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的荠菜格外香
2006-04-10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这是宋朝的诗人辛弃疾描写荠菜的一首小诗,把荠菜超乎寻常的生命力,完美地展现了出来。在北方一望无垠的麦田里,每到农历二月底三月初,荠菜就绽开了美丽的白色小花,送出一阵阵的清香,让人流连忘返,产生强烈的饮食欲望。
  

      荠菜的吃法有很多种,可拌、可炒、可烩、可做汤,但我最钟情的吃法还是包水饺。至今,我们家每年都要包荠菜水饺。挖来的荠菜,绿中带紫的叶子,白色的根须,粘着细细的沙土,一股清新的香气扑鼻而来。细细地择去黄叶、须根,掸去泥土,用清水一遍遍地淘洗,直到叶子绿得发亮,根白得耀眼,捞出来放在热水盆里。然后用刀细细地剁碎,拌上豆腐、粉条、鸡蛋,再加入盐、味精、葱、姜末、生豆油,各种调料加足,和面擀皮包饺子,噼噼啪啪下锅,热气腾腾端上桌,全家人人手一碗,你就吃吧,咬一口,一个字:鲜!

  即使在鸡鸭鱼肉什么都不缺的今天,荠菜水饺依然是一种美味。这是因为,荠菜不但好吃,还是一味良药。它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明目降压的作用。民间有“到了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谚语。《名医别录》中也有记载:“荠菜,甘温无毒,和脾利水,止血明目。”可见人们采集和食用荠菜的历史源远流长。

  眼下又到了荠菜飘香的时候,闲暇之余,与家人一起置身田间地头,踏青挖菜,于身、于心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情趣。至于它的吃法已不再是最重要的了,无论怎么吃,荠菜特有的清香是不变的。(高中梅)

  ■健康时报提示:

  在食用野菜时要彻底清洗,最好用开水过一下,或者是在清水里浸泡2小时以上。过敏体质的人在吃野菜时要格外慎重,应不吃或少吃野菜。如果食用野菜出现不良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健康时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