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正当时
2007-08-07

来源:玉林日报

    夏季时治疗冬季容易加重或复发的寒性疾病谓之冬病夏治,如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寒性胃溃疡、痛经、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可采用在特定的穴位施灸或运用贴药等方法。本报记者此次采访了玉林市中医院针灸科的李小龙医师,详细介绍冬病夏治的具体问题。

    什么时间贴敷疗效最好?

    三伏天外界阳气最盛,人体腠理开泄,阳盛于外而虚于内,虚寒病患者阳气更虚,此时贴以辛热药物,借助自然界阳热之气,使二阳相加通过腧穴透入人体,冬令时节便可增强御寒能力,故可少发病或不发病。

    一般多选择在每年夏天初伏、中伏、末伏贴敷,每次间隔10天。具体治疗疾病时不必拘泥于三伏天,可因人、因地灵活掌握,选择当地天气炎热之时,病重寒重者也可提前贴敷,增加贴敷次数,发病者可随时敷。每年可在夏至时开始贴敷,处暑为结束时间,贴敷次数和间隔时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一般7~15天贴敷一次。

    冬病夏治能治疗哪些疾病?

    贴药法是将药物贴附于患者体表局部或穴位上的一种方法。其剂型有膏贴、饼贴、叶贴、皮贴、花贴、药膜贴等。

    临床使用较多的是膏贴,因膏贴富于粘性,贴在患处上能固定位置,同时依赖药物发挥药物透皮作用,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行气消痞的作用,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患者容易接受,不失为一种安全价廉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一般于每年的三伏天(7~8月份)进行。

    根据疾病情况辨证取穴用药物贴敷在不同的穴位,或祛寒外达,或强身健体,或暖五脏,或通经络,适应所有寒性疾患。对于病程短,病情轻的患者,连续贴敷3~5年,即可达到临床治愈之目的;病情重,病程长者,也可明显缓解疾病发作的频率与程度,大大提高生活质量,此类患者可终身贴敷。

    药物贴敷后哪种情况效果最好?

    药物贴敷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和对药物的耐受程度灵活处理,药物耐受强者可贴24小时,老年人及体质较弱的患者可适当缩短贴敷时间,儿童皮肤娇嫩,只贴6~8小时,或更短时间,个别对药物特别敏感的患者,要严密观察,皮肤出现热辣烧灼明显的不能耐受者可提前去药。

    贴敷的最佳情况是去药后局部皮肤潮红,有痛热感,几天后脱一层薄屑,或有细小水泡(即发泡疗法),这样既达目的,又无引起大泡的痛苦。

    贴敷药物多为辛香走窜通络之物,贴敷后皮肤发热、充血甚至起泡,这是正常现象,有利于发挥治疗作用。如果水泡较大,应用注射器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泡内液体,注意保护好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

    冬病夏治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

    ①阴虚火旺疾病、孕妇、皮肤过敏、有疮、疖、痈和破损者以及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不宜采用。

    ②敷药前患者应洗澡或局部清洗;③贴敷当天避免吹电风扇、空调,当天不洗澡,禁食生冷、辛辣、荤腥等。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