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也能吃出健康
2007-08-04

来源: 中国食品科技网

    很多人认为,零食都是些没有营养的食物,医生也在临床上发现方便面、干脆面、薯片、虾条等一些零食会降低孩子的抵抗力,应该控制孩子零食的摄入量。其实零食并非一无是处。

    据了解,卫生部和中国疾控中心制定的《中国居民零食消费指南》将在本月发布,该指南从营养角度指导大家怎样吃零食。 □今报记者 万道静/文 栾桦/图

    ◆◆一个8岁男孩的校园零食调查报告

    今年6月4日,河南省营养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人民医院营养室主任陈永春,给上二年级的儿子陈兴扬布置了一个任务,调查一下校内及校门口的零食种类和价钱,陈兴扬调查如下:

    5角一份的零食有:

    印有“香菇肥牛”标志的牛肉干、长条糖果(其中有各种颜色、各种口味)、小包可乐糖、“魔法师”牌方便面、冰糕、棒棒糖、水果口味的饮料、可乐味的棒棒冰、草莓味和巧克力味的“好味杯”冰糕、奶油糖。

    1元一份的零食有:

    大包可乐糖、小包饼干、瓶装水、大号的 “冰工厂”冰糕、汉堡、简包装的巧克力。

    1元5角的零食有:

    薯片、泡芙、精包装的巧克力。

    3元一份的零食有:

    特大包装的洋葱圈。

    结论:越便宜的零食品种越多。

     在郑州市黄河路、经五路以及纬一路的几家中小学校门口的小店里,记者发现,这里大部分零食的价位都比较低,而且包装简单,有些食品甚至是三无产品。

   “我很担心这些零食的安全性,孩子买零食,只注重口味、色泽,不会考虑食品安全。”陈永春说,“对于孩子来说,零食的补充是必需的,它可以及时补充孩子的能量,但在选择上很有讲究。”

    其实,不仅孩子需要零食,老人、上班族都是必要的。

    ◆◆零食不等于垃圾食品

    2006年~200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北京、湖北做的一项零食消费调查结果显示,方便面是大家最喜欢吃的零食,其次是薯片、虾条、干脆面等。调查结果还显示,60%以上的儿童每天都吃零食,零食消费率以3~5岁组儿童最高。

     这四种受欢迎的零食也是家长眼中的垃圾食品,营养专家又会怎样看呢?

   “其实,我们常常说的零食的定义有点狭窄,零食应该是不作为正餐食用,携带、食用都比较方便,对环境要求比较低的食品,面包、牛奶这些都应归到零食的范畴。”陈永春说,“零食并不等于是垃圾食品,关键是把什么东西当零食,只要懂得选择,零食也可以是均衡饮食的一部分。”

    正是因为这些客观原因,卫生部和中国疾控中心正在制定的《中国居民零食消费指南》就是从营养的角度告诉人们,零食应该吃什么?怎么吃?

    ◆◆零食怎样吃才健康

    怎样吃零食才健康?按照人群划分:

    对于学生来说,在上午10时的课间时间,应该加点零食,比如牛奶、面包。也可以吃些水果,如香蕉。在晚上,也应该在临睡前补充一些奶或奶制品。

    对于婴幼儿来说,应该加一些米糊、加工过的坚果类食品。

    对于老年人来说,因为消化吸收不太好,动物蛋白摄入少,可以补充一些坚果类和水果类的食品。

    对于不能按时吃饭的人来说,零食也是有益的补充,乳制品、坚果、面包、汉堡、巧克力都可以补充身体能量。

   “无论是薯片、虾条还是方便面,如果是用来补充身体能量的,就是健康的;而作为可有可无的消遣,过分摄入就不好了。”陈永春进一步举例说明,“肚子饿了,吃包方便面补充体力,方便面就是健康的,比饿着肚子不吃有益多了。”

    也有营养学家建议将零食分成“红、黄、绿”三个级别,尽量选择绿色级别的零食,少吃黄色、不吃红色的零食。

    绿色级别的是营养高、脂肪低的食品,如低脂乳酪、粗纤维饼干或巧克力饼干、面包和三明治等。

    黄色级别的是营养高、糖分也高的食品,如点心、果仁、有馅的甜面包、奶昔及巧克力奶等。

    红色级别的是营养少、脂肪高的食品,如糖果、含糖分较多的巧克力、汽水、甜饮料、薯片、薯条、酥皮点心、奶油蛋糕等。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