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病!给自己下个诊断书
2009-02-16

作者:  2009-02-16 13:14:26

对于80后而言,没有网络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写博客、玩网游、聊天交友、网上购物等等,都融入了80后的现代生活。上网,已成为最能撩人心弦的时尚。可随之而来的是长时间无节制地在网上游荡、聊天产生的 “网络病”。“网络病”除了有眼痛、脑涨、记忆力下降等生理上的疾病外,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为此,竞报记者随机调查了30位无网不欢的80后,看看他们的病例,听听他们说说自己的病史。

分不清现实与虚幻

26 岁的李梦在现实与虚拟的两个世界里游弋,像一只半死不活的鱼,在虚拟世界里他自得其乐、乐此不疲,可在现实中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去见陌生人、懒得洗一洗自己快要发霉的脏衣服。由此,他将自己划入“有点病态的网男”。“我最爱的就是一屁股坐在电脑屏幕前,玩网络游戏。当然,我也不单单打网络游戏,或许还会看看网络电视、用QQ聊聊天甚至进行一次网络购物,兴许还会写一篇关乎往事的博客,在论坛里发个无厘头的帖子,跟网友‘掐掐架’。”李梦说,“我的空闲时间基本上都交给网络了。”由于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只有在顶不住肚子饿、头晕眼花时,李梦才舍得下楼吃饭,可站在路边,望着眼前的现实世界,连他自己都有点分不清“此世界”与“彼世界”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对于一个长时间趴在电脑上的人来说,这是太容易出现的幻觉。”李梦说。

看不见日出与日落

“ 家里可以没有电视机,但一定要有电脑。再大的电视也只是摆设,电脑才是生活之必需。”在IT业混了5年多的周鹏笑着说,“我不说大家也知道,干我们这一行怎么可能离开网络?早上看不见太阳,晚上看不见夕阳,长期不规律的睡眠导致最终的结果就是让我整个人看起来无精打采、疲惫不堪,抵抗力也呈下降的状态,周围只要有一个人感冒,我准没跑儿。”“朋友还说我看着就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儿,说我这1米78的个儿配着58公斤的体重,就是在旧社会也难找。”一旁的同行艾斌也忍不住插了一句,“现在连找个女朋友都困难,她们本来对自己的身材还挺自信,可跟我在一起一比都说有压力,因为我太瘦,稍微有点儿不节食的倾向,在我面前就会暴露无遗。我能怎么办?我的生活就是这样,熬夜、吃‘垃圾’食品,我想胖也胖不起来。”

道不明自我与自闭

“ 网络对我们生活的冲击力太大了,在现实世界里可以进行的阅读沟通、棋牌游戏、相亲会面,甚至包括购物交易在网络上早已轻松实现,网络已经席卷了生活的细枝末节,足不出户就可以行遍天下,因此,对于性格内向的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刚刚换了工作的李静说,“我的社交圈子很窄,也不善于和别人交往,下了班回到出租屋里只能面对自己。为了发泄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我就整天在网上趴着,通过网络游戏、聊天带给自己现实中难得的快乐。我也知道网络里纷繁芜杂的虚拟世界会使人产生一个极端自我的心理世界,对于内向的人来说也会使他更自闭,但我就是没办法戒掉它,总觉得我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很安全,没人知道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只活在我自己的世界里,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是一种病态,但我依然自得其乐。”

理不清成瘾与成魔

“ 有一次在‘联众网络游戏世界’里下载了一个‘四国在战’的棋类游戏,一玩竟上了瘾,整天泡在网上杀得天昏地暗,以至于好几次都把公司老板交代做的报表给忘了,结果被老板炒了。”现在还在家里“宅”着的朱伟说,“我也想过要找工作,可对于这个游戏我就是欲罢不能,我也完全没有办法控制自己,就像是吸鸦片上了瘾,真的想永远活在网络里。我也试过让自己不再沉迷它,就约着朋友去唱卡拉OK或是打一场球,可没用呀,那心里就跟一个小猫抓似的,脑袋里还老想着我练到哪一级了?该跟谁打了?于是,我就想着干脆等我过足了这个游戏瘾,然后就可以戒掉了,再找一份工作好好干。”听着朱伟的一席话,记者竟然一时无语。“你也别太惊讶,我还算好的,以前有一个网络游戏,我一哥们为了它一个月投了1万多块钱就是为了置换点游戏里的装备,弄得自己天天啃方便面,就那样他也乐意。网络这东西还真的能让人心里着魔。”竞报记者 董卜鑫

调查问卷

1.你家里有电脑吗?

有 30人 没有 0人

2台或2台以上 7人

2.在单位上网吗?

上 28人 不上 2人

3.休息时间上网吗?

上 26人 不上 4人

4.经常上网熬夜吗?

是 27人 不是 3人

5.喜欢玩网络游戏吗?

喜欢 21人 不喜欢 9人

6.会不会因为上网而忘了其他的事?(比如吃饭、工作、约会等)

会 20人 不会 10人

7.你是喜欢参加朋友聚会还是一个人在网上“冲浪”?

朋友聚会 14人 上网 16人

8.感到自己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吗?

是 26人 不是 4人

记者手记

为自己储存健康

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整天“宅”在网络上的80后尽管已经或正在被这个无形的“恶魔”掏空自己的健康,尽管视觉疲劳和视力下降,颈肩腰背痛等症状也找上门,但似乎根本没人理会。他们依旧在虚拟的世界中用自己的方式逃避现实世界、寻找精神依托和巨大的成就感。生理上的健康我们可以通过饮食、运动来慢慢调整过来,可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一旦“生病”了,那可就麻烦大了,你会对工作、生活、学习等环境难以适应,对人际关系难以协调,也就是角色错位和不适应。长期下去,还会导致心理障碍和精神疾患,造成抑郁、焦虑情绪等,结果,你的生活就会因此而乱了步伐。所以,作为80后的社会生力军们,大家该醒醒了,把“革命本钱”照看好,这年头什么最重要?健康呀! 竞报记者董卜鑫

来源:计世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