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小编以往的经验,总结出几条整机、外设方面的“愚人”言论,供大家参考。当然,对于有些概念,可能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骗局一——这台笔记本整合高性能3D显卡?
其实,在台式机领域,一提到整合显卡,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是低性能。不错,一般情况下,整合显卡由于定位关系,核心性能往往不够强劲,而且需要共享内存,影响到系统整体性能。由于Intel的强势,目前Intel Extreme Graphics 2显卡几乎成了整合显卡的代名词,它的性能接近于GF2 MX400,可以运行大部分3D游戏,对于一般家用非常合适。在笔记本上更是如此,目前主流的Intel 855GM/GME主板就整合了Extreme Graphics 2显卡。如果说它是“整合高性能3D显卡”,还情有可原,但对于非Intel芯片组来说……
问题最明显的是很多采用AMD Athlon XP-m CPU的笔记本。我们不得不承认,AMD CPU的性能的确不错,完全可以和Intel分庭抗礼。但是,在笔记本芯片组方面,AMD可吃了大亏。一直以来,VIA平台都是AMD绝配,在笔记本方面,对应AMD Athlon XP-m则是KN400。我们暂且不评论这款主板的其他性能,单说说它整合的显卡。
几乎所有AMD笔记本的资料上都写到了整合高性能3D显卡,但如果您把它想成和Intel Extreme Graphics 2性能差不多,那可就大错特错了!KN400芯片组整合ProSavage显示芯片,据专业测试,即便在XP-m 2000+ CPU下,其3D Mark2001 SE的得分也不过5、600;即便是强大的A64-m,配合上ProSavage,得分达到4位数也很吃力!要知道,即便是低频赛扬M加855GM的组合,得分也会接近1500!如此“高性能”的AMD本机,不知道您会不会满意。可以说,在这个3D时代,您只能拿它上上网,打打字,看看DVD,千万不要涉及3D游戏,否则它会让您很难堪。
目前,ATi也致力于芯片组开发,已经有不少笔记本采用了ATi IGP320/340等主板。可能不少消费者都认为,ATi 显卡一定比VIA、Intel整合显卡的性能强。不过ATi IGP320/340一样采用整合显卡的方式,显存带宽等方面肯定不足,更重要的是,其显示核心仅为Radeon VE(Radeon 7000),性能与Intel Extreme Graphics 2还是有着微弱的差距,并不能因为ATi就认定其显示性能高人一筹。
总之,高性能是一个没有什么标准,虚无缥缈的形容词,或许厂商对它的理解与多数消费者不同,但至少希望您以后再买笔记本,不要被“高性能3D显卡”所迷惑,因为有些平台的3D性能实在让人难以恭维。
骗局二——Athlon XP-m功耗极低,已经超过迅驰平台?
刚才关于3D显卡的问题,与AMD有很大关系,而接下来的功耗问题,主角就是Athlon XP-m。还是先看台式机市场,几年前,Intel CPU是稳定、发热量低、低功耗的代名词,而AMD虽然从K7开始就在性能上拥有了一定优势,但AMD CPU发热量大的问题直到最近才改变过来。目前反而是P4功耗高得惊人,Athlon XP、Athlon64则更加节能。有了台式机市场的转变,笔记本市场上也逐渐出现了一种言论??Athlon XP-m非常节能,甚至超过了奔腾m。
实际上,Athlon XP-m的确比以前AMD的移动处理器优秀了太多,而且其PowerNow!技术与Intel的SpeedStep异曲同工。Athlon XP的功耗为35w左右,与P4-m相比不落下风,但与P-m CPU的20-25w比起来,还是难以匹敌。更重要的是,根据实际应用,Athlon XP-m的发热量仍然大得惊人,开机几分钟后笔记本底部就已经无法用手长时间接触,虽然不排除笔记本个体设计原因,但这种表现也与迅驰平台相去甚远。
不仅如此,在与商家私下攀谈中,笔者获知了一些消息。他们一般不推荐客户购买采用AMD CPU的轻薄笔记本,因为某些型号产品返修率甚至达到了50%以上,这与发热量过大不无关系。
如果说Athlon XP-m发热量大,那么Athlon 64-m则可以用“恐怖”来形容,60w以上的功耗,让人望而却步。据了解,AMD即将推出的Turion 64的开发代号为“Lancaster”,采用90纳米工艺制造,由于工作电压比通常的Athlon 64更小,由此实现了35W以下的功耗。仅凭这个数字,Turion 64还是比不上迅驰,我们只希望AMD CPU能尽早实现比奔腾M更节能的目标吧。
骗局三——SONOMA性能超强?
最近一段时间,笔记本市场最大的热点莫过于SONOMA,大家都在宣传SONOMA平台性能之强劲,架构之先进。的确,我们不否认,915芯片组,双通道DDRII,GMA900显卡……这些新技术都能带来性能的提升,但现在的迅驰2,真得那么好吗?
其实只要您注意一下,现在迅驰2笔记本并非想象中那么好。最明显的要看内存,且不说不少厂商只配备一代DDR333内存,即便拥有DDRII,也只是一条内存,无法组成双通道,这就让915架构英雄气短。没了双通道,不但影响到内存带宽,而且还对显示性能有了很大限制。
相信很多朋友购买SONOMA,都是看上了性能“相当于FX5200”的GMA900整合显卡,毕竟这可是性价比非常高的解决方案。实际上,GMA900在评测数据方面虽然和FX5200相差无几,但在游戏中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台式机实测)。而缺少双通道DDR的支持以后,GMA900则要再打一个折扣,此时的性能是否让您心满意足呢?
总之,SONOMA性能的确有所提升,但目前很多厂商只宣传了高性能,却没有给出发挥性能极限的整套配置,所以宣传中难免有些夸张的地方。作为消费者,倒是没必要因此不选择SONOMA,只是您自己心里要清楚,要想得到传说中的性能,您必须还得自己花钱升级。
骗局四——宽屏显示面积超过同尺寸普屏20%? 从2004年开始,宽屏笔记本如潮水般涌来。 2005年是宽屏笔记本爆发的一年。而许多厂商在今年的Roadmap中,更将宽屏笔记本作为重点推广对象。众多厂商不遗余力的推广宽屏,原因无外乎两点:宽屏的优秀视觉效果和较低的成本。 首先,与传统4:3 LCD相比,宽屏拥有更好的亮度和对比度,这都得益于宽屏的先天优势和物理构造。由于液晶本身并不发光,因此灯管就成为决定LCD显示效果的重要因素。 传统LCD灯管通常位于显示器两侧,灯管较短,照射距离很长;宽屏灯管则通常位于LCD上方或下方,灯管较长而照射距离却很短,光线利用程度更高。这就使宽屏本机在亮度和对比度方面拥有较大优势,即便使用普通的液晶材料,也能达到较好的视觉效果。而且,宽屏的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低于传统4:3屏幕,不过这只限于拥有3.5代或4代生产线的厂商。以3.5代厂来说,一片玻璃基板切传统12.1英寸只能得到6片,而切宽屏12.1英寸可以得到8片,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 以上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但很多厂商在宣传宽屏的时候,还有一个很不严谨的说法??宽屏LCD能比普屏多20%。在这里,我们要特别关注“显示面积”这个概念,显示面积指显像管的可见部分的面积。显像管的大小通常以对角线的长度来衡量,以英寸单位(1英寸=2.54cm),常见的有14英寸、15英寸、17英寸、20英寸几种。对于LCD来说,显示面积等同于标称尺寸。由于显示面积用对角线来标称,所以显示器的形状对实际尺寸有较大影响。众所周知,对角线长度相等的矩形,越趋近于正方形,其真实面积越大。换种说法,如果拿14寸宽屏与14寸普屏相比,一定是后者的屏幕面积更大。 当然,一般来说,同尺寸下,宽屏的分辨率更高,所以可以显示更多内容,但这是以字体变小为代价的。我们决不否认宽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不否认宽屏更适合使用习惯,更不否认宽屏的视觉效果,只是质疑一下某些宣传用语,同时提醒大家,眼神不好的朋友,慎用小尺寸宽屏笔记本。 |
骗局五——笔记本取代电视机?
IT市场虽然一直在蓬勃发展,但相对于家电来说,其消费群与利润率都相形见绌,所以不少厂商都把自己的产品向家电化发展,尤其是笔记本。笔记本当然不可能具备冰箱、洗衣机的功能,但它的LCD显示屏却有作电视的基础。
目前,一些厂商给笔记本内置电视卡,然后起了个“家庭影音中心”一类的名字,就以天价出售,当然,电视卡在这里的分量比较重。按照厂商的宣传,笔记本看电视,有一项最大优势就是随时随地,移动中欣赏节目,这是普通电视机无法做到的。
可是,不知道厂商想过没有,我们现在绝大部分节目要通过有线电视接收,连上有线以后,笔记本的移动性何在?这时候,笔记本和普通电视又有什么区别呢?现在大屏幕彩电,甚至液晶电视都相当便宜,谁愿意忍受15寸笔记本屏幕的效果?
当然,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用天线。不过只有极少数TV笔记本自带袖珍天线,而这种天线的效果还不是很好。在目前,用天线仅能收到中央1、2、3,北京1、2、3等少数几个频道,基本上除了新闻联播,您就别指望其他什么好节目了。而且在移动中,画面的清晰程度恐怕会让您抓狂!
用笔记本看电视,其实是不错的创意,但却不符合中国目前的状况。如果TV笔记本的价格能再低一些,数字移动电视能够普及,那么TV笔记本才真正有用武之地。但至少现在,TV笔记本只是名副其实的奢侈品,是否要为它多花几千元,您可要三思。
骗局六——笔记本可以代替台式机? 现在有不少商家宣传,笔记本已经可以代替台式机,理由不外乎高性能以及操作舒适感。 首先来看性能,的确,目前顶级笔记本性能相当强劲,比如某厂商推出的天价游戏本机,P4 3.6G CPU,915主板,2G内存,6800Go显卡,双硬盘,双光驱(双光驱?笔记本要双光驱干啥?),17寸宽屏。乍一看,这么强的配置,已经达到了顶级台式机水平,但仔细一分析,就出问题了。CPU,台式机的;主板芯片组,台式机的;重量,接近6公斤(这还只是标称值);6600mAh大容量电池,仅能用1个小时……这不就是台式机吗?哪有便携性可言?用个小点的迷你机箱,一个台式机也不会比它重多少。如果说它的确能替代台式机,那也还是台式机替代台式机。 再者,笔记本空间狭小,即便散热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像台式机一样游刃有余,超长时间使用的话,一定会积蓄很多热量,对机器寿命、使用效果都会带来很大影响。 再来看显示效果,由于空间、功耗等方面的限制,笔记本LCD大多只能采用一根灯管,在亮度上就比普通LCD显示器差,其显示效果自然也有不足。 综合以上几点,笔记本目前还和台式机有一些差距,不过这个差距的确已经越来越小,笔记本替代台式机的日子虽不在今天,倒也不会太远。 |
骗局七——原厂制造?自主研发?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一直以来,中国大部分消费者都抱着这样一种态度,只要是日韩欧美的产品,就要比国产的好,尤其是日本电子产品。虽然天天喊着抵制日货,但对它们还是情有独钟,而且希望自己买的笔记本没有一点中国味道。基于这一点,如NEC、富士通等厂商,大打原厂攻势,宣称所有笔记本均为日本原厂制造,质量异常优秀。但实际上呢?富士通由广达代工生产,NEC由纬创、广达等代工,所谓原厂制造不过是“原厂设计”而已。当然,HP、IBM、DELL等国际名牌也由代工厂生产,只不过这些厂商没有宣传“原厂制造”来糊弄消费者,这恐怕也体现出欧美厂商与日本厂商的区别。
所以,当您看到商家推销高价“原厂本机”的时候,可不要认为高价格是顺理成章的,还请三思后行。
除了原厂制造,还有不少国内品牌打出了“自主研发”的大旗,以此来宣告:我们技术实力强,我们是民族企业!而潜台词呢,大概就是说,国人一定要支持国货,不管我们的产品怎么样,您都应该买。但是,我们都知道,如果没有一定销量支撑,自主研发,自行制造的成本是难以消化的。而且,一些号称自主研发的笔记本,就应该有独特外观,但我们发现,市场上依然有不少“孪生兄弟”,明显是使用了代工厂的公版模具。
当然,我们在购买中,倒是不必过分在意笔记本是否“自主研发”,因为它和我们的应用关系不大,只市场上一个美丽的口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