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年轻白领染上“情绪性失眠”
2006-04-04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第一次接受重大任务,紧张焦虑失眠;忙得不可开交,亢奋过度失眠;和领导发生矛盾,心情低落失眠,近七成沪上年轻白领染上“情绪性失眠”。睡眠研究专家表示,年轻人失眠90%以上皆因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引发。

  昨天是世界睡眠日,刚刚公布的2006年包括上海在内的六城市普通人群失眠现状调查显示,我国

成年人的失眠患病率为57%,约50%的失眠症患者伴有各种精神疾病。其中,工作压力较大的年轻白领患上“情绪性失眠”的几率最高。

  昨天,市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主任陈志清副主任医师表示,年轻人失眠90%以上皆是由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而引发的。据不完全调查显示,失眠者大都有类似的特点:性格敏感、多疑、犹豫不决、完美主义、爱担心、易焦虑等。

  大多数白领的失眠症最初都是由于常常加班形成的,繁忙的工作和巨大的压力往往使他们需要熬夜、甚至通宵工作。久而久之,生物钟就随着晚睡的习惯改变了,到了想睡觉的时候也开始难以成眠,从而产生对睡眠的紧张心理。

  另外,由生活中的偶发事件引起的情绪急躁、焦虑、郁闷等,也容易造成短期的失眠。长期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足够的休息,会出现头疼、头晕、记忆力衰退、食欲不振等现象。有些失眠者的免疫力也受到很大程度的损害,最终引发高血压、溃疡病等严重的健康问题。

  心理医生建议,切忌躺在床上思考事情,最好将卧房单纯化,不要在卧房做太多其他的事情。另外,别把能否睡着太当回事。睡眠也是人身体的自然反应,困了就想睡觉,不要人为地去控制它,应该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不去刻意地控制情绪和思维时,也许反倒能自然而然地入睡。

  专家提醒

  治疗失眠慎用镇静类药物

  昨天是“世界睡眠日”,记者从上海市中医医院获悉,睡不着、睡不实已不再是老年人群的“专利”,中壮年也已成为失眠高发人群。专家同时提醒,失眠是由心理、疾病、药物、环境、体质等五大因素引起的,一味靠镇静药物,只能适得其反。

  据调查,中国人的睡眠时间在减少,而且睡眠质量也有所下降,目前有45%的人饱受失眠之苦。“过去失眠门诊接诊的人群以老年人为主,现在,中壮年人群的比例正在增多。”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中医门诊的姚永年主任告诉记者,在他接诊的过程中发现,这些人群均表现出焦虑、烦躁、头晕、火气大等特点,而造成中壮年人群失眠的主要原因为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等。

  而此前上海的一项调查结果也表明,只有17%的上海市民每天能睡足七八个小时,而67%的人每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在接受调查的两万人中,超过70%的人入睡有困难,近25%的人不得不依赖安眠药。

  “失眠人群患抑郁症的人数为正常人的3倍。”姚永年主任表示,长期失眠的人会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出现障碍,工作力不从心,事故发生几率较睡眠正常人高2倍。据了解,超过八成的失眠人群存在药物依赖性,多数是靠镇静药物。但专家提醒,事实上,失眠是由心理、疾病、药物、环境、体质等五大因素引起的,一味靠镇静药物,只能适得其反。

  为此,专家建议,失眠人群应到医院失眠专科门诊就诊,由掌握专业知识的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遏制滥用镇静药物的现象。此外,适度增加体力活动,平衡人体内环境,确保睡眠质量,是中壮年人群缓解失眠的捷径。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