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介绍

 
国庆黄金周,很多人利用假期来旅行、探亲、购物,各种花式享受假期。
 
当我们在享受假期时,或许很少思考:这份安宁与繁荣从何而来?我们又该如何守护它?
 
我们祝福祖国母亲“生日快乐”,但祝福的歌,不只唱给特殊的日子,365天应该有365个祝福。
 
最真实的爱国,不是国庆节日的热烈欢呼,而是日常生活中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对自然的爱护、对他人的温度。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50918115050
 
广而告之公益广告《传递祝福 以爱为本》
 
正如广而告之公益广告里,一首生日快乐歌带起了欢乐的气氛,一份真挚的祝福拉进你我的距离,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同样的真情对待每天,祝福每个人。
 
但是,最近网络上开始流行一种“纸醉金迷不带我,全球变暖却怪我”的论调,仿佛普通人微小的善行在社会问题面前无足轻重。
 
图片 2

来源:短视频评论区
 
然而,若我们用佛学这种哲学的智慧思考,便会发现:这种观点完全经不住推敲。
 
佛学上有个概念叫「共业」,顾名思义就是说大家共同感受到的生活环境,群体行为共同制造的业障。
 
前几年有个新闻,台风把海里所有的垃圾都还给了人类,这就是明明确确的因果,你怎么对大自然、怎么对众生,都会回馈到你自身身上。
 

 
来源:腾讯视频
 
虽然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确实存在,但这不意味着普通人无能为力。虽然我们无法跟共业割席,但我们可以让共的恶业,变成善业。
 
举个例子,早高峰的地铁车厢,拥挤不堪。突然一个急刹车,有人踉跄地踩到了另一人的脚。
 
"没长眼睛啊!"被踩者怒目而视。"挤什么挤,又不是故意的!"踩人者反唇相讥。
 
此时,免不了一番争吵,甚至还可能大打出手。
 
但是,同样的急刹车,同样被踩到脚。
 
"对不起,您没事吧?"踩人者连忙道歉。"没事没事,这么挤难免的。"被踩者报以理解的一笑。
 
瞬间,可能发生的冲突化为无形,甚至两人相视一笑,一种微妙的和谐在车厢内流动。
 
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场景,每天都在我们的城市中上演。选择哪一条路径,不仅关乎当事双方的心情,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我们共同的社会氛围。
 
图片 4

来源:图怪兽
 
《法句经》有云:“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
 
一句真诚的“谢谢”,一个温暖的笑脸,一次微小的谦让,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善行,实则是转变共业的起点,正所谓种善因得善果。
 
这些不只是从佛学、哲学层面来讲,即使从现代科学来看,也可以验证。
 
从心理学来看,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2010年的心理学研究显示,善意具有连锁反应。
 
图怪兽_教师节快乐祝福全屏海报(1)

来源:图怪兽
 
神经科学发现,行善时大脑分泌的催产素和多巴胺不仅能提升幸福感,还能增强免疫系统。这也说明,善行不仅利益他人,也直接利益自己,正是自利利他的完美统一。
 
从经济学来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罗的研究指出,善意行为能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增强社会信任,是社会运行的重要润滑剂。
 
从生态学视角,每个人的环保小行动,如减少一次性塑料使用,乘以十四亿人口,将是巨大的改变。

640_看图王 

来源:煤炭视界
 
大家听过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吗?
 
佛印称苏东坡坐禅像一尊佛,苏东坡嘲笑佛印坐禅像一坨牛粪,苏小妹一句话让他羞愧万分“佛印心中有佛,看万物都是佛。你心中有屎,所以看别人也就都是一坨屎”。
 
这个故事很值得我们启发。转变共业的关键不在于指责他人,而在于从自身做起。
 
研究表明,当社会中有10%的人坚持某种信念或行为时,这种信念或行为就会成为社会主流。这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转变共业的那“关键少数”。
 
● 从每天对别人说真诚的赞美或感谢开始;
 
● 以微笑面对遇见的人,即使戴着口罩也能用眼睛微笑;
 
● 见到他人行善或成功,心生欢喜而非嫉妒;
 
● 减少网络抱怨与指责,多传播正向内容……
 
图怪兽_教师节快乐祝福全屏海报(2)

来源:图怪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让我们将国庆的祝福延伸至每一个平凡日子
 
用微小的善行守护这份安宁与繁荣
 
你尽管善良,未来自有安排
 
以爱待世界,世界温暖回你

公益中国,从我心做起。

公益中国网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大公益范畴各类公益事件,欢迎提供新闻线索。

公益网站:http://www.pubchn.com/    E-mail:pubchn@mmia.com

文章转载自公益中国网:https://www.pubchn.com/special/show.php?itemid=420
 
 
图片报道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