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踏访历史遗迹,寻找红色记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正式出征,九名成员经过四个小时跋涉抵达第一站青岛即墨市鳌山卫卫镇拜访了两位抗战老兵。
早晨六点,队员们在青岛农业大学东门集合并举行了简单的出征仪式。实践第一天的上午,实践队的任务是拜访两位革命老兵,分别是家住鳌山卫镇杨家岭村的杨友平老人和神汤沟村的于星云老人。

七月清晨的凉意微醺,清一色身着黄衫的队员们热情饱满,为切实体会抗战艰辛,队员在搭乘汽车一小时候后换徒步行进,队员们背着摄影摄像装备和行囊,大部分时间行走在烈日下,路途辛苦,溽暑难耐,但大家热情不减。徒步三个小时后,上午十点队员们到达第一站——青岛即墨市鳌山卫镇。动漫与传媒学院团委书记嵇安奕老师与团委副书记杨静老师与队员于杨家岭村一处会合,共同拜访革命老兵。
实践团首先来到革命老兵杨友平老人家。转过巷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农家小院,杨友平老人行动不便,却依然柱杖热情地欢迎实践团的到来。在交谈中,队员了解到,老人21岁加入山东保安第一独立旅。曾跟随分编的队伍参加著名的即墨三都河战役,也曾在青岛崂山等处参加过抗日战斗。忆起抵御外辱的那些岁月时,93岁的高龄老人谈话间时露激动之情,感染着在场的师生。老人右手的手腕处曾因负枪伤而留下终身的伤疤,如今因弹片残存而鼓起一个突兀的大包,让大家甚为动容。随后,实践团将提前录制好的“对革命老兵说的话”主题访谈视频光盘送给杨老,老人看到之后表示很感动。接着,实践团将慰问品和装满青农学生祝福的信封以及一件实践队的队服赠与杨老。最后嵇老师和杨老师又再一次表达了深切的关怀与慰问,两位老师与同学们同老人一起留影纪念,告别老人后,继续向下一个目的地神汤沟村前进。
接近十一点时,实践团到达神汤沟村于星云老人的家,于老已经94岁高龄,年逾耄耋的他依然精神矍铄,身体硬朗。老人年事已高,但讲述抗战的记忆时仿若历历在目。于老战功不菲,荣获过勋章,家中有挂有赤色的锦旗,其上注有“抗日英雄,民族脊梁”的赠语,以及将“抗日英雄”四个大字装裱起来的画框,这对于星云老前辈来说,是荣耀也是使命。嵇安奕老师与杨静老师关心于老的家庭和生活,老师们满怀敬意与慰问之情,与老人进行深切的交谈,对老人的生活起居问题进行了详细了解,老人健谈,乐观的态度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离开时实践团同样为于老赠送了慰问品和纪念品,并同师生们留影纪念。临走前,两位老师还与老人的家属进行了沟通和了解,并寄予了深深的祝福。
![XFY8BPWXS[U[D@}_HR]Z`VN](http://www.pubchn.com/file/upload/201507/22/16-51-17-35-133462.jpg)
中午队员们简单解决了午饭,饭后两位老师对活动的第一天进行了总结,她们表示,对于实践队的队员们在此次的徒步实践中采用徒步的方式表示非常支持,对实践过程中的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纠正和指导,并勉励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实践过程中继续坚持和发扬这种艰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实践中感知革命力量,感怀红色岁月。总结后,大家便再次启程,直奔下一站——姚庆祥烈士纪念馆。到达目的地后,馆长姚清升老人为实践团讲述了姚庆祥的生平事迹和革命历程,并追忆了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故事。听革命抗战史,温故赤血爱国情,下午五点左右,在动漫与传媒学院团委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结束了第一天的实践活动,带着对红色记忆的热情踏上了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