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
不看手机,全世界都仿佛岁月静好;一打开短视频,瞬间便被卷入各种各样的情感风暴——
男人为家庭奔波的压抑、女人独自支撑的委屈、年轻人对原生家庭的控诉、老人无人陪伴的孤苦、打工人维持生计的辛酸、老板难以言说的无奈……
来源:图怪兽
这些故事极其鲜活,情绪相当强烈,让人有一种仿佛整个世界都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而我们身边的现实又与之相反的割裂感。
如果说这些并非巧合,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围猎”呢?
我们看似在一片广阔的互联网中,能接受到无穷无尽的信息,但当你连续几次聊到或搜索某个话题,大数据算法便悄然为你贴上标签,开始信息茧房的精准投喂。
于是,男人沉溺于“无人理解”的辛酸中,女人辗转在“丧偶式育儿”的案例间,年轻人则沉浸在“断绝原生家庭”的激愤里,老人被困在“子女不孝”的剧情里……
来源:嘉哥嘉嫂
信息茧房的牢笼可怕就可怕在,这些“毒鸡汤”看似在为你发声、替你抱不平,实则用最片面的观点,进行最彻底的挑拨。
他们将复杂的、需要经营的人际关系,简化成一场简单的“谁亏欠谁”的算计,仿佛所有人生来利益相悖。这种逻辑之下,合作变成了妥协,理解变成了懦弱,承担责任变成了被PUA。
于是,现实的细微摩擦都能被上升为不可调和的冲突,殊不知背后吃这碗“饭”的人早已赚得钵满盆满。
这场挑拨之下的牺牲品,又何止是普通人?
比如常说的“性别平等”问题,明明是个别案例却被炒成普遍现象,明明是复杂问题却被解读成简单对立,这背后不止是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等一系列思想渗透的基本操作,更是一场包裹着“自由”“平等”糖衣的思想殖民。
来源:图怪兽
其中,最深受其害的就是日韩和欧洲。
日本性别对立斗了三十年,如今男性不敢单独和女性乘电梯,办公室里必须开门办公。女性则普遍恐婚,认为结婚是“人生坟墓”。
生育率1.15,老龄化全球第一,整个社会低欲望、躺平、过劳死、孤独死……
来源:日本厚生劳动省
最可怕的是,无论补贴如何增加、托育服务如何完善、产假制度如何优化,生育率却始终难以回升。
不婚不育,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选择”,而是整整一代人的社会共识。
日本开始陷入孩子数量减少,导致教育成本高昂,使得家庭更不愿生育,进而孩子数量进一步减少的“低生育率陷阱”,以及劳动力短缺导致许多企业招不到工人,社会保障体系不堪重负,经济增长乏力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几年前,马斯克的那句“日本若不改变现状,终将走向灭亡”,很多人不屑一顾;但今天,再回头看他说的话并非危言耸听。
来源:X
“邻居”韩国的情况更加严峻,生育率跌破0.72,全球最低。照这个速度下去,韩国50年内人口就会减半。
这种“离间计”,怎么破?
将一切问题归咎于互联网,本身也是一种逃避。真正的破局之道,在于我们自身的清醒与选择。
1.主动破茧,保持清醒:
我们要时刻意识到自己可能正身处信息茧房之中,有意识地跳出推荐流,多去开放式的平台,去搜索不同的观点,关注那些理性、多元、建设性的声音。
来源:图怪兽
对任何煽动情绪、制造对立的极端内容,保持一份冰冷的警惕。
2.回归现实,用心感受:
网上的“毒鸡汤”看看就好,别带进生活里。生活的真谛,永远在手机屏幕之外。是在下班后一顿温暖的饭菜,是孩子一个笨拙的拥抱,是伴侣一次耐心的倾听,是父母一句琐碎的唠叨。
来源:图怪兽
放下手机,去真实地参与生活,你会发现,真正的生活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童话,有时就算仅有一丝甜也可冲淡几分苦。
做一个清醒的“冲浪者”,珍惜身边的每个人,做好手里的每件事,都比看些无聊的“毒鸡汤”来的真实。
公益中国,从我心做起。
公益中国网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大公益范畴各类公益事件,欢迎提供新闻线索。
公益网站:http://www.pubchn.com/ E-mail:pubchn@mmia.com
文章转载自公益中国网:https://www.pubchn.com/special/show.php?itemid=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