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查乙肝不会危及公众健康
2010-03-09

禁查乙肝不会危及公众健康

2010年3月9日  华龙网-重庆晚报

   就业入学 体检禁止查乙肝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拟于近期制定此项政策

  日前,卫生部就体检中乙肝病毒检测有关问题召开媒体通气会。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表示,卫生部拟于近期制定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乙肝五项”检查有关政策。明确禁止将携带乙肝病毒作为限制入学、就业的条件。

  目前,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入学、就业时受到限制和不公平待遇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为了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已经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影响他人健康进行了周密论证、慎重决策。

  此次政策调整后,卫生部将进一步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管理,确保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调整后的体检项目开展入学、就业体检,及时查处、纠正违反规定进行“乙肝五项”检查的行为。

  取消乙肝检测后,此前限制乙肝病毒携带者从事的行业是否依然存在?对此,毛群安告诉记者,如果从事的是一种可能引起乙肝传播的工作,这还是要进行限制的,比如说采供血工作。

  “但这种特别要做出职业限制的,要有一个法定的程序来审定。这在即将出台的文件中将有具体、明确的规定。”

  毛群安说,为医学目的而开展的“乙肝五项”检查,检查机构应严格保护体检者的隐私;为健康目的开展的“乙肝五项”检查,检查机构应充分尊重体检者的选择权并保护其隐私,体检组织者不得强制体检者接受“乙肝五项”检查。

  据新华社电

  市教委:学校将取消乙肝检测

  昨天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取消学生入学体检中的乙肝检测,能更加有利地保护乙肝病毒携带者受教育的权利。

  据介绍,目前我市中小学生体检内容中都没有对乙肝五项指标进行检测,但是按照卫生和妇幼保健部门的要求,我市大学新生和幼儿园新生在入学前会要求体检,体检内容中有乙肝的检测项目。不过,教育部门并没有规定任何学校因为携带乙肝病毒的原因而拒绝学生入学。

  这位负责人表示,在卫生部有关文件出台以后,我市也将取消对大学新生和幼儿园新生体检项目中的乙肝检测,保护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个人隐私,让他们更加顺利地入学。

  案例

  “以前我想死的心都有”

  昨天,拨通刘利的电话时,她显得非常兴奋,她告诉记者,她刚从网上看到了卫生部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乙肝五项”检查的消息。

  刘利现在浙江嘉兴桐乡市,在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上班。“这是一家私营企业,就业不查乙肝。”刘利说,到桐乡求职,“我完全是被迫的。”

  今年31岁的刘利,6岁时就患上了乙肝。“从小学、初中、高中,每当学校组织体检,我都选择躲避,在重庆旅游学校读书时,同学知道了我的病,迅速将我孤立,那段时间,我真的想死的心都有了。”

  专毕业后,刘利试着去找了很多工作,屡屡因要检查乙肝而碰壁,她选择了离开重庆,于2003年来到桐乡。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刘利说,遭受多次求职打击后,她曾经想过了结生命对抗这种歧视和不公,但她不甘心,“我们需要尊重,需要正常的被对待”,正是抱着这样的希望,她选择了忍耐。记者 王德利

  专家释疑 此举不会危及公众健康

  维护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不会牺牲公众的健康利益?“不会。”相关专家从科学角度和政策角度都给予了明确的回答。

  我市知名肝病专家、重医附二院感染病科主任张大志说,我和乙肝病毒打了几十年交道,非常同情患者遭受的种种不公平待遇。其实,日常工作、学习或生活接触,如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不会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因为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及性接触传播。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庄辉说,乙肝不会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根据目前掌握的医学文献资料,国内外尚没有因日常生活接触而感染乙肝病毒的确诊病例。

  “如果已经认识到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日常接触中不会危害公众健康,对其入学、就业进行限制就是不公正。”毛群安说,政府决策是以科学为依据,对于取消乙肝检测,相关部门多次听取专家的意见、建议,最终目的是保护公众健康。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