和透彻的理解,他的风采我们在圆明园见到过,有请李楯教授。
李楯:大家好,今天是公益中国网开通仪式,在这里我要讲的是人的关爱之心、公益之心。关爱之心、公益之心是国家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我们都知道在近几年,提出了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又深深地感觉我们所处的社会和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有着诸多不和谐的地方。
社会并不像我们理想的那样,它实际上是由利益主张各不相同的人群组成的,总有些人可能暂时地甚至是比较长期地处在一种困境或者是不幸之中,他们是需要帮助的。
以国内而言,我们知道几年前在总理两会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说到,我们这个国家在当时年收入在625块钱以下的有三千万人,865块钱以下的九千万人,但是包括前面的三千万人。 我们在城市享受低保的有两千二百万人,也就是加在一起是一亿一,是这样一个数字。我们也知道在两年前,按照官方公布的数字,城市中20%收入最高的人,我们把收入分成最高的、较高的、中等的、最低的点,他们的金融资产占了中国的6%,我们城乡之间的收入差别公布的数据是一比三,专家估计实际在一比六。
我们在前些年以县为单位分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时,在90年代中期当时最低的贵州省,最高的是珠海市区,相差84倍。我们再看看我们这个世界,在上个世纪60年代生活在富有国家的20%的人和生活在最穷困的20%的人的收入差距当中是30比1,到了90年代是60比1,到了1997年是74比1。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这个世界提出了人类发展这个概念。每个人的生存质量而不是平均的生存状况,是不是能更好一些,他们是不是能有尊严地生存,是不是能有滋有味地活着,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国秘书长提出了全球协议,强调了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国的成员国包括中国在内在世纪之交提出了千年目标。
我们看中央电视台在前不久曾经报告过的一个50多岁的老年妇女,为了在货车上拣28个塑料瓶子卖钱来解决她得了白血病孙子的医疗费用问题,被警察逮捕了。甚至今天当我走进这个会场的时候,在门口我看到一个残疾人,他要走进这个会场是很不容易的。但是,他的残疾车不能进来。我就想这个时候是不是应该尽一些很微薄的力量帮助他走进来。这里有一个问题,可怕的是我觉得不在于我前面讲的经济收入的差距,而是人们各顾各,有时候甚至是全无诚信,有时候是突破了人文底线,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和谐社会、提出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我觉得这是根本上的改变,这也是我们发展目标的转变。我们这个国家有特殊的经历,一个制度上缺乏公共事务,公共政策、公共领域这样一个概念,我们是在近几年逐步认识到这样一些概念的。
第二是在态度上,我们缺乏尊重别人和自己不同的权利,缺乏恻隐之心,我们知道政府的领域现在分化出一个市场的领域,我们注意到还有一个公共领域在我们这里发展极不成熟它的空间狭小,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有一个大家做好事做公益事业的公共领域,能够在我们面对的诸多问题的时候,政府、企业、非政府非盈利组织以及国际社会的合作能使我们发展得更好一些。
除了制度之外,我觉得更需要改变的是我们的观念,我们习惯了心存敌意,我们长期不理解合作,不理解共生共存,我觉得在人与人为敌的时候,人才会与自然为敌,使我们的生存环境、使我们的社会环境、使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都受到了诸多的影响。
我觉得这里有一个改变国民素质品位的问题,我们需要中国文明的传播,需要连接世界上的先进文化,我们应该帮助别人,我们应该有博爱的精神,对生命、对自然,存一种爱惜和敬畏的心态,我们也应该理解,我们的老祖宗把仁义道德的仁看作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我们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老祖宗说,仁者人也,能够处理好这种相互关系的就达到了做人的最高准则,说仁者爱人。因此,我们需要很好地体味什么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是恻隐之心?我觉得当多数的人都能在使自己生活好一些的时候,能够关注一些别人,关注一下自己是否能够对他人有一些更好的社会,能够尽到自己的力量,那样我们的社会就会好一些。我们说仁爱之心作为一种公民素养,也是我们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我们不要一看到综合国力就认为它只是经济资源,一种死的物质的资源的力量,它还包括制度,还包括我们这个民族的品德,包括我们有没有仁爱之心,正是这种仁爱之心公益之心它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缺乏这种资源经济可以增长,但社会难以和谐!只有有了能够再现这种仁爱之心公益之心的中华民族才可能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才可能有和谐的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的前景才是光明的!谢谢大家。
主持人:李教授的发言尖锐、深刻,让我想起我们的古人的两句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正是有这些矛盾才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我也希望通过努力我们的社会变成更加和谐的社会,这种和谐不但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谢谢李教授,我们会记住你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