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疫情再次来袭,打破了短暂的平静。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工作,机电工程学院学子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抗疫一线中去,尽显机电学子的勇气与担当,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美丽的身影。
19级农机创新班袁业超志愿事迹

(图/袁业超)
疫情突然爆发,各地迅速展开疫情防控部署,广泛号召青年志愿者。在从小耳濡目染的教育下,以及身边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中,袁业超在知晓疫情爆发后,也毅然决定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参与到防疫的志愿工作中。
1月6日,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葛埠口南头防控点,袁业超穿上了红马甲,将自己融入到了一片红色的海洋之中。袁业超严守各村之间的唯一一个出入口,坚决卡点,努力做到“应检尽检、应检必检”,不落下每一位村民。袁业超轮班时间大约为早上八点至晚上八点,轮班时间内,他协助工作人员测温登记,维持进出口秩序规范,进行数据录入,引导大家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离、戴好口罩,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袁志超在工作的十二小时里一丝不苟、拼尽全力,尽管疲惫不堪,但仍不觉辛苦。在工作结束的每个夜晚,袁志超只会睡得更加香甜。
21级电信二班朱明支援事迹
(图/朱明)
临近春节,面对新冠疫情的卷土重来,各地迅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朱明所在的村庄——信阳市新县苏河镇朱店村,其疫情形势也较为严峻。各地陆陆续续返乡人员络绎不绝,给村中防控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量。见此,朱明第一时间向所在地区报名,主动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1月10日,朱明听从工作分配,和驻村书记一同向村里返乡人员及老人、孩子宣传近期防疫工作。每天早上八点,朱明便骑上电动车,载着宣传喇叭,开始了一天的疫情防护宣传工作。他不断进行疫情防护知识宣讲以提高村民的防范意识,深入村庄张贴疫情防控告知书,全力配合当地村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朱明用自己的真切爱心与实际行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证了防疫知识、措施及要求正确宣传到每家每户,用青春力量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第一道防线。
19级能动一班张雅东志愿事迹
(图/张雅东 )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身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张雅东,在接到自己的家乡——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中华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通知时,便积极响应号召,报名成为了一名当地疫情防控志愿者。从1月6日起至今,他每天与当地社区执勤上岗,每天工作是 8个小时,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对外来人员进行体温测量,查看行程码、健康码、核酸报告,并进行登记。工作虽然繁琐而辛苦,但他却从未感觉到累,而是为自己是一名志愿者而感到骄傲。在他看来,身为一名志愿者让他深深地体会到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艰辛,认识到了什么是责任,也让他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20级机制二班于意志愿事迹
(图/于意)
回到家乡后,于意积极响应自己的家乡——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高店乡高道村疫情防控的号召,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志愿者。自1月11日至今,他的工作主要是在家乡疫情卡点处执勤,对来往人员进行登记、测温,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电话回访,对村内进行疫情防控消杀,并进行村内走访工作,对返乡人员的个人信息、返乡方式、核酸检测情况进行登记等工作。在他看来,成为一名志愿者,并不只是单纯的奉献,你更能从中学会很多东西,找到自己的价值,你会发现当你为他人、为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时,你的心里会感到非常温暖。
青年从来都不是旁观者,而是积极践行者、热忱付出者。我们始终相信,寒冬可逾越,暖春亦如期,带到疫情结束,让我们共赴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