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注射后的异常反应及处理
2006-04-18

预防注射后可能有以下三方面的反应。 
 
  第一类为一般反应,即注射后少数儿童有低烧(38.5度以下)、头痛、轻度腹泻、偶尔有皮疹。往往在2-3天内可自行消失。 
 
  第二类为异常反应,只有个别过敏体质的儿童才有可能出现此类反应,常见的有: 
 
  1.过敏性皮疹。于注射后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多见为荨麻疹、皮疹大小不等、呈淡红或深色皮疹。 
 
  2.过敏性紫癜。注射后2-5天内出现皮疹或出血点,大小不一,伴有关节发热、肿、痛,有时出现消化道过敏症状。 
 
  3.过敏性休克。十分罕见,一般注射后几分钟即出现头痛、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出现休克体征。 
 
  4.晕厥。轻者心慌、虚弱、四肢发冷、恶心欲吐,短时可恢复;重者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冷汗、四肢冰凉、甚至昏迷。 
 
  第三类为局部化脓反应,家长应冷静对待,根据情况分别处理。若体温在38.5度以下,皮疹稀少,一般情况尚好者,属一般反应。宜安静休息,多饮水,对症处于,经2-3天即可自愈。如果发生了异常反应,必须立即送医院就诊,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过敏性皮疹的处理:轻者用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每或息斯敏糖浆,重者静脉注射葡萄糖加维生素C和激素,其效果良好。 
 
  过敏性紫癜的处理:采用大剂量激素可获良效。 
 
  过敏性休克的处理:立即平卧,呈中凹位(头和下肢均抬高15-30度);注意保暖;皮下或静脉注射1:1000肾上激素0.5-1ml,可酌情重复注射;针刺入中穴;酌情施用抗过敏药或升压剂,呼吸兴奋剂。 
 
  晕厥的处理:立即平卧,取中凹位;安静,保暖;饮温糖水;重者针刺人中、合谷两个穴位;酌情升压。在预防注射前要作好宣传工作,消除恐惧心理选择良好的注射场所,避免空用腹注射和不良刺激,晕厥是可以预防的。 
 
  局部化脓的处理:轻者用75%酒精湿敷,疗效很好。重者局部敷鱼石脂软膏或消炎止痛膏,若有波动感则说明已化脓感染,应切开排脓,并注射抗菌素消炎。

文章来源:好孩子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